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好读书     
好读书就得受穷。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在市东买下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车架后不会带单位几根铁条几块木板回来做沙发,饭盒里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来家修个浴池。钱就是那几张没奖金的工资,还得抠着买涨了价的新书,那就只好穿不悦人目的衣衫,吸让别人发呛的劣烟,吃大路菜,骑没铃的车。  相似文献   

2.
好读书就得受穷。心用在书上,便不投机将广东的服装贩到本市来赚个大价,也不取巧在市东买下肉鸡,针注了盐水卖到市西,车架后不会带单位的几根铁条、几块木板回来做沙发,饭盒里也不捎工地上的水泥来家修个浴池。钱就是那没奖金的工资,还得抠着买涨了价的新书,那就只好穿不悦人目的衣衫,吸让别人发呛的劣烟,吃大路菜,骑没铃的车,但小屋里有四五架书,色彩之斑斓远胜过所有电器,读书读得了一点新知,几日不吃肉满口仍是余香。都说当今贼多,贼却不偷书,贼便是好贼。他若是要来,钥匙在门框上放着,要喝水喝水,要看书看书,抽屉的作家证中夹有两张国库…  相似文献   

3.
雨天读书     
我一直很喜欢在雨天的时候读书, 无论白天或是夜晚,都是一种让心境变得无比美妙的享受。古人有"读书三余" 论,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这"三余"都是用来读书的好时光。我喜欢下雨,因为在我的故乡和我长大后工作、生活的这座因为缺水而处处尴尬的城市。雨水,总是那么让人渴盼和感到滋润与亲切。我也喜欢读书,自我上学识字以后,读书不仅是完成课业的需要,而且也已成为生活中一种割舍不掉的习惯,一种优质的休闲,填充了我有时会清冷孤寂有时会百无聊赖的业余时光。这样,在雨天里读书,对于我似乎就成为一种身心享受的至境。记得曾经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其中有这样-个镜头: 女主人公靠在窗前的沙发上静静地读着一本古老的大书,高大而又明亮的窗外, 亮晶晶的雨滴正洒落在枝叶葱茏的绿树  相似文献   

4.
读书之乐     
孙颖 《山东教育》2005,(25):63-63
作为一名女性,经历了结婚生育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品味到了生命的几多愉悦与艰辛,甜蜜与焦灼,生活又归于平静,我又捧起了昔日的密友——书。进入书的世界,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那种不能言喻的感动,那种豁然开朗的敞亮……往往不期而至,读书就像品尝甘甜的酒浆,让人陶陶然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5.
闲时读书     
王涛 《青年教师》2006,(6):50-51
不记得是从哪本书上看到的,一个教授在毕业典礼上说,希望学生此去每年能读一部书,学生大笑,以为这是很容易的事,然而事隔30年后的一次校庆上,那位教授问学生,有谁看了30部书,结果一个也没有。  相似文献   

6.
读书趣谈     
读书,是种大雅。提起读书,我还总会想起两件艺术珍品。一是“文革”前看过的一出小舞剧:月牙弯弯,竹影婆娑,一年轻书生正秉烛夜读,就这么读着读着、他身后的梅花屏风上也便飘然走出一位妙龄少女,于是,书生少女相依相伴,在灯前月下翩然起舞,其情如诗如画,可也正在此时,随着远处传来的一阵钟声,少女霎然消失,书生怅然,就赶紧秉烛在屏风上细找,可是,屏风上只有梅花如星星般闪烁,哪里还有少女的芳踪?二是纪晓岚的一则书房联:“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由妙用红豆的此联联想开去,也的确能使人坚信“书生夜读,红袖添香”是一种极美妙的…  相似文献   

7.
不如读书     
李白有诗言:“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依我的浅陋揣度,当时的他一定是把敬亭山当作了一本静默亘永的书在读,方才有了这般的胸臆沛发。“书”与人无言,却凝眸神会,不离不弃,给羁旅孤寂的青莲居士以莫大的人生慰藉和精神烛照,此无言实乃大言。至于书之世俗妙用,则莫过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种种传奇,  相似文献   

8.
网上不读书     
立新 《师道》2005,(10):47-47
很早就注意到网络的喧嚣,跃跃欲试,但别人告诉我,网络是杀时间的东东,千万小心!  相似文献   

