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物古迹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标志,历来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在大理,明代白族文人李元阳对大理文物古迹的维修、保护和宣扬,尤其是对崇圣寺的修复,是一个典型而感人的事例,很值得后人追思.  相似文献   

2.
施立卓 《大理文化》2011,(2):103-112
李元阳,白族,字仁甫,号中溪,大理城内人。在明代,李元阳是云南最有影响的人物,曾受到当时诸多大家如罗洪先、王畿、唐顺之、杨升庵等的推服。当时著名的思想家李贽曾称他为"倜傥非常人""海内贤豪驱先"。他不仅学识渊博,著述丰富,而且为人刚毅正直,精于吏治,勤政廉洁。  相似文献   

3.
托起千年三塔的历史名刹大理崇圣寺是大理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之一。典载大理崇圣寺始建于南诏国(唐),盛于大理国(宋),当时其规模"基方七里……有佛一万一千四百,屋八百九十"。降至明嘉靖年间,大理白族翰林李元阳归隐桑梓筹资修葺时,仍存"三阁、七楼、九殿、百厦"的建置。故被时人誉为大理"三都"(仙都、神都、佛都)之一的"佛都"。寺内高标云表的三塔,声闻百里的建极大钟,高盈三丈的  相似文献   

4.
正为充分展示云南省大理州独具特色的白族文化,展现富裕、文明、和谐、幸福的大理,让外界深入了解大理的历史和白族文化,由国家民委主办,云南省民委、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民族文化宫承办的"民族自治州成就展"之"幸福大理、魅力白州"为主题的大理白族文化周,4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  相似文献   

5.
佛教密宗自唐代传入大理地区以来与白族当地的宗教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白族特点的中国佛教密宗的一个支派,简称“白密“.南诏时期“白密“极为盛行,大理国统治者更加推崇佛教,白族贵族、平民百姓均崇信佛教,白密大师被皇帝尊为国师,白密被奉为“国教“,政教合一,以教治国.南诏大理国时期,大理地区大量建塔、建寺,据胡尉本&;lt;南诏野史&;gt;记载:“帝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大理国被称为“妙香国“.基于段氏统治家族对白密的极度崇信,在皇权交替的形式上,大理国传世二十二代皇帝中竟有九位皇帝崇信佛法而主动禅位为僧:……  相似文献   

6.
龙女花,古时被称为"大理第一名花"。清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校注》"志花第九"中记载:"龙女花,天下止一株,在大理之感通寺。"由李元阳(明)撰写的《嘉靖大理府志》,在《地理志第一之二》"物产"科目第73-75页记载:  相似文献   

7.
正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国家AAAAA级景区)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规划保护而积5.68平方公里,位于大理古城北郊,苍山东麓,是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崇圣寺三塔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大理的标志和象征。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鼎盛于宋代,以崇圣寺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佛都"匾、三圣金像五  相似文献   

8.
《大理文化》2010,(5):119-119
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占地1000亩,位于大理古城北郊,苍山东麓,是集苍洱风光、文物古迹、佛教文化、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通过ISO9001-14001国际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崇圣寺始建于唐开元年间,鼎盛于宋代,以三塔、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佛都"匾、三圣金像五大重器著称于世。曾有九位大理国国王在崇圣寺出家修行,为南诏、大理国著名的王  相似文献   

9.
白族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家族文化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民族和区域文化相比较,大理白族家族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多元性特征、地域性特征和功利性特征. 一、浓厚的宗教情调特征 1."烧包"时所用的"包"现在通常是买来的.这种"包"大小如32开的一个信封,其中的一面上有印好的格式,中间写收"包"人的名讳,右边写送"包"人的姓名,左边写日期."包"内装满各种用纸做的财宝,封住口后,就可以烧给自己的祖先了.一般一个祖先一包.  相似文献   

10.
白族不但是一个善于营造的民族,也是一个善于艺术创新的民族。在大理几千年的文明史长河中,白族先民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崇圣寺三塔、剑川石窟石刻造像、南诏铁柱、《南  相似文献   

