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学自然第八册《毛细现象》一课,用几根内孔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将它们的一端浸入水中,观察毛细现象。由于农村小学器材缺少,一般只有两种内孔粗细差距不大的玻璃管,因此我改用两块玻璃片做实验,实验效果很好。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毛细现象》这一课中,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水,确实比粗玻璃管中的水上升得要高。两块玻璃片合在一起放入水中,缝隙较小的一边水也上升得高些。实验是做成功了,学生直接观察到了孔隙、缝隙。但是棉布棉线上的毛细现象,看到的只是毛细现象的结  相似文献   

3.
毛细现象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理现象。为了说明这一现象,有一个实验提供几根直径在2毫米以下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将其下端浸没在水中,会发现水能沿着玻璃管内壁上升,而且越细的玻璃管,水上升的越高,说明发生毛细现象的材料,孔隙越小,水上升的越高。但在实际教学中,与教材配套的学具却是粗细不同的塑料管。我们知道塑料管与水是不浸润的,即使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事先将塑料管用洗涤剂清洗,甚至把实验中小水槽的水中也加入洗涤剂,实验的成功率也很低,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事实上,像这么细的玻璃管确实不容易找,就算能找到,由于细玻璃管易碎,不便于保存…  相似文献   

4.
在自然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实验效果还不够理想,学生理解起来仍然感到不容易懂。针对这些问题,发动自然教师进行研究,改进观察实验设计。以下是我们研究改进的几个例子。 1.第八册《毛细现象》一课,实验二:找一些粗细不同的吸管,将它们的一端浸入水中,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由于吸管缝隙过大实验效果不明显,做此实验需用毛细管,但许多学校又没有。我们将此实验改为用三根粗细、长短相同的玻璃管,在玻璃管底端放入一小团棉花以防止装入管内的砂子漏出。将砂子分成粗、中、细三种,分别装入三个玻璃管内。把三个玻璃管同时放入水中观察,由于细砂颗粒小,它们之间的缝隙小,水上升得较快,中  相似文献   

5.
《毛细现象》这一课是小学实验课本4年级下学期第10课的内容。所谓毛细现象是含有细微缝隙的物体与液体接触时,在浸润情况下,液体沿缝隙上升或渗入的现象。是由于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课本中一般采用各种玻璃管作毛细实验,但是由于玻璃管缝隙过大,此实验不易成功,毛细现象不很明显,而且许多学校仪器配备上也无玻璃毛细管,所以此实验方法不便于推广使用。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种比较简单的演示毛细现象的方法,此实验效果明显,材料简单易找,并且在学校易于操作实验。 具体操作方法是:选取三根粗细,长短相同的玻璃管(或塑料针管去头),在玻璃管的一端放入一小团棉花,可防止管内物品漏出;在玻璃管的另一端分别放入粗砂、细砂、和小石子,(用白砂子效果更明显)。把三个玻璃管同时放入装有染成红色的液体酒精的盘中(或水槽中),学生做时可用红墨水代替酒精,从玻璃管透明外壁即可看  相似文献   

6.
《毛细现象》是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八册的一节选学内容。本节安排了3个毛细现象的验证性实验。其中的实验2内容为:找一些粗细不同的吸管,将它们的一端浸入水中,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教材的附图提示了该实验的现象:不同吸管中红色的水均上升,较细的吸管中水上升最高。较粗的吸管中水上升较少。但是实践中,我们常发现与此相反的实验现象,即吸管中的水并没有上升而是下降了。管内的液面低于管外的液面,较细的吸管下降最多,较粗的吸管下降较少或基本相平。如何解释这一异常现象?这个实验该怎样做,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呢?一、为什么吸管中的水不上…  相似文献   

