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3年10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板桥街道板桥市场群建设,对项目用地B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B地块占地12万平方米,地处张家洼、新凹子两个自然村,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7座,窑址1座。其中在新凹子村发掘的2座西晋纪年墓,一为元康七年,一为永宁元年,墓葬形制保存完好,未被盗扰,出土陶瓷器、铜器、铁器等各类随葬品40余件。尤为重要的是,M8出土的纪年砖,载明墓主身份与卒葬年月,是近年来六朝墓葬考古的重要发现。M8出土的纪年砖与1960年代板桥石闸湖晋墓出土的同类纪年砖相比较,无论是文字还是纹饰均一致,为重新认识石闸湖晋墓墓主和墓葬用砖来源提供了新的材料。墓葬所在地板桥位于南京西南,是陆路与水路进入南京的交通要道。在此地发现的高级别身份墓葬,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地理分布、形制和葬俗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2013年10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板桥街道板桥市场群建设,对项目用地B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B地块占地12万平方米,地处张家洼、新凹子两个自然村,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7座,窑址1座。其中在新凹子村发掘的2座西晋纪年墓,一为元康七年,一为永宁元年,墓葬形制保存完好,未被盗扰,出土陶瓷器、铜器、铁器等各类随葬品40余件。尤为重要的是,M8出土的纪年砖,载明墓主身份与卒葬年月,是近年来六朝墓葬考古的重要发现。M8出土的纪年砖与1960年代板桥石闸湖晋墓出土的同类纪年砖相比较,无论是文字还是纹饰均一致,为重新认识石闸湖晋墓墓主和墓葬用砖来源提供了新的材料。墓葬所在地板桥位于南京西南,是陆路与水路进入南京的交通要道。在此地发现的高级别身份墓葬,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地理分布、形制和葬俗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3.
2011年11月—2012年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水利工程,根据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的统一安排,受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南开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对郧县龙门堂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战国晚期至东汉晚期墓葬77座。其中M36和M38形制较有特点,虽遭破坏,但墓底器物保存完好,随葬品组合完整,是研究鄂西北地区低等级汉代墓葬的新资料。M36形制较为特殊,属于刀把形土圹砖底木椁墓,M38为长方形土圹单室砖墓。两座墓葬墓主的地位不高,属于中小地主或低级官吏,墓葬规模不大,葬具为单棺单椁,漆棺彩绘,共出土陶、铜、铁、玉等质地随葬品51件,铜钱196枚。推测M36年代为西汉晚期,M38年代为东汉初期。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中原与楚交界地区汉代砖室墓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4.
东周王城郭城城墙的建造时代、郭城东墙与王陵区相关问题等在学界尚存争议。《洛阳体育场路西东周墓发掘报告》中空空导弹研究院高层住宅楼工地发掘的南北方向夯土墙,并非发掘者认为的是东周王城东城墙的一部分,东周王城的东墙应为体育场路东、014中心豫航公寓基建工地发现的南北向夯土墙。从东周王城郭城东墙的修建破坏了春秋王陵区,结合周王城天子驾六车马坑区域内发现的战国早期早段墓葬打破王墓XM153的现象,说明破坏王陵的情况不是孤例,进一步说明东周王城郭城的修建在战国时期。而东周王城东南部的春秋王陵区,是基本按照《周礼·春官·冢人》"以昭穆为左右"的墓次进行排列的。  相似文献   

