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5年来,丁玲以《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创作,而震惊了30年代的坛,因《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获奖而驰誉国际苑。可是在“反右’,风暴的浪涛里.丁玲竟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变为令人齿寒的“复仇女神”,从而湮没了24年。新时期丁玲复出后,丁玲研究才从恶梦中惊醒过来.将丁玲研究由“拨乱反正”而逐步走向深入;1986年丁玲逝世后,研究站在时代和历史的聚焦点上,去告别死去的丁玲,同时又去寻觅还活着的丁玲,让丁玲创作的“生命力”要在“承受过去.向着未来”的时代浪涛里,闪烁艺术美的火花。  相似文献   

2.
从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到1933年5月丁玲被捕,《现代》与丁玲的关系是一个文学刊物和一个知名作家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现代》及时报道了丁玲的文艺活动,刊发了有关丁玲的书讯,多次向丁玲约稿并发表了丁玲的作品;另一方面,丁玲也以自己的作品和批评表现出了对《现代》的关注和重视。从1933年5月至1934年11月,因丁玲的被囚失语,二者的关系演变为单向的授受关系:《现代》通过及时报道丁玲被捕消息、精心编发(搜集)丁玲相关资料、多次刊登丁玲著作广告和组织刊发丁玲创作评论,一再表现出了对丁玲的关注、声援与追念。二者这一“互动一授受”关系,呈现出了30年代“自由主义文人”与“左翼文人”这两个文人群体关系之复杂性。  相似文献   

3.
《集宁师专学报》2014,(1):18-22
1985年4月,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刊登了《丁玲同志在西安谈文艺创作自由等问题》,归纳了丁玲对于作家如何理解"创作自由"等文艺界敏感问题的看法。丁玲的这次讲话出现了两个版本,反映了两个丁玲:一个是官方需要的丁玲,一个是复杂的丁玲本体。  相似文献   

4.
1979年后,丁玲试图为自己背负的历史问题平反,但遭遇了来自文学领导体制核心的周扬一方的强大阻力。1984年中央组织部颁发《关于为丁玲同志恢复名誉的通知》,丁玲历史问题得到彻底平反。为了这个结果,丁玲做出了巨大努力,这些努力对“晚年丁玲”形象发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关于丁玲     
:192 7年至 194 8年 ,是丁玲主要文学生命的二十年。在这一阶段中 ,丁玲早期小学刻画的女主人公所共的特性及其所具有的深刻的时代性和社会性 ;丁玲后期文学创作、内容、风格的转变及转变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6.
关于丁玲     
1927年至1948年,是丁玲主要文学生命的二十年。在这一阶段中,丁玲早期小学刻画的女主人公所共的特性及其所具有的深刻时代性和社会性;丁玲后期文学创作、内容、风格的转变及转变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7.
从1955年到1979年,在长达1/4世纪的时间里,丁玲虽历遭劫难而不死,这是一个“谜”。支撑丁玲战胜磨难,战胜死亡的精神力量是丁玲的文化人格与意志。这种人格,意志是湖湘文化长期熏染的结果,也是鲁精神感召丁玲的具体表现,丁玲的文化人格与意志具体表现为:沉默,坚韧,自强,乐观。  相似文献   

8.
咱们中国有一位世界闻名的女作家,她就是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作者丁玲。去年10月4日,是丁玲奶奶诞生100周年纪念日。1951年,毛主席在国庆节观礼台上问丁玲:“中国有没有培养青年作家的学校?”丁玲说没有。毛主席说:“那你就创办一个吧。”于是丁玲就创办了“中央文学研究所”(即现在的鲁迅文学院)。当年,我就是丁玲奶奶的学生。她给  相似文献   

9.
丁玲,一九○四年出生在湖南临澧县一个没落的封建望族家庭。在丁玲四岁时,挥金如土的父亲就病逝了。留给母亲的是一笔笔还不清的债,年轻的寡母带着丁玲和多病的弟弟艰难度日。1918年,14岁的丁玲小学毕业了,妈妈亲自送她到桃源县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参加入学考试。学校规定,如果考取了就要交十元保证金,这个保证金要到毕业时才能退还。妈妈手里没有钱,就把家里留下的一个金戒指交给学校一位女管理员代卖代交,嘱咐如有剩余,就留给丁玲零用。考试结束了,丁玲夺得了第一名。那位女管理员给了丁玲三元多钱。丁玲小心地把钱放在小木箱里,藏在床底下,一直合不得花,直到寒假回家时,才用了几角钱作路费。后来丁玲转学到了省城长沙周南女子中学,这个  相似文献   

10.
丁玲和她的母亲北京第一师范周德耀丁玲是一位坚定的革命者,享誉中外的女作家,妇女中的佼佼者。丁玲的母亲也“不是一个普通的母亲,不是一个平凡的女性。”(丁玲《魍魉世界》)丁玲走上革命和文学道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她母亲的影响。丁玲原名蒋冰之,1904年1...  相似文献   