7.
<毛细现象>是人教版小学自然第八册的一节选学内容.本节安排了3个毛细现象的验证性实验.其中的实验2内容为:找一些粗细不同的吸管,将它们的一端浸入水中,看一看有什么现象发生?教材的附图提示了该实验的现象:不同吸管中红色的水均上升,较细的吸管中水上升最高.较粗的吸管中水上升较少.但是实践中,我们常发现与此相反的实验现象,即吸管中的水并没有上升而是下降了.管内的液面低于管外的液面,较细的吸管下降最多,较粗的吸管下降较少或基本相平.如何解释这一异常现象?这个实验该怎样做,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8.
吴如春 《小学自然教学》2009,(6):M0002-M0002
前不久,我上《毛细现象》一课。学生在用不同粗细的细玻璃管和塑料管进行实验时,发现了结果相反的实验现象:把不同粗细的细玻璃管放入红色水中,水面上升,并且玻璃管越细,液面越高;而把不同粗细的细塑料管放入红色水中,水面下降,并且塑料管越细,液面越低。这下子教室里可乱了套!你跑到这个桌子上看,他跑到那个桌子瞧,有的甚至叫了起来。我平静地站在那里,待教室里安静下来,大家把目光集中投向我时,说:“请大家把实验的情况汇报一下。”  相似文献   

9.
吴如春 《科学课》2009,(6):M0002-M0002
前不久,我上《毛细现象》一课。学生在用不同粗细的细玻璃管和塑料管进行实验时,发现了结果相反的实验现象:把不同粗细的细玻璃管放入红色水中,水面上升,并且玻璃管越细,液面越高;而把不同粗细的细塑料管放入红色水中,水面下降,并且塑料管越细,液面越低。这下子教室里可乱了套!你跑到这个桌子上看,他跑到那个桌子瞧,有的甚至叫了起来。我平静地站在那里,待教室里安静下来,大家把目光集中投向我时,说:“请大家把实验的情况汇报一下。”  相似文献   

10.
《毛细现象》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实验 :玻璃细管插入水中后 ,水在玻璃管内上升 ,且管子内径越小 ,管中水面上升得越高。由于实验的可见度小 ,即使在前排的学生也难以看清 ,因此宜用投影器教学。但若按平常的做法 ,在投影器的聚光镜上做实验 ,玻璃管在银幕上的图像是一圆斑 ,根本看不出水在玻璃管内上升的高度。为此 ,我们作了如下改进 :把投影器侧放并让聚光镜靠拢装水的烧杯 ,在硬纸板 (比烧杯直径略大 )上 ,根据玻璃管大小打孔 ,把玻璃管装入孔中 ,然后一起放入烧杯内 ,打开投影器 ,调节反射镜 ,把焦距调在玻璃管上。这时在银幕上就会很清晰…  相似文献   

11.
如图所示,由一般中号或大号试管、双孔塞、胶头尖嘴滴管和弯钩玻璃管组成。弯钩玻璃管:长约17厘米,内直径约为3.5毫米,被弯的一端约有一厘米长,弯曲的部位要靠近一些。玻璃管的另一端穿过双孔塞,用橡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下面介绍的毛细现象的实验装置,能帮助学生研究润浸液体上升的高度与毛细管内径成反比的关系。一、装置构造用两块大小约20×20cm~2的普通透明玻璃abb'a'、acc'a'。再用很狭窄的透明玻璃条bb'c'c做成如图所示的劈形装置,保持∠bac很小,再用一根橡皮筋沿水平方向让acc'a'、abb'a'、cbb'c'三块玻璃按图1放置并固定。二、演示实验: 在水槽或饭盒盖内倒入适量自来水并注入数滴红墨水把水染红,将劈形玻璃装置按图1放置,学生就能很清楚地看到在劈形内的水面是双曲线。  相似文献   

13.
1.毛细现象目前,课堂上演示毛细现象用的毛细管大都是直玻璃管,由于玻璃管直且内径较大,所以液体(通常用红墨水)上升路线长度有限,效果很不明显。我们讲毛细现象时,使用明胶片,效果大大改变。具体做法是:先将废弃的明胶片洗净,剪成等大的两片,再将其中的~片剪成“  相似文献   

14.
一、什么是悬念法教学以“毛细现象”一节的教学为例谈谈什么是悬念法教学。教师出示初中见过的连通器问学生:“若往连通器中注水,当水不再流动时有何现象?”学生答:“液面相平”。教师再问:“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插入盛水容器的水中,玻璃管内的水面比容器中的水面高,还是低?”学生答:“相平”。则悬念诱发。接着,让学生将内径不同的两端开口的三根玻璃管插入盛水的容器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实验现象大出学生所料:玻璃管中水面比容器中的水面高,而且内径越细,水面上升越高。不少学生并不甘心接受这一事实,怀疑是否玻璃管内原…  相似文献   