5.
辉县琉璃阁东周墓地的国别有卫国公室说和晋国范卿说。有学者对琉璃阁范卿墓地提出质疑,本文就学界颇有争议的几个实质性的问题展开辩论。太原赵卿墓(M251)墓主有简子说和襄子说。1994年太原金胜村发掘的M674、M673等墓,墓主为赵卿的属臣,时代与赵卿墓相当,从而佐证1988年发掘的M251墓主为赵鞅(?─前475年)。赵卿墓地年代的确定,为琉璃阁西区M75、M76、M1墓主头向东的大墓年代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辉县琉璃阁东周墓地的国别有卫国公室说和晋国范卿说。有学者对琉璃阁范卿墓地提出质疑,本文就学界颇有争议的几个实质性的问题展开辩论。太原赵卿墓(M251)墓主有简子说和襄子说。1994年太原金胜村发掘的M674、M673等墓,墓主为赵卿的属臣,时代与赵卿墓相当,从而佐证1988年发掘的M251墓主为赵鞅(?─前475年)。赵卿墓地年代的确定,为琉璃阁西区M75、M76、M1墓主头向东的大墓年代判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南朝墓M1出土13件带有文字的墓砖。这些墓砖按其文字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宋景平元年太岁癸亥七月许作"砖,12件。砖铭揭示该墓年代上限为南朝宋景平元年,即423年;许姓人物应该是墓主的亲友,也是制作相关墓砖的负责人。另一类是"会稽永兴西乡相藏里许督自书之"砖,1件。其中"乡"、"督"等字写法较为独特,值得注意。砖铭表明其内容为墓主自定,而该墓砖很可能是在墓主生前就制作好的。此砖是萧山在六朝时期称"永兴"的第一件实物证据。值得注意的是,砖铭中出现了具体的乡、里名,可能是浙江省内首例,为研究六朝时期萧山地区的乡里制度提供了新资料。本文对其中疑难字作出释读,并对其中"自书之"、"乡里"等行文格式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2016年3-7月,为配合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工作站、汾西县文物旅游局等单位,在山西临汾汾西县郝家沟村北发掘了3座金代砖雕壁画墓。其中,M153是一座仿木构圆形穹窿顶单室砖墓,虽彩绘层保存较差,但墓室结构完整且特殊,雕刻内容丰富,出土瓷器特色鲜明,在晋南地区同时期墓葬中较为罕见。M2与M19是两座毗邻的家族墓,M19墓室大部被毁; M2是仿木构八边形叠涩顶单室砖墓,墓室虽经扰乱,但仿木构砖雕和建筑彩绘保存相对完好,妇人启门图较为生动。从墓葬形制、砖雕样式、壁画内容及出土瓷器分析,这批墓葬年代为金代,为进一步探讨山西地区金墓区域面貌和葬制传统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9.
在嘉峪关市东20里处新城乡的茫茫戈壁滩上,有一个方圆十公里,散布着1800多座坟家的魏晋古墓葬群。在已经发掘的13座墓中,有8座古墓壁上有彩绘壁画砖,共计700多幅,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地下画廊”。这些砖画,是古代民间画匠的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是研究当时河西走廊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珍贵资料。一、牧羊人的偶然发现1971年,嘉峪关市新城乡的两个庄稼人在戈壁滩上放羊。他们坐在一个隆起的沙石滩上,一边看着吃草的羊群,一边聊天,见石堆顶上有一个像老鼠洞的窟窿,便信手用牧羊棍向洞中乱戳,流沙不断地向洞里流淌。…  相似文献   

10.
密县打虎亭汉墓发掘于1960年,属于东汉晚期的两座大型夫妻异穴墓葬。在这座东汉墓的壁画、砖画里,体现着东汉时期的贵族生活与民俗,成为旅游者最热衷的看点。  相似文献   

