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学校心理学的系统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回顾了美国学校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介绍了当前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基础建设,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以及学校心理学家具体的角色、功能与职责;指出了影响美国当前学校心理学发展的一些迫切的问题;分析了美国学校心理学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构建学习型组织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的前瞻性、方法和工具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为学校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对学校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认为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学校发展理想的指导理论,并提出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构建学习型学校的几项建议:学校要以系统思考为基础,发展自我评估;学校校长角色的变化;学校教师角色的变化;学校发展的目标构建———拥有共同愿景;学校发展的组织构建———团队学习,发挥集体智慧;学校发展的文化构建———建立分享反思的组织学习文化。  相似文献   

3.
陈金卫 《西部素质教育》2019,(16):231-231,233
文章首先分析了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困境,然后提出了针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困境的改进策略,包括进一步加大农村小规模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工作力度;加大振兴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计划中的权重;加大力度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小规模学校任教;推进区域内小规模学校抱团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钟隆安 《文教资料》2012,(24):101-102
学校科学发展必须把握一些关键因素。其中,学校发展目标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学生和教师发展需求是学校发展目标确定的基本依据;学校优势是学校发展的可能;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基础教育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要求是:建立新的学校发展观,实现每一所学校成功;促进每所学校创新发展,不看或消灭排行榜;培育和激发教师发展,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实现学校开放发展,超越传统制度化学校;创造新时代教育生态,消除不恰当的教育焦虑。系统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路径是:将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到学校办学实践;将以德为先的理念转化成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将育人方式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载体;将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点领域;将教学改进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新常态;将自主创新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邱群英 《生活教育》2014,(20):122-123
用科研武装学校,推动学校跨越式发展,是根据2007年时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在实施中,我校提出用科学精神武装学校领导头脑;用科学管理去实现规范化管理;用教育科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用科研力量带动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的策略,使学校目前实现了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南武中学申报“省一级学校“过程的思考,提炼出优秀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发展的基本内涵:先进的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科学的管理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健康的团队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有效载体;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高品位的环境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8.
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而且是教师发展之所。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是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的重要职责。本文以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实践为例,概括了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的若干重要方面:坚持学校是教师专业发展之所的理念;实施学校层面的教师知识管理;创建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9.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与内在灵魂.它影响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规模以及办学效益,也体现了学校发展中的价值观.学校文化建设的主要功能,一是促进师生的情感认同,二是促进学校教育的有序发展,三是促进学校品牌特色的形成.优化学校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包括:合理确立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形成学校文化发展模式与机制;建构学校文化建设制度体系;实施文化式管理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南武中学申报“省一级学校”过程的思考,提炼出优秀学校文化促进学校发展的基本内涵:先进的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科学的管理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保障;健康的团队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独具特色的课程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有效载体;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关键;高品位的环境文化是学校发展的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日本专修学校的创建背景为出发点,概述了专修学校的发展状况,继而分析了专修学校发展的原因,最后指出了日本专修学校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四点启示:1.明确高职办学定位;2.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4.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作为青少年性教育的主要阵地,其作用的发挥程度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瑞典是世界上推行学校性教育最早和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值得他国借鉴的经验。文章概述了瑞典学校性教育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瑞典学校性教育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我国开展学校性教育的启示:转变落后封闭的性教育观念;建立和健全我国学校性教育实施的法律法规体系;全面系统地开展学校性教育;建立全方位的学校性教育支持体系;加强学校性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3.
梁惠娟 《四川教育》2008,(12):14-14
一所学校经历了自己的初创期,赢得了一定的社会美誉度后,怎样才能持续高速地发展呢?在深入的考量中我们认识到,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气质和个性所在,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只有优秀的学校文化,才能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只有文化积淀深厚的学校,才能形成办学的特色和品牌;只有不断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实现对学校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才能使学校更具教育力、影响力和发展力,才能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学校特色发展实践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特色发展是一个由外部庇护层、中间组织层与内部特质层有机结合而成的三重结构。教育相对独立,学校在同类学校中以个体方式生存,学校创造主体具有特色意识与创造个性,是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三重前提。当今中国学校特色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在满足教育相对独立与学校个体生存两个必需条件的情况下,学校自主发展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质与目的;学校文化精神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办学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优化配置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基础;学校创新主体的培育与生成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环节;校本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建则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专修学校的创建背景为出发点,概述了专修学校的发展状况,继而分析了专修学校发展的原因,最后指出了日本专修学校对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四点启示:1.明确高职办学定位;2.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4.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  相似文献   

16.
学校特色发展问题的关键是深入而准确地揭示学校特色发展的实现机制.综合已有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三个方面的认识成果,学校特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机制可以归纳如下:在教育相对独立与学校个体生存两个必须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学校自主发展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实质与目的;学校文化精神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办学资源的充分开发与优化配置是学校特色发展的现实基础;学校创新主体的培育与生成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课程开发与教学创新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环节;校本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创建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C小学56名教师为被试,考察了其学校文化发展现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学校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很高,由高到低依次为学校文化参与性、一致性、使命、适应性;学校文化整体上更关注学校内部发展,对外部环境的敏感度较差;学校文化更注重稳定与层级性,灵活性稍有欠缺;校长与教师对学校文化认知存在系统性偏差。  相似文献   

18.
优质学校建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薄弱学校改造是世界各国建设优质学校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各个国家和地区优质学校建设体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政府主导,体现政府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以校为本,追求办学特色化;学校发展目标与理念的内化;以生为本,突出学生发展个性化;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专业化;注重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实现课程教学优化;注重组织的系统变革,强调学校改革的整体系统化;注重交流与合作,体现优质学校建设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9.
论学校文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的师生认同的群体价值观和核心理念,更是学校发展和学校管理的灵魂。学校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文化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财富;文化始终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最主要载体;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基所在;文化是学校最优秀的隐性课程;没有文化的学校也是薄弱学校。学校文化建设体系: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障;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依托;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管理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石;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根本;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特色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的内涵发展可分三个阶段:合格学校、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确定目前学校发展的阶段是选择发展路径的基础;建立"人本"发展的理念是学校走向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教育的目标;明晰学校发展的愿景、选择学校发展的切入点和提高学校自组织能力是实现内涵发展的主要方面;竞争与合作是普通高中实现内涵发展的价值导向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