15.
小瓶会掉吗     
取一根直径约为1.5厘米的玻璃管,上端用塞子封闭,另找一个直径稍小于长玻璃管的小瓶(以小瓶能在长管内自由移动为宜).实验时,先在长管内灌满水,将小瓶瓶口朝下插入长管内,管内水徐徐流下,小瓶不但不掉下来,反而渐渐上升,一直到长管的顶部为止.如图l.推动小瓶上升的动力是大气压,因为长管内灌满水,没有空气.小瓶就在大气压作用下把水技出而上升.为了证实小瓶确是在大气压作用下上升的,可在长管的木塞子上开一个孔.开始实验时,用手指堵住小孔,重复上述实验,小瓶徐徐上升.当小瓶升到一定高度时,可放开错孔手指,这时…  相似文献   

16.
取细长玻璃管一根,放在酒精灯上灼烧,并弯曲成如图所示的形状。用打孔器在合适的橡皮塞或软木塞打两个孔,并将其中一孔纵剖成未完全分开的两半。在广口瓶内盛满红墨水溶液,把玻璃管较长的一端插在瓶塞的一个孔里,把植株固定在另一个孔里,用凡士林将孔与切缝等处封严,然后塞入瓶口,用凡士林封好。这时玻璃管的另一端应有一段水柱,如果没有,则需滴入红墨水溶液,再在溶面上加上几滴  相似文献   

17.
哈哈,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就要转起来啦!这么好玩儿的玩具相信宝宝一定喜欢。您赶快为他做一个吧。材料工具:小口塑料瓶、一次性筷子、彩色塑料球(也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大号儿环状橡皮筋、彩色卡纸、彩色线绳、曲别针、小木棍儿、彩色即时贴、锥子、剪刀等。制作方法:⒈把筷子相互交叉,并用线绳把交叉处绑牢。⒉用锥子在塑料瓶的底部中心处穿一个孔。⒊把曲别针别在橡皮筋的一端,把另一端从塑料瓶底部的孔中穿进去,再从瓶口穿出来,套在绑好的筷子上。⒋在彩色卡纸上画出小动物的头像,剪下后粘贴在塑料球上。⒌准备一些等长的线绳,分别将它们的…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六年制小学自然课本第五册中“水的浮力”一课是用四个实验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识“在水中浮着的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上的浮力。”前面三个实验学生会做、会说 ,效果也很好。最后一个实验是 :用橡皮图 1筋吊着土豆 (见图1) ,量一量橡皮筋在空中和水中吊着土豆的长度有什么变化 ?说明了什么 ?由于学生用橡皮筋吊土豆时有的吊不稳 ,而在量橡皮筋的长度时有的也量不准 ,所以我作了如下两种改进 :图 21 用橡皮筋吊着钩码 (见图 2 ) ,将橡皮筋的上端挂在木条的钉子上 ,这样便于量出橡皮筋在空中和水中的长度。图 32 如果有条件的话这个实验还…  相似文献   

19.
一、实验装置图实验装置见图 1,图 2。图 1 实验装置    图 2 放大部分二、实验用品塑料瓶 (矿泉水瓶或可乐瓶 )、小试管、橡皮筋、尖嘴玻璃管、短玻璃导管、烧瓶、橡胶管、橡皮塞 (双孔两个 )。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酚酞溶液、水。三、气体的收集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在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氢氧化钠溶于浓氨水中放出热量 ,加速了浓氨水的挥发 ,迅速放出氨气。四、实验操作及现象1.将小试管用橡皮筋固定在尖嘴玻璃管上 ,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水 ,滴入酚酞 ,振荡。2 .照图 1安装好实验装置 ,双手握紧烧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3.小试管…  相似文献   

20.
一、实验材料硬泡沫塑料两块,橡皮筋两根,水盆一个,皮管一根,2L饮料瓶一个。二、实验步骤1.如图1,用硬泡沫塑料做两只小船,把"船仓"挖空一些,在两船的一端分别拴上橡皮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