11.
赵寅松 《大理文化》2014,(6):109-112
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书》云南大理12卷由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院联合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学会共同完成,由知识产权叶版社出版发行。大理白族文化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古村落的号召,于2011年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对大理地区的名城、名镇、名村进行实地调查采录和图书的编撰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以“银苍玉洱”为中心的大理地区,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多种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下,渐渐地形成了一种属于大理白族特有的民居建筑形式。它由低层次到高层  相似文献   

13.
大理白族声像资源建设策略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新 《大理文化》2007,(3):57-60
大理好风光,世界共分享。天下风花雪月,人间魅力大理。大理——这块孕育着以白族为主体民族繁衍生息的聚居地。民族历史深厚、节日盛多,文化璀璨,声像资源丰富,是我们建设少数民族声像资源的摇篮,特别是白族声像资源,有着独特的、潜在的收集、整理、开发与利用及建设发展的底蕴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因了大理白族四千年的文明,为后人留下数以万计的传世文物,在大理白族星汉灿烂的独有文物中,1978年维修崇圣寺三塔主塔——千寻塔时在塔顶发现的鎏金银质金翅鸟(亦称金翅大鹏),可谓稀世之国宝。  相似文献   

15.
花和村游记     
在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大理宾川,要说起白族村庄,那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素有"帝王之乡"之称的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传统保护区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萂村.萂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汉王朝在云南大理地区设置郡县,萂村即是益州郡叶榆县的一个村落,正式纳入汉武大帝的版图."萂"字是...  相似文献   

16.
杨亮才  赵寅松 《大理文化》2013,(10):103-111
白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现有人口近200万。主要分布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中以洱海周围的大理、洱源、云龙、剑川、鹤庆、宾川等县市为最。其次是怒江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此外,云南省怒江州、保山市、丽江市、楚雄州、昆明市、玉溪市及湖南省桑植、沅陵,贵州省安顺、毕节、威宁,四川省西昌均有分布。白族尚白,故自称"白"、"白人"、"白子白女"等。历史上的"僰"、"白蛮"、"河蛮"、"白爨"等,通  相似文献   

17.
王子荣 《大理文化》2007,(1):插1-插2
在风花雪月四绝的苍山洱海间,耸立千秋的崇圣寺三塔脚下,古都大理东门外,214国道大丽公路边的田畴中,2006年悄然崛起了一座以大理白族民居为特色,集旅游、休憩、购  相似文献   

18.
鸡足山罗汉壁西部有个古迹“杨黼洞“,或称“杨真人修真处“,是明初大理白族学者杨黼隐居的地方.杨黼自号“存诚道人“,李元阳曾为他写了一篇&;lt;存诚道人传&;gt;,范承勋&;lt;鸡足山志&;gt;把他列为“仙“流.其实,杨黼自号道人是他的伪装.他不是道士而是释儒,到鸡足山深研禅宗佛学理论,躲在岩洞里悄悄做一件影响深远的工作,对鸡足山的兴盛发展,关系极大.……  相似文献   

19.
大理,位于祖国西南边睡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中部,是依山临水的高原盆地,是山青水秀的白族聚居区,白族民众古往今来为大理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一、白族,聚居在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大理市域面积1468平方公里,境内群山环抱,玉秦山呈于东,定西岭透迄其南,老鹰山翱翔于北,点苍山十九峰西列为屏。气势磅礁,雄伟壮观,洱海似一只玉盘镶嵌于群山之中,湖水清冽碧绿,自北向南横亘百里,与苍山同走向、共起止,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形成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卷。大理不仅风光秀丽,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文物众多,是国务院…  相似文献   

20.
李元阳书法     
正李元阳(1497-1580年)字仁甫,号中溪,太和(今大理市)人,明嘉靖五年丙戍(1526年)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江阴县令、福建道监察御史、荆州知府等。嘉靖二十年(1542年)辞官归大理。万历八年(1580年)辞世。李元阳是明代大理最知名的白族学者,曾编修《云南通志》《大理府志》,研理学、诗文,有《中溪李先生集》(也称《中溪家传汇稿》)传世。主持修葺崇圣寺、三塔,创中溪书院,于大理历史文化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