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弥渡探幽     
天生桥 祥云县城到弥渡天生桥所用的时间,只是一盏茶的光景. 水烧开,茶泡好,待茶香四溢的时候,我已经站在了天生桥的广场上.那株浓荫蔽日的大青树一如既往欢迎着我的到来,成为最美的迎宾使者. "天下无双境,人间第一桥".山门两侧的这副楹联成为我的游兴之所在.才刚踏进山门,就置身在清幽静谧的世界.通往山顶的石阶傍山而建,大部...  相似文献   

2.
到弥渡     
沐浴了数日的风雨之后,太阳重回头顶,依旧像过去那样火辣辣地照耀着今年6月3日的天空和大地.这天上午,我有幸同大理州作家代表团的其他成员一道去弥渡县,准备进行为期3天的采风活动.……  相似文献   

3.
味道弥渡     
彭琼瑶 《大理文化》2011,(10):86-88
一直觉得生在弥渡是很有福气的,一年四季不冷不热,一天过日子不急不躁;山上有树,河里有水;小伙子帅气阳光,姑娘个个温柔爱笑……所谓"到了弥渡,不想媳妇"可不是徒有虚名的。而我是一个"好吃"之人,每每跟人提起家乡的千般好万般好时总会不自觉  相似文献   

4.
弥渡行     
  相似文献   

5.
弥渡访古     
车从下关出发,过"定西岭"下红岩坡,一个美丽的坝子立即展现在眼前.我被那壮观的景色吸引了,立即请求朋友停车驻足让我仔细观赏.时值清晨八、九点钟,放眼望去,那坝子好一幅美丽的景象,四面青山环翠,坝子中袅袅炊烟升起,烟雨蒙胧,给人一种醉眼视物蒙胧神秘的感觉,也给人一种"天上仙境何处寻,世外桃源眼帘临."之感.  相似文献   

6.
弥渡古驿道     
熊旺丽 《大理文化》2012,(12):96-99
弥渡,由于其特殊的历史地理地位,成为滇西地区有史以来交通绞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并数度成为枢纽线,是历代中央及地方统治中心与滇西通联的必经之路。弥渡境内的古道有三条:定西岭古道、弥蒙古道、开南古道。古道沿线文物古迹遗存十分丰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7.
弥渡的味道     
杨木华 《大理文化》2014,(12):76-79
正想了很久很久,也念了很久很久,终于,在这个春天,我来到弥渡,来到小河淌水的故乡,领略花灯的烂漫激情,聆听铁柱的沧桑历史,品尝卷蹄的浓香脆嫩。春天的弥渡,在内心深处缠绵,在时光深处温婉。一、密祉闹花灯当南国二月的春风,把弥渡田野的油菜花,大片大片吹开,黄灿灿,亮闪闪,温润着我们的眼眸。  相似文献   

8.
余数祥 《大理文化》2011,(11):102-104
在弥渡,村村有灯班,处处玩花灯。在每年的玩灯中,每个灯班都需要一个"灯头"来掌控整个玩灯过程。而这个"灯头"的产生,不是以名声、地位、财富,金钱物质的多寡决定的,而是由本村在过去的一年里,谁家生过小孩,生过小孩这一家的户主就是自然的灯头,如果一个村有两户及以上的人家生过小孩,这些人家的户主就要推选一个"总灯头",一般情况下,总灯头都由第一户生男孩户的户主担任。推举灯  相似文献   

9.
五台一直在听说中,五台也总是在朋友圈里,听说的五台还有那首被传唱的敬酒歌:“太阳落山了舍是舍不得,走一步看两眼,哪个舍得你?哪个舍得你?”从这首歌便可感受彝家人的热情好客,歌词简单情谊却深切,敬酒歌大多是即兴产生,歌词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率直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所述之人白族"钜儒"李元阳,是大理白族历史文化星空中最为灿烂的明星,是大理白族历史文化的划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他出仕为官,始终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儒家理念,兴利除害、体恤民苦、廉洁自持,百姓为之立碑建祠,称颂其德政于不衰。他归里居家,急公好义,为家乡兴水利、建学田,主持重修崇圣寺三塔、弘圣寺塔,资助建设鸡足山寺宇,不一而足,民众至今依然口口相传。李元阳  相似文献   

