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转型对早期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从传统到现代的思想转型,并未重复西欧知识分子以单纯的经济问题和奢侈的化问题为核心的纯理性的化批判路径,而是始终围绕着以反帝反封建为主线的救亡图存问题,以爱国的民族主义情结为依托,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来研究,探索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其现代化思想转型所历经的依附-批判-离异-回归的心理历程,影响并规定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理论建构,模式及进程。  相似文献   

2.
陈敬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2):41-43,54
政治发展的路径问题,即政治发展采用什么方式、手段来实现政治发展的目标。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促进政治发展的方式、手段有两种:一是政治革命,一是政治改革和改良。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有革命也有改革,中国的政治革命和改革是由知识分子推动的,他们都促进了中国政治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本文就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进行的维新变法和立宪运动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明了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自近代以来,知识分子始终是一支影响我们民族盛衰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无论是洋务工业化尝试、戊戌维新变法、辛亥革命,还是“五四”时期的思想启蒙,中国知识分子始终走在时代的最前列,他们呐喊、呼唤着中国的现代化,并在实践中起着先导和先锋的作用。从现代视角说,在中国由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转型中,知识分子始终影响和规范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和发展状态。我们党历来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到革命队伍中来,认为中国革命不能没有知识分子,中国的建设也不能没有知识…  相似文献   

4.
我国早期马克斯主义者在民国初年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对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有所思考和研究,他们认为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重视工农大众和农村建设、大胆学习西方、融合中西法文化的精髓、铸造现代民族主义精神和强化国民的法律意识是启动法律文化现代化的条件.他们对如何启动法律文化现代化的思考,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现代化实践认真反思的结果,也是借鉴西方法律文化的结果,在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今天的法律文化的建设仍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代以来,以宣教与文化殖民为目的的在华基督教教会大学推行神学教育,与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非基督教运动中对基督教、宗教的批判,直接促成了收回教育权、确立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理念.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运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对宗教的批判,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优势,使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教育界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无神论也逐步确立为近代中国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经世致用"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早期现代化的视角入手,探讨“经世致用”传统与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实现近代转型的关系,揭示了“经世致用”传统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接受西学的最初依据,是实现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转型的重要的内在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恽代英在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既没有囿于传统文化,又没有全盘西化,而是以爱国救亡为标准选择民族传统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因素;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以后,又指明中国文化复兴的必由之路,即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复兴的理论基石,中国革命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道德状况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如何强化德育教育也引起了人们的新思考。中国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为解决当代德育问题提供了思想方法。我们应吸取传统文化中的德育精髓以促进高校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9.
恽代英同志(1895年—1931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政治活动家、青年运动的优秀领导人之一,他为中国革命和共产主义事业贡献了毕生。今天我们研究他的早期思想,探究他如何从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我们,尤其是对于青年一代,树立坚定的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善于吸收借鉴中外优秀文化成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立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类优秀文化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11.
立足中国救亡图存的现实境遇,反思现代新儒家以文化史观解析中国问题的局限,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意识到文化深层次变迁从根本上是社会生产方式变革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与古代中国和未来中国相连接,现代中国实现了中华文明的时代转型,并使之根据社会条件和文化传统稳健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秉持新的文化使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指中世纪结束以来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涉及社会文化诸层面的复杂变迁,是一个理性化的过程,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具体表述和追求目标是人文理性,人文理性的首要任务就是造就一大批“有勇气在一切事务上运用理性”的“思想战士”──知识分子,从而为现代化的改革或革命大业提供足够的民心基础和智力支持。在西方现代化事业中,“社会重建”和“文化重建”是分别由市民阶级和知识分子来承担的。而在中国,二者基本上是由首先觉醒的知识分子一肩挑,一些作家则用自己的创作来推动1现代化进程。鲁迅、巴金正是妨熟地…  相似文献   

13.
江涛 《培训与研究》2006,23(12):41-42
“中体西用”论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思潮,它始于传统文化的体用观,在中国近代得到广泛的继承和发展,对中国近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中体西用”论应引起我们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前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经历了由自发到自觉,由土著文化、部族文化到汉族文化的融合期的过程。抗战加速了云南的现代化进程,云南民族文化由此进入到了加速发展期,西南联大等教育文化传播机构的到来、旅滇知识分子带来新的文化思想、日寇入侵激起的云南各族儿女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以及普通民众国家认同感的加强都使云南民族文化获得了新的内涵和质素,其精神体现为以爱国观为主体而付诸的各种实际爱国行动、由"山地意识"走向开放包容多样化文化形态的"高原情怀"以及云南本土文化摆脱封闭自足的特性自觉地与主流文化融合等特点。抗战时期逐步形成的云南民族文化精神,其影响不仅体现在当时和抗战胜利后,还延续至今天的"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大的文化转型过程中总是渗透着“阶段性文化转型”。通过对近代以来的两次阶段性文化转型的比较可以看出 ,极度封闭的社会之后必将是文化的开放。文化发展的自身过程是由硬文化到软文化 ,其结果是从根本上拯救民族事业。今天的文化转型所承担的任务、自身的性质、引起的原因与五四运动时期有着根本不同。文化建设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过程中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吸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精华。  相似文献   

16.
1840年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深人,西方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汹涌而至。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打破了封建文化的一统天下。在西学和中学的斗争中,新的资产阶级的思潮萌芽生长了,新的文化体系一资产阶级文化体系开始形成,随之产生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这一群体在中国走向近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有必要对它的形成及其在中国走向近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作用作一探讨。 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的形成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是在中国封建文化已经走向衰落、西方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7.
国民性改造思潮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人对于国民性改造的思想,萌芽于鸦片战争前后,到20世纪初成为富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思潮,并一直延续至今。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显示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学习西方认识的深化。本文所考察的是国民性改造思潮兴起的背景与思想渊源、以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徐州师范大学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是全国唯一的专门研究留学生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关系的研究机构,成立于1996年。其具体研究方向为中国留学史、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包括中外文化交流关系的研究。留学生与近代中国研究课题是徐州师范大学的特色研究课题,在省内外学术界也有广泛的影响。该课题酝酿于1980年代初。当时,青年教师周棉有感于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有感于近代许多优秀知识分子的爱国壮举和长期蒙受的不公正待遇,萌生了研究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关系的念头。在长期、艰苦乃…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建党问题上体现出一系列重要思想。这些建党思想折射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我们今天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根本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个是中外闻名的文学大师和文化巨擘 ,另一个是罕见的语言天才、文化怪杰和保守主义文化宗师。林语堂与辜鸿铭 ,他们不仅是两位极富神韵的近现代文化名流 ,同时也代表着近代化进程中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特类型。本文从“林语堂对辜鸿铭的文化认知与借鉴”这一独特的视角 ,探讨两者之间错综交织的相似与互异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