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的语文课堂,往往缺少一些必要的争辩,使语文课堂缺少了充满活力与生机的课堂生成,缺少了来自学生心灵深处的独特感悟,缺少了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有效渠道,这是造成当前语文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比较缺乏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丁正后 《山东教育》2004,(31):63-64
日前,笔者观摩了数十节有关新课程理念的阅读教学课,发现时下语文课堂浮躁之风日盛。透过语文教学本质,笔者认为时下语文课堂缺少“冷场”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到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论述及她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文化传承作用的强调,不禁拍案叫好。回眸时下的语文课堂,汉语的文化味似乎淡了一些。美国著名学者杜维明在题为《人文精神与全球伦理》的演讲中说:“当代人类社会既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本土化意识越来越强烈的时代。”保存并发展汉语文化,让汉语文化之树永远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青春永驻,这是我们作为汉语文化的传人——语文教师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能令人满意,原因有很多,但未能进入文化层面是主要原因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不少语文老师的课堂枯燥乏味是因为课堂缺少应有的文化品味造成的.学生不喜欢语文,对语文课不感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处在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课堂中,以致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母语的兴趣和情致.  相似文献   

5.
孙群阳 《湖北教育》2006,(11):52-55
语文课堂文化策略是针对现今语文课堂缺乏思索的力度、人文的深度、主题的厚度、创新的高度、停留于知识表面的肤浅性而提出的,它着眼于知识积淀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整合,以课堂文化为载体,既传承知识又培养能力。 美国教育家伯尔凯和斯密斯指出:“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由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具有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老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之中。”教育担任着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课堂文化可被视为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整合体。  相似文献   

6.
刘华 《教师》2015,(1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之一,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长期实践的指导思想.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一观念在语文课堂上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本应是最开放的语文课堂,仍禁锢在考试的小圈子里,最广阔的文化天地仍挤压在一个狭窄的角落里.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构建和谐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已是当今语文教学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耗时多、收效少”的情况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问问答答的形式多,有感情朗读的机会少。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书声琅琅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张洪柱 《山东教育》2005,(25):24-24
语文课堂教学是广阔无边的草原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广阔无边的草原,草原有多辽阔,语文就有多宽广。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空间无处不在,在新课标下,应提倡大语文教育。就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以教材每一课为原点,形成辐射状的所有子集的集合。在每一个子集中,辐射范围越广,学生视野就越开阔。语文是文化的积淀,积淀越多,语文素养越高。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许多时候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却听得有气无力甚至呼噜声起……原本最具灵性美感、充满生活甘甜芳芬气息的语文课堂怎会变得如此枯燥无味呢?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朗读训练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教师不重视朗读,甚至认为在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会耽误自己授课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改革热热闹闹搞了五年多,成功的课例不少。但细细品味,许多语文课堂并没有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成功的原因何在?在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关键在哪里?笔者以为以下六个方面应引起高度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对余映潮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反思是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2005年冬在武汉参加了一个语文教学峰会,听了一节《驿路梨花》的课。课的开始部分:  相似文献   

12.
杨双喜 《成才之路》2023,(16):137-14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国学经典,不仅符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帮助。文章分析国学经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面临的难题,明确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国学经典的意义,并对国学经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文教育是文化精神建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最基本、最广泛、最普通的文化体现形式。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充满生命活力。语文课堂教学应努力构建"体验"文化、"融合"文化、"对话"文化、"质疑"文化,让语文课堂充盈文化精神,显示文化特质,发挥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也是一个全新的科学的概念。它具有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言语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提高语文素养最要紧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对这三者的顾此失彼、厚此薄彼是现下语文课堂单薄低效的主要原因之一。下面,笔者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言学习的规律、汉语的特点三个角度对厚实语文课堂谈几点思考。一、在文化触摸中厚实语文课程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崔峦老师曾说:人文性包括人性和文化性。语文教学在实“现工具性”的同时,还得有更高的文化追…  相似文献   

15.
马英华 《成才之路》2023,(10):73-7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遗产。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对我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其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需要。文章从语文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意义入手,分析当下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对语文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被视为文化存在、文化滋生、文化扩展的语文课堂,其使命在于教授学生以知识和技能,在于传之以道,即通过一篇篇包含着作家审美或审丑的创造活动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导引每个学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用感受、思维和对话方式,去找寻属于自己的价值世界、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从而使文化这一生命要素真正植根于语文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马石保 《甘肃教育》2011,(11):68-68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作为语言和文学相统一的~门学科,其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但语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如何教好语文课,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笔者认为用新的教学理念打造全新的语文课堂,已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如何从本职工作做起,完成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使命呢?下面笔者将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8.
周伟丽 《语文天地》2010,(12):66-67
课堂,是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是传播人类文化的主要阵地。在课堂里,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某种“文化活动”.感受某种“文化熏陶”。传统的语文课堂是单纯地、机械地教.这样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潜在智慧和能力,这与教育的初衷相违背。在新课程  相似文献   

19.
在新课标新理念的指引下,将传统文化之一的对联巧妙地、形式多样地融入到语文课堂之中,语文课堂既笼罩着浓郁的文化氛围,又充满新鲜灵动的气息,同时又融汇着高考信息。  相似文献   

20.
每一个孩子的性格都有很多面,不能只是简单的用好与坏来衡量,在“赏识教育中”,用爱与责任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是我的教学理念和不懈追求。我在班级倡导语文课堂的“三一”文化,即比氛围、比学习、比进步,懂感恩。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感受,语文不仅是一门工具学科,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这才是语文让孩子们受益终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