11.
正太阳明亮的季节,绿树发芽的时节,听说,在雾本盛开了一团浓烈的红雾,雾本的桃花开了,绚丽多姿,灿烂如霞。正值仙侠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火之际,谁不想成为远古上神,在桃林里下下棋,困了乏了,喝上一壶桃花醉,倚着桃枝来一场几生几世的修炼和沉睡。就是在这样的机缘下,决定去看看这雾本的红雾,是否如仙境一般,引人来此修仙成仙。再看朋友圈,雾本的桃花一树树,花朵一簇簇,在阳光的照耀  相似文献   

12.
刘泽 《大理文化》2011,(10):74-81
《小河淌水》歌声无论在哪里响起,都以超然地域环境的人性之美感动着每一个人,其艺术魅力之源,来自于《小河淌水》故乡这片人文文化丰厚的土壤——星空月夜,万般沉寂;壑峰密林,凝眸不语.月光在游动着,清悠悠的小河不息地流淌着……无期的等待,永远的期冀,把那深情融入夜色,将岁月的回声融汇成美妙的旋律,装满人间的真挚之情,带着人性之美流向远方……  相似文献   

13.
张昭 《大理文化》2011,(5):104-112
火树银花不夜天,黎民百姓舞翩跹;新春正月闹灯会,胜景元宵火千年。这"火树银花"、"开灯会",正是描述"胜景元宵火千年"的花灯。花灯,作为一种民间风俗活动,有着久远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迷渡,弥渡     
--史载,弥渡有"白国故地,西汉旧郡"之称,相传古代是一片浩瀚水乡泽国,行者易迷津,故名"迷渡",为讳水患,清代改称弥渡.……  相似文献   

15.
弥渡红粬米     
谢海梅 《大理文化》2014,(12):85-86
正红粬米是弥渡特产之一,是弥渡弥城独家首创的生物食品调味之佳品。在弥渡制作这种红粬米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仅有弥城镇果子园村的几户人家能够制作。因制作成功的粬米颜色呈玫瑰红,又像滴汁的樱桃样鲜红诱人,故称之为"红粬米"。据传红粬米的制作工艺是几百年前就传下的秘方,这一秘方至今无人知晓。在该工艺的制作家庭里,据说有"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王亚林 《大理文化》2012,(10):91-94
明代御史邹尧臣 李元阳,在大理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与李元阳同榜登科,中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丙戌科进士的弥渡县密祉乡柳城村人邹尧臣,却不尽为人所知。须知,一个地方,两名同是出生寒门的举人同登金榜,这在当时,堪称大理乃至云南科举史上的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17.
大理走笔     
  相似文献   

18.
"云南花灯比山茶,弥渡山茶别样红",这是对弥渡花灯形象而高度的评价。弥渡花灯传承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浓郁、群众基础深厚,继2000年弥渡县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之后,弥渡花灯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此,弥渡花灯走出弥渡,走出云南,引来更为广泛的关注。元夜燃灯处张灯踏歌乐  相似文献   

19.
正走进弥渡,让你不仅是面对绚丽风光、物华天宝的目不暇接,不仅是感悟厚重文化心灵的心凝形释,还有品尝特色美食的口齿生香。弥渡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在弥渡15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立体气候带来的生物多样性,使弥渡拥有更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一年四季都产好蔬菜。这里有超级美味的绿色野菜宴,有绝对震撼的山珍宴,有可登大雅之堂的豆腐宴,有各种名贵中草药当作蔬菜  相似文献   

20.
大理走笔     
写大理,实在是一件很不自量力的事。多少文人墨客,写尽了大理的秀山美水,奇闻轶事,风土人情,都把最优美的词句,最动听的乐章,给予了大理,让大理充满了无穷的魅力。然而,面对这片古典与现代互融相生的热土,我这个外来者还是情不能自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