11.
2013年10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板桥街道板桥市场群建设,对项目用地B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B地块占地12万平方米,地处张家洼、新凹子两个自然村,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7座,窑址1座。在张家洼村域东北角山地上,发掘六朝砖室墓葬5座。其中M1为弧形后壁的凸字形砖室墓,出土陶瓷器、滑石器等26件。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1为南朝中晚期墓葬。其中滑石印章为墓主身份确认提供了重要信息,陶牛车等一套完备的陶明器彰显墓主不凡的身份和地位。该墓葬群所在的南京西南郊板桥、西善桥一带,曾发掘过数座南朝中晚期大中型墓葬,如推测为陈宣帝陈顼的显宁陵及板桥镇南朝大墓等,这一带很可能为南朝时期帝王和世家大族的集中埋葬区。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板桥地区南朝墓葬的分布、礼仪制度等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2.
2013年10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板桥街道板桥市场群建设,对项目用地B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B地块占地12万平方米,地处张家洼、新凹子两个自然村,共发掘战国至清代墓葬17座,窑址1座。在张家洼村域东北角山地上,发掘六朝砖室墓葬5座。其中M1为弧形后壁的凸字形砖室墓,出土陶瓷器、滑石器等26件。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1为南朝中晚期墓葬。其中滑石印章为墓主身份确认提供了重要信息,陶牛车等一套完备的陶明器彰显墓主不凡的身份和地位。该墓葬群所在的南京西南郊板桥、西善桥一带,曾发掘过数座南朝中晚期大中型墓葬,如推测为陈宣帝陈顼的显宁陵及板桥镇南朝大墓等,这一带很可能为南朝时期帝王和世家大族的集中埋葬区。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板桥地区南朝墓葬的分布、礼仪制度等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13.
六朝时期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中国考古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岭南作为中国最早进行六朝考古的地区之一,相关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将岭南六朝考古学研究历程分为肇始期、积累期、发展期和兴盛期四个阶段.就目前而言,断代问题依然是制约岭南六朝考古学研究推进的重要原因,纪年砖墓与纪年墓的关系以及纪年砖墓的断代也极为复杂.基于此,选取了...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洛阳市西工区发掘了一批东周时期墓葬。其中3座战国墓分别出土彩绘陶器、玉石器等随葬器物。这3座墓的文化属性不同于洛阳地区其他东周墓,而与山西侯马、河南安阳及郑州地区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19年7月,章丘区清源大街发现一座元代砖雕壁画墓。该墓四面砖雕仿木结构门楼,体量较大、装饰考究,砖室华丽繁复,是本地区发现的单体墓葬中砖雕门楼最多的一座,为研究元代建筑绘画、砖雕艺术以及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墓道东侧有明堂位心遗迹,是古代葬礼斩草仪式中举行“埋劵”这一步骤而产生的设施,在宋金时期山东地区比较少见,系首次在济南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出现。该墓对深入研究元代历史及当时丧葬习俗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底至2022年初,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三门峡市开发区甘棠学校工地发掘了一处墓地,其中东周墓葬70余座。M568为一椁重棺墓,出土文物29件(组),其中铜礼器7件。该墓的发掘,为三门峡地区春秋晚期的墓葬制度、风俗习惯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7.
2009年5月,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关林大道与兴洛西街交叉口西南部进行配合基本建设施工中,发掘了一座魏晋时期墓葬。该墓葬为长斜坡墓道单耳室土洞墓,方向100°,平面呈靴形,由墓道、甬道、墓室、侧室四部分组成,共计出土器物57件。其中有东汉时期常见的壶、仓、灶、井、猪圈等模型明器和一组乐舞俑,以及西晋时期的四系罐、碗、盘、尊、耳杯、多子盒等。其中乐舞俑在洛阳地区东汉墓中常见,但在西晋墓中绝无仅有;"位至三公"铜镜和"别部司马"铜印,是西晋时期洛阳地区常见的铜器类型。综合诸多因素,此墓葬具有从东汉晚期向西晋早期过渡的特征,年代应在曹魏正始到西晋泰始之间。洛阳地区现已发掘的晋墓大多为西晋中晚期,西晋早期墓数量较少,此墓的发掘为洛阳地区东汉晚期、曹魏至西晋时期墓葬的发展序列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1972年至 1974年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发掘成为轰动海内外的载入考古史册的重大发现。三座汉墓出土的随葬品多达三千多件 (套 ) ,仅从三号墓中就发现了多幅帛画、帛图、以及十二万多字的帛书等珍贵文物 ,其中有两幅帛画张挂在椁室的东、西两壁上。本文主要就三号墓东椁壁帛画的修复整理情况略抒管见 ,以求正于大家。  一、马王堆三号汉墓东椁壁帛画修复整理前的情况  马王堆三号汉墓东椁壁帛画刚出土时发掘简报是这样描述的 :“椁室西壁的帛画 ,为长方形 ,长 2 .12米 ,宽 0 .94米 ,画的车马仪仗的场面 ,全画现存百余人 ,数百匹马和数十…  相似文献   

19.
曹炽卒年考     
曹炽是曹操的从弟曹仁、曹纯之父,史无传,其仕历略见于陈寿《三国志》裴注及《水经注》。近年来曹操故里安徽毫县曹氏宗族墓的发掘已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展开了讨论。在曹氏宗族墓清理出的一百余方有字墓砖中,有关曹炽的字砖凡两方。考证曹炽的卒年,当有助于曹氏宗族墓问题的讨论,并关系到《水经注》一处注文的校勘,还涉及到汉末三国时期一个历史地理问题。《三国志·魏志·曹仁传》注引《魏书》:"仁祖褒,颍川太守。父炽,侍中、长水校尉。"《水经注·阴沟水》:曹褒坟"北有其元子炽冢,冢东有碑题云:汉故长水校尉曹君之碑,历  相似文献   

20.
一、云梦睡虎地秦简情况概述1.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情况.1975年12月,湖北省博物馆、孝感地区亦工亦农考古训练班、孝感地区和云梦县文化局在孝感地区云梦睡虎地发掘了12座战国至秦代的墓葬.睡虎地11号墓的墓主,根据墓中出土的<编年记>所载,墓主名喜,秦始皇时期历任安陆御史、令史、鄢狱吏等与司法有关的职务,或卒于秦始皇三十年(前2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