9.
在我看来,读书可以分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马克思、鲁迅、顾准式的读书境界。他们读书不仅为自己,更为天下。马克思读了书写《资本论》,让天下的有革命倾向的人生出实际的革命理想;鲁迅读外国书译外国书,有为中国人“盗天火”的神圣感;顾准读书研究希腊城邦式民主,试图解开中国发生“文化大革命”悲剧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个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只有一代伟人或哲人才能达到的。第二境界是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生动的例子是曹禺1930年进入清华大学后利用三年的时间读遍了清华园图书馆中从古希腊悲剧到奥尼尔的所有世界戏剧的经…  相似文献   

10.
赵畅 《教师博览》2006,(3):54-54
武汉作家池莉从1996年与法国一出版社合作,至今已在法国出版11种书。近期,刚从法国回来的她,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记者问:“在法国以及很多西方国家常见‘读书会’。你认为它存在的作用是什么?”答:“是活着呀!他们不读书就无法生活。”  相似文献   

11.
黄忠富 《教育文汇》2005,(10):59-59
小儿今年高中毕业了。高考后,我料定他要扑在电脑上大干一场。因为他平时太压抑了,每周除周日下午在家上两三个小时网外,其余时间只做学习、吃饭、睡觉三件事。他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知道他在努力克制着自己上网的欲望。这下好了,卸下了高考的包袱,他能不拼着命在网上冲冲浪?  相似文献   

12.
快乐就好     
王涛 《老年教育》2006,(1):21-21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群年轻人寻找不到快乐,便向苏格拉底请教。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于是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在一边,找来造船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造成一条独木船。年轻人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放声高唱。苏格拉底问:“你们怎么了?”年轻人齐声回答“我们找到快乐了!”这个故事启发了我们:快乐无须寻找,快乐其实源于我们的内心,就在我们的身边。快乐是一种感觉,我们不是缺少快乐,而是缺少对快乐的发现和感受。  相似文献   

13.
读书漫笔     
读书这个话题,是一个永久性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随着人的年龄、学历、职业和阅历的不同,会对读书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阅历,更是影响人们读书观的最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读书漫谈     
曾记得,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读书。世间的万物就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生活的每一天,就是书中的一页页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一个冬天的夜晚.我走在好莱坞大街上。 一个下巴夹着小提琴的白人青年,在一家书店前起劲地拉着《平安夜》,我这才想起,圣诞节就要到了!  相似文献   

16.
读书     
若是学者才准念书,我就什么也不要说了。大概书不是专为学者预备的,那么,我可要多嘴了。  相似文献   

17.
《成长》2005,(1):F003-F003
自古每一样事物即便充满灵气,若没了人赋予好内涵,也便没了另外一重生命,我们该永远感谢那个第一次有能气品尝咖啡果实的流浪牧羊入卡尔迪,当咖啡初抵意大利时,教宗克雷门八世亲自品尝了被神职人员称作“撒旦杰作”的咖啡,当他从温热的杯中啜下一口魔鬼般的浓黑浆液后,却情不自禁的改口说:“A-Ha,让咖啡受洗成上帝的饮料吧!”这个摇摆在天使羽翼和魔鬼沉沦间的精灵,不断飞舞停落在历史之间。  相似文献   

18.
简桥生 《南昌教育》2005,(B09):95-96
人生并不总是快乐的旅程,相反,更多的时候人生是与缺憾相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拥有健康,还苛求美丽和潇洒,使人生增添了几许无奈。而天生的容貌,又岂是人工可以修整的。当丹凤眼割成疤痕累累的双眼皮,当黄皮肤的脸被化学药品涂抹成红白相问的“卤肉”,当天然乌黑的头发用化学药水染成某些动物身上毛发般的棕黄色……美容的代价又岂是若干赔偿金能够弥补得了的?于是,更多的明智之士退而求取自然美容,或黄瓜片贴脸、柠檬汁润肤,或勤于个人清洁,或借助于运动美容。凡此种种,都仅仅是练就外表之功,精神气质的提升,还必须通过知识来熏陶、引渡。  相似文献   

19.
读书之乐     
我读书向无计划,到书店里逛,要买什么书,亦是无主题,只碰到与当时心情合拍的,就买下。若心情还在,又有闲暇,就一卷在手,叼根烟.跷个二郎腿,把手指头一行行移着看下去。若心情不在,或者买来的书竟束之高阁亦未可料。有些书买来四五年,翻都未去翻的情形也不是没有的。总之,我是个由兴趣的鞭子抽着向前走的人,在读书这件事情上尤是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好功夫     
《中学生数理化》2006,(10):11-11
教完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后,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求一张床板面积的题目让小马上台演算。小马将答案算出后得意洋洋地等待老师的表扬,不料老师却惊呼:“哇,可了不得!你晚上睡觉一定是睡在棍子上吧,好功夫哇!”原来,小马将单位“平方米”写成了“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