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小宝宝睡着了”一课选自于苏少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针对这首短小优美的歌曲,结合“妈妈的歌”这一单元主题,笔者认为,低年级音乐课是学生初步接触音乐的起点,歌曲的教学应该依托听、看、说、想、唱、画、舞蹈、律动、创造、游戏等多种形式展开。在进行音乐文本设计或者反思课堂时,都要努力寻找到音乐课中有价值的“闪光点”,从而发挥歌曲启发帮助学生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了解音乐和享受音乐所起到的应有作用,将课堂真真正正地交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笔者曾听过一节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课题是歌曲《说话》(广西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音乐试用课本第一册)的新课教学。在新课开始之时,教师设计了一段精彩的童话故事导入,使学生不知不觉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进入了学习环境,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很多音乐教育专家也认为:在音乐课中进行音乐知识教学与音乐技能培养时,要有机地渗透音乐审美体验。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融“四美”于音乐课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课改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 ,我们尝试构建了“主动演唱”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 ,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 ,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一、引唱———唱趣———欣赏美引唱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我们尝试用师生互相赠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唱在幼儿园里学过的歌曲 ;中、高年级学生可以唱课本上的歌曲或者课外习得…  相似文献   

5.
<正>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技能,学会演唱几首歌曲,还要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即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笔者在教唱苏少版《音乐》二上歌曲《大马告诉我》  相似文献   

6.
何家美 《课外阅读》2011,(12):113-114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新课,犹如导游引导游客游览新景点。学习新课,导入是重要一环。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关系到学生音乐课上心理状态和参与程度。它就像一根导火索,能点燃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和创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情趣。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逐渐摸索出导入新课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新课导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不断探索,设计了以下几种新课导入法。 (一) 插图导入法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思维能力都比较差,插图导入,可以丰富想象,启发思维,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如教唱《呱呱呱》一歌时,教师先出示插图让学生观察,并提问:“图中的小动物你们见过吗?它们会干什么?为什么我们大家都要保护青蛙呢?”学生通过回答,加深了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并且明确了保护青蛙的意义。从而为学生唱好这支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音乐课能带给学生美的快乐和享受。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关键在于通过创设一定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美、鉴赏美和表达美,逐步提高音乐审美情趣。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中创设情境呢?
  一、巧设导入,创设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学习新课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新颖独特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到音乐情境中。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的导入是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课程的行为。一段精彩的导入,往往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传统的导入方法不外乎直接导入、复习导入、谈话导入和讲故事等“万用胶”。柏拉图说过:“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来浸润心灵,心灵也就因而美化,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教育,心灵也就因而丑化。”音乐课可以更多地针对“音乐”的特点来进行导入,而我们的音乐课似乎正在遗忘这一点。1.旋律导入法旋律是歌曲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古今中外,有…  相似文献   

10.
音乐教学应当用音乐作品感染学生,领略音乐艺术的魅力,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但如今很多音乐课,都是在学生没有充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直接进行理论教学,更多地注入了“语文味”“思品味”“美术味”……却远离了“音乐味”.我们的音乐课应该回归音乐教学的本质,让学生在浓浓的音乐氛围中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美.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和观摩音乐公开教学的课例,我想谈谈音乐课堂中应怎样找回“音乐味”.  相似文献   

11.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人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利了”。好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兴趣盎然地保持持久的求知欲望,从而大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在高中数学新课教学中尝试了如下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流行音乐一直是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围绕它进行的种种争论既是自古就有的“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雅俗之争的延续,也是音乐教育中一块让教者与被教者都身感无所适从的一块白留地。音乐课本中的歌曲编排无法紧密地与中小学生心灵成长的需要相融合,无法与社会的流行元素共进退,无法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得益彰的现实让音乐教师尴尬,让学生痛恨。学生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的矛盾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音乐教师要教学生唱好一首歌,首先要教学生理解歌曲的内容,这就是要求上好音乐课的同时,也要对学生渗透语文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内涵,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说”来理解歌曲内容,教师通过听学生“说”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说”为“唱”铺路,学生“说”得好,也就对歌曲思想内涵理解得深,了解得透。我们在音乐课训练学生“说”的能力,主要是在听乐曲、学歌词的时候,让学生边听边想象音乐的意境,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有感情地把音乐意境讲出来。再带着感情来唱歌,就一定能唱好…  相似文献   

