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牛营小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项目心意六合拳武术特色创建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如何在中小学开展心意六合拳教学的建议和对策,为心意六合拳在中小学更好的普及和传承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心意六合拳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采用调查法等,河南省周口市回民小学创新教学模式,组织创编实施心意六合拳初段位套路,强健了体魄,拓宽了课程内容,传承了本土文化,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文化建设,为传统武术进校园提供实践依据和参考构建。  相似文献   

3.
伟奇 《精武》2006,(2):1-1
心意六合拳历代名手辈出,人才济济,经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许多流派:充分体现中华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杨氏心意六合拳属于河南派心意六合拳。杨殿卿前辈早年从师于心意六合拳大师袁凤仪,因其天资聪慧,又肯吃苦,深得袁凤仪大师真功秘旨,技艺精妙。杨殿卿与尚学礼、卢篙高并称为心意六合拳河南派三雄,仍虚心向同门拳师学习,并在继承先师拳法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杨氏心意六合拳法体系。  相似文献   

4.
买建军 《精武》2009,(6):43-43
以六合为法,以模仿动物龙、虎、熊、鸡、蛇、猴、马、鹞、猫、燕的形态和捕食及搏击动作为基础,以心之发动为意,意之所向为拳的心意六合拳,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心意六合拳名家买西山老师学习心意六合拳,至今仍感到心意六合拳是一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优秀拳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生命的追求,习武健身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时尚。如何才能习练好心意六合拳呢?本人就多年习练心意六合拳的经历和感受,谈一些粗浅的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5.
分析南阳心意六合拳"非遗"项目的发展现状:传承分布,开展情况,"非遗"项目的申报现状,理论研究现状;剖析制约心意六合拳发展的因素;探索南阳心意六合拳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旨在使南阳心意六合拳能够有序传承、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6.
冀潜  刘海峰 《精武》2008,(2):54-55
唐氏心意六合拳是南阳心意六合拳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由清朝唐万仪宗师所开创。唐万仪身兼李祯和刘万仪两位心意六合拳大师的衣钵,并融合了家传的六合枪绝技,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唐氏心意六合拳体系,是南阳心意六合拳史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位大师。唐万仪艺成之后曾以教拳、保镖为业,在河南、湖北等地活动频繁,并留下了很多史迹和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7.
八步紧缠身是唐氏心意六合拳中的一个阵中单把之一,是由河南洛阳心意六合拳师马兴之高徒刘万义传于南阳水、唐两脉的心意六合拳单把阵中盘法,以前极为保守,鲜见盘习者。八步,是此势走四正四隅八方阵中盘练法。如开始先盘左脚走东,右脚走西,左脚南,右脚北,四正盘完接着再盘四隅,八步一  相似文献   

8.
<正>据古谱记载,心意六合拳是明末清初时期,由山西平阳府蒲州诸冯人氏姬际可所创立的传统内家拳术。其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关于心意六合拳的起源说法不一,据心意六合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买西山介绍,目前主流版本有三种:1)在戴龙邦攥写的《六合拳序》中记载,心意六合拳始于岳飞成于姬际可。2)第二种说法认为心意六合拳是由姬际可所创,并假借岳飞之名。3)第三种说法认为,姬际可在少林寺观两鸡争斗获得启发,看形练影,创立了心意六合拳。这三类说法虽异,但有很多值得考究的共通之处,均是以格斗搏杀为目的,脱枪为拳,将枪法六合转化为六合拳法。  相似文献   

9.
心意六合拳是祖国的瑰宝,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夺目的奇葩。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修身养性之道和奥妙无穷的技击防身之神用。唐万义一脉的心意六合拳为河南心意六合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保守及历史原因,外人知之者甚少。唐氏心意六合拳是由清季河  相似文献   

10.
四把捶为心意六合拳门内唯一的经典套路,又称"看家四把",历来为各代心意六合拳家所珍视。近几年来,笔者经常有机会与邓州其它支派的心意六合拳界师友及过往邓州的心意六合拳拳师交流,通过对各支四把捶头拳、挑领、鹰捉、斩手的比较,发现在长期的承传中,由于地域,师承及传承者个人素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买西山  张志民 《精武》2008,(11):46-47
心意六合拳中专意单把,是心意六合拳中迎面三把中的正三把之一,是心意六合拳的当门炮之一,也是生活实践中常练常用的把手。专意单把小巧玲珑,扑战迅速,动作圆活,上下呼应,前后相顾,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起能阴阳顿挫,落能奇正相生,打能阴阳相合,收能连环纵横,是心意六合拳中一把重拳。  相似文献   

12.
柯超 《武当》2011,(11):68
2011年10月4日至6日,正值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由安徽省武术协会、安徽省心意六合拳委员会主办的"2011‘鑫民杯’全国心意六合拳邀请赛"在安徽蚌埠市体育馆成功举办。来自河南、江苏、上海、浙江、湖北等全国十余个省市的38支代表队近500名心意六合拳爱好者参赛。5日上午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幕式,大会组委会主任、安徽省心意六合拳委员会会长赵新民先生致欢迎辞,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徐超,蚌埠市  相似文献   

13.
刘海峰  冀潜 《精武》2008,(7):45-45
丁长汉生于1913年,回族,河南南阳河街人,1988年归真,为南阳地区心意六合拳重要传人。丁长汉自幼习武,曾先后向唐万仪一脉的孙春元、水家心意拳一脉的马五顺、买壮图一脉的买学礼和丁兆祥四位名师学习心意六合拳。丁长汉练功刻苦,功力深厚,拳可透壁。过去,心意六合拳十分保守,不轻易教徒弟,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通过对周口市社区体育现状较为系统全面的调查,多角度地分析影响居民参加健身锻炼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周口市社区体育的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搞好周口市全民健身工程提供有借鉴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河南心意六合拳是回族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方式主要有宗教传承、宗法传承和地域传承。研究表明,伊斯兰文化的影响、清朝对回民的政治压制和回汉矛盾是形成宗教传承的主要原因;宗法思想对回民产生很大影响,直系血缘传承明显多于旁系血缘传承;清真寺促进心意六合拳在本地域的发展,经商活动推动拳术向外地域传承。  相似文献   

16.
徐利  水火居士 《精武》2008,(11):53-53
心意六合拳除了具有毋庸置疑的技击价值外,在养生方面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那些数不胜数的老寿星都是见证,由此可知,心意六合拳的养生作用,何其伟大乃尔!  相似文献   

17.
心意六合拳中专意单把,足心意六合拳中迎面三把中的正三把之一,是心意六合拳的当门炮之一,也是生活实践中常练常用的把手.专意单把小巧玲珑,扑战迅速,动作网活,上下呼应,前后相顺,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起能阴阳顿挫,落能奇正相生,打能阴阳相合,收能连环纵横,是心意六合拳中一把重拳.一般初学心意六合拳者,大都首当学到它.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项目周口心意六合拳的传承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同时为周口心意六合拳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建议,使其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和人类健康事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也使这一宝贵的濒临失传的武术文化瑰宝得以更好的继承并且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陈同林  商周  磊石 《武当》2000,(6):20-22
在心意六合拳中,有“把把不离鹰捉,式式不离虎扑,步步不离鸡腿”之说。由此可知,“鹰捉”在心意六合拳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张宗球  马琳璋 《武当》2011,(4):23-24
踩步腰闪把是心意六合拳艺的核心功夫,心意拳的其它势子和手法,均由此演变而来。心意拳要求以简御繁,拳艺妙道存于此。此势也是锻炼而以致用的捷径。学拳者如果能够在此把上多下功夫,就可以奠定心意六合拳的功夫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