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建宇 《大理文化》2011,(11):32-36
龙尾城的时光尽管,历史已经来到2011年的流年中,可我们只要再往回推三十年,大理州府所在地的老下关城就可以历历在目了。那时,下关老城的西片区由天宝街、子河街、西大街组成。如今,子河街已被正阳时代广场繁华的商业街替代,已不复存在。从这条街往北,过了西洱河上的黑龙桥,静静地躺在苍山斜阳峰脚下的,就是龙尾城了。  相似文献   

2.
黑龙桥     
有人说,黑龙桥是下关历史的见证。"我很喜欢这样的注解。因为这座桥默默地伴着我们这代人成长,见证着下关这座老城从孤寂、单调到发展、繁华的全部历史。"谈起黑龙桥,今年64岁的杨大光女士就像谈  相似文献   

3.
下关忆旧     
下关子河片区拆迁改造,牵动着多少老下关人的心.人们相约专门去看一看下关八景之一的"龙关晓月"的玉龙关旧址;走一走既熟悉而又即将消失的老街道.有的老人领着孙儿指点四方街,向后辈诉说着早年这里是如何的热闹,周围几条街道上开着数十家集商贸洽谈、仓储货栈、旅客食宿于一体的"老堆店"和众多的商号.昔日下关四方街的民族商业文化特色,是丽江四方街无法比拟的.这一切却将成为过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相似文献   

4.
西大街随想     
大理有条很有名气的老街--下关西大街.说它有名气,是它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诞生了.两千多年来,西大街几多风雨,几经磨难,匪患兵燹,洪水地震,风雨雷暴,战乱血火……它历经了太多太多的危难,有几次几乎要从地平线上消失.然而,历史的手臂终于把它挽留住,直到二十一世纪来临的今天.  相似文献   

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距下关市京剧团1969年12月撤销,至今已过了整整四十五年,许多关于过去了的那些人和事的记忆,却都还历历在目。一我从小生长在下关,是土生土长的下关人,一直住在仁民街91号,与下关市京剧团相距不过百米。1942年6月,大理喜洲复春和商号尹辅臣与他人合股,筹建了滇西第一家电影院——下关大光明电影  相似文献   

6.
周丽 《滇中文化》2005,(1):12-13
作为国办化事业单位的化馆.在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几经风雨、几经变化、几经火红.也几经挫折和迷惘。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社会化形态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形下.在化馆人曾经产生过不少探索路子的情况下.犹其是在化馆事业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来讨论其主体主导作用,我以为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洱海东岸有一个古老的集镇叫挖色街,是我出生的地方。洱海南岸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大理市下关。从挖色到下关,走旱路50余公里,走水路约40公里。几十年来,我在挖色和下关生活着、工作着,经常在这条路上反复往返。1961年,我从宾川一中高中毕业后,在洱海区挖色管理大队工作。那时挖色没有一寸公路,不要  相似文献   

8.
风·人     
大理的风花雪月四景,其中三个都柔美如水,唯有下关风像个强悍而狂野的小伙子.但也正是因为它的强悍,才铸就了下关人那在风雨中也不弯曲的脊梁.  相似文献   

9.
名城大理下关古镇,有一条现今在市区街道名录中已找不到其原街道名称,但在大理下关乃至滇西近代历史上曾辉煌一时,曾是大理政治、商贸经济和文化娱乐中心,曾为大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有着深远影响的著名街道,那就是下关仁民街.  相似文献   

10.
大理市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黑龙桥南岸的子河菜场、启文街、汪家里、朝阳街等老街道全部被拆除,一个名为子河商业城区的新型建筑群将在这儿出现.下关老城区旧貌换新颜,消失的旧貌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了.我从懂事时起,就在这儿居住,可算得上这儿的老居民了,当这片老城区消失之后,老城区的印象却在脑海中不能抹去.  相似文献   

11.
思念大理     
思念是记忆中灿烂的笑脸 仿佛春天上关绽放的花朵 思念是记忆中娇嫩的肌肤 犹如冬日苍山纯洁的白雪 思念是记忆中匀细的呼吸 好像暑天下关迎面的凉风  相似文献   

12.
下关琐记     
吴棠 《大理文化》2014,(9):98-106
正一座城市的快速发展,把很多老的东西带走了,但是带不走心底深深的记忆。关迤和关外外地人初次来大理,经常分不清大理与下关这两个地名之间的关系;住下关的外地人也很弄不清本地人常说的"关迤"和"关外"的来由和区别。一位久居下关的知名作家,写过一篇有关"关迤"和"关外"的文章,认为"关迤"落实为文字应该是"关里"才对。他说:"我想这除了当地语音‘迤’  相似文献   