14.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笔者对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主题为“音乐倾向”的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在所设的10个调查栏目中,“我最喜欢音乐老师”和“我很喜欢上音乐课”率只占14.7%;“我最崇拜偶像歌星”,“我最爱唱流行歌曲”率却占到了82.1;“我很喜欢教材中的歌曲”率只有20.6%.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他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一些歌星和及其所唱的歌曲,而对音乐课上教师所讲解、教唱的乐曲和歌曲则反应冷淡.从一名音乐教师的角度来深刻反思这种现象,发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让歌声在小学英语课堂飞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用歌曲导入新课 英语歌曲具有优美动听的旋律和轻松欢快的节奏,在组织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复习理解,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通过听唱英语歌曲来导入新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深受小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6.
王渺 《快乐阅读》2012,(33):106
长久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音乐教学一直都被称为唱歌课,学生学习一些乐谱知识、简单的器乐知识、会唱一些歌曲,音乐课的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新课改以后,教师们在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新课导入、游戏舞蹈引入课堂等方式,努力提高音乐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曲教学则是进行音乐美育的常规途径之一。然而 ,在有些学校的音乐课堂上 ,学生还在拼命地“喊唱” ,老师也要求学生一味模仿成年人的声音 ,以声音宏亮、唱得带劲为最佳歌唱方法。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评价 :“这堂课上得不错 ,学生们都很卖力 ,连嗓子都唱哑了。”殊不知 ,这样的教学已从根本上失去了音乐美的教育 ,不仅偏离了音乐教育的方向 ,甚至扼杀了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那么 ,在歌曲教学中应该怎样体现音乐美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表现音色美完成这一任务 ,首先要让儿童掌握正确…  相似文献   

18.
视唱歌曲是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感悟音乐、理解音乐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音乐课堂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几乎是建立在“教师唱,学生随”这一模式上.在这样的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忽视学生对音乐中蕴含的艺术形象及所表现的内涵的感悟,当然也就无从理解艺术作品所包含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其结果只能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味,学生也在这样的课堂中逐渐丧失对音乐的兴趣,使音乐课堂在学生的心中变得和其它科目一样枯燥无味.为摆脱这样的尴尬局面,我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歌曲教学中注重渗透情趣、情感,通过以“情”诱人、以“美”引人,让学生在歌曲学习中,通过把握完整的音乐形象来感悟歌曲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趣味性,感受音乐的内涵,在反复听赏的过程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本文就此谈点浅见,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9.
教研活动时,耳边会不时听到老师们困惑的声音:“新教材的歌曲作品太多,一学期无法完成所有的歌曲教学!”“歌曲教学不难,难的是不知该如何深入下去?”这些声音引起我对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思考。大家都知道,语文和英语阅读教学都有“精读”和“泛读”课文,那么我们的音乐课是否也可以有“精唱”与“泛唱”歌曲呢?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本学期,我将自己所任教的第十册教材中所有歌曲进行了“精唱”与“泛唱”分类教学的尝试,发现不但能顺利完成本册的歌曲教学任务,而且在音乐课上歌唱成了我和孩子们莫大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近日,参加了一个市级音乐课堂研讨活动,听了几位同行执教的欣赏课和教唱课。其中有两节课,内容“丰富”,看上去“很美”。一位教师执教的是《樱花》一课。从新课导入到情境创设,从学唱歌曲到拓展延伸,几乎每一个教学环节都通过多媒体呈现。一节课下来,制作精美的课件贯穿始终,毫不脱节。整节课,教师忙于电脑操作,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范唱、配弹也都由电脑“代办”。坐在一旁听课的一位计算机教师打趣地说:“这样的音乐课,我也能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