11.
丁玲文学以其丰硕的创作成果,鲜明的艺术特色早为世界瞩目。丁玲作品最早被译成外文的是《某夜》(美·伊罗生译/1932)。至1982年日本出版《丁玲的回顾》(中岛碧译),世界译介、研究丁玲文学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本文列举大量资料,辨析世界译介和研究丁玲文学的规迹,从而得出结论:丁玲文学早就冲出国界,沟通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感情。丁玲文学不只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12.
由于时代,政治和个人等诸多原因,丁玲在“左联”的旗帜下,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丁玲因此而遭到国民党政府的拘禁.1936年,在多方努力之下,丁玲离开魔窟几经辗转来到陕北.到达陕北之后,丁玲以她获得新生的亢奋激情,投入到中国革命运动之中.丁玲通过她自身的实践,继续探寻着知识女性的人生之路.她以作家的敏感和多思,将从全国各地来到解放区的知识女性的心灵嬗变,通过文学作品真实而深刻地表现出来.小说《在医院中》就是这方面的例子。1941年11月,丁玲在《谷雨》第1期上发表了小说《在医院中时》,后来在1942年8月《文艺阵地》…  相似文献   

13.
2009年12月26日至29日,第十一次丁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和泉州两地举行。这次研讨会由中国丁玲研究会、厦门大学和泉州师范学院主办,厦门大学中文系和厦门市作家协会承办。会议收到了中国作协、丁玲生前丈夫陈明、厦门大学党委前书记未力工等的贺信,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中国丁玲研究会会长张炯同志致开幕词。会议前三天在厦门举行,第四天在泉州举行。  相似文献   

14.
一九二八年春天,丁玲的散文《素描》和《仍然是烦恼着》相继发表,从此开始,丁玲向读者奉献了《一年》、《一二九师晋冀鲁豫边区》、《陕北风光》、《到前线去》、《欧行散记》、《跨到新的时期代来》、《丁玲散文集》、《丁玲散文近作选》、《访美散记》、《丁玲散文选》等十部散文集。这些散文反映着作者坎坷的生活道路和  相似文献   

15.
从时间看去,施蛰存与丁玲直接交往并不算长。中间中断的时间,却有近50年之久。但是,丁玲被捕时,施蛰存在黑暗沉重的环境里,勇敢披露消息,进行追怀,这是令人敬佩的;数十年后,听到丁玲消息,又写诗怀念;外出讲学,又专程去了丁玲落难时的山村居处……这段友情,全无功利,而颇多难得之处。在风云变幻的历史缝隙里,这段友情投射出一抹暖色。  相似文献   

16.
一九八○年秋,我把自己所作的丁玲著作编目与袁君的《丁玲著作年表》作了比较对照,补勘了我编目中的错漏,也发现了《年表》中的错漏。于后,我整理了一篇“补正稿”,随信寄给丁玲同志,请求她的帮助。去信如下: 丁玲同志: 《新文学史料》1980年3期上,有经您审阅的袁良骏同志的《丁玲著作年表》一篇,读后甚感欣慰,它为现代文学史的研究者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不过,在把它与我所收集,整理成的《丁玲著作编目对照之中,发现有若干错漏,有的错漏我有把握补正,有的则不能贸然肯定。现有二点,求请指教:  相似文献   

17.
一个人的一生总有几个关键时期、关键人物,影响其前途与命运。上海时期的前后经历,对丁玲的思想发展与创作实践至关重要。向警予、瞿秋白、茅盾、冯雪峰等共产党人,是她先后结识的关键人物,促进了她的思想衍变。丁玲所处的上海时期,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指她于1922年至1924年先后在上海平民女校和上海大学学习;后期是指她于1928年从北京重返上海从事文学创作并参与左翼文学运动。正是在后期,丁玲参加了左联和党组织,发生了思想质变,也在创作上获得丰收。上海时期的几年生活,在丁玲的一生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福巷16号     
多福巷16号是我的家,原本是丁玲的家。 1951年,丁玲从东总布胡同22号中国作家协会迁入多福巷。1951年夏,丁玲和陈明在颐和园云松巢居住,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罗瑞卿陪毛主席来看她,毛主席拾级而上,丁玲迎上前去拉住他的手在廊前坐下,大家边吃西瓜边聊天,轻松愉快,像家人团聚似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20-30年代作家的丁玲具有五四文化精神和革命情结。前者主导着丁玲的创作,后者推动着她投入革命。在陕北,丁玲在五四文化精神指导下进行创作,没有按照领导人的要求转变为一名宣传战士,因而在整风运动中受到批评。此后,丁玲端正态度,创作出被领导人认可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而受到表扬。50年代,由于丁玲的个性突出再度受整。80年代,丁玲缺乏对历史进行反思。丁玲的人生道路可以说演绎着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权力、与政治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十卷本《丁玲文集》,收集了丁玲自1927年至1982年发表的绝大部分作品,包括长篇小说3部,短篇小说40篇,散文及论文278篇,剧本4个,诗歌4首,是当时丁玲作品最完善的版本.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全部经过陈明仔细校勘,改正了不少错讹,添加了一些注释,并得到丁玲认可,因而这部文集也是丁玲作品总汇的第一个权威版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