13.
下关随想     
寻觅下关四方街 到过丽江旅游的人都知道四方街是一处重要旅游景区.但说起大理市下关镇的四方街,就很少有人知道了,就连四十岁左右的下关人,四方街具体在什么地方也很难说清楚.殊不知,下关四方街有其光辉的一页,只是由于岁月的流逝,社会的变迁,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城市古建筑保护意识不强,任其衰落了.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有很多事,已如过眼云烟;而上世纪1973年夏天,大理市下关文化馆,组织下关地区职工业余文学创作小组,学习写作的那几年的人生经历,却是我一生之中抹不掉的记忆。没有那段经历,我不可能在文学创作的小路上一直走下来;没有那段经历,下关地区不可能涌现出那么多终身与文学相伴的少数民族作家。一41年前的1973年初夏,下关市文化馆为了繁荣白  相似文献   

15.
记忆中,那是一个很冷很冷的冬季,当我第一次乘坐汽车翻过者摩山,随着盘山公路下到山脚,首先感到的是风的厉害,这也是我对于风城下关的最初印象。在下关工作以后,无论春夏秋冬,我都会在饭后或者休息之时到户外走走。我工作的单位离  相似文献   

16.
小街岁月     
正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地方,犹如散落在漕涧河畔五彩斑斓的鹅卵石,天天筛漏在心底。那是一种过往,那是一种记忆。漕涧在云南云龙,是一座古镇。这条小街,在漕涧老街边上,也许是受旁边的老街影响,当我第一次走这条街的时候,觉得街子很老。后来走的次数多了,我觉得不单单是老街的影响,这条街子它本身也很老了。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手,非常软和,不像手艺人的手。每逢三月街,父亲大大的手,总是紧紧握着我小小的手去赶街。父亲的手,牵出我的是梦魂萦绕的童年,有时像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溪,而有时又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一直伴随我的人生的脚步。童年的记忆中,父亲身着白衬衣,黑领褂,神采奕奕地在三月街上走着。他跨一步,我需要走两步。三月街上的人很多,五颜六色、四海汇集。父亲总是紧紧牵住我的手,生怕我走散了。通往点苍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之路,尘土飞扬,满街嘈杂,商铺林立,人山人海。也就是在麦香柳绿的季节,在赶往三月街的路上父亲给我娓娓讲述了那些神幻迷人的童年故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茶叶榜下关沱茶这是一篇关于重庆的史诗。这是一篇关于下关沱茶的史诗。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下关沱茶进入重庆市场以来,已经成为了这个城市最重要的专属茶叶密码,它们关乎生活习惯,关乎地域性格,关乎历史记忆。就像单枞之于潮汕,普洱之于广东,花茶之于北京。从下关沱诞生伊始,就是以四川重庆为主场。到了三四十年代,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地下党接头,更是凡有井水处,皆喝下关茶。  相似文献   

19.
远去的总站     
记住昨天,珍惜今天。在时间的深渊里,我用目光行走,用脚步支离前进的方向。夏日的温情,裹入下关狂躁的风声之中。"总站",我在这个名字的背后,在下关街头建设路拥挤的人群中,翻寻着他曾经的脸庞。阳光栖于城市崭新的楼群,坚硬而铮然有声。目光落在苍白挺拔的建筑物上,张望着那些高原阳光的流动,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总站门前的街道依旧还在,总站的建筑物却已经荡然无存,那些曾经清晰的记忆,已经随风飘散!也许是我老了,但是我还在依然等待着,在夏日的风语里,重新燃起对总站的思念。等待,我用那些进出新站人群奇怪的视线延伸,用那些每次进出新站的汽车喇叭的鸣叫抵达念想中的旷野。我和总站曾经默默地走过的岁月!无数的总站人洒下无数的汗水!还有那么多含情的欢歌和喜悦!  相似文献   

20.
杨作民 《大理文化》2009,(Z1):68-69
1980年,三月街前夕。大理市下关汽车客运站旅客候车厅焕然一新,时钟、全省公路图、客车班次表、班线里程表、"旅客须知"以极醒目的方式悬挂上墙,小件寄存处、警卫室昼夜灯火通明,站内广播宣传声一天18小时不断。看热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