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爸爸,醒来     
他是位单亲父亲,带着个有"问题"的孩子来到了他打工的城市上小学。班主任一次次让他到学校来,诉说孩子的不守纪律、贪玩和不服管教。他当时就想打孩子,但所有老师都拦着他,说"这样不可以"。孩子听了,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相似文献   

2.
温柔的陷阱     
李莉 《家长》2004,(Z2)
一位母亲为她刚刚大学毕业的儿子伤透了心。孩子长这么大了,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依赖心理极强,对自己的前途更是茫然不知所措。母亲认为是孩子的心理出了问题,就带着孩子去找心理教育方面的专家咨询。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个死结,您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母亲点了点头。专家又问:孩子第一次洗碗的时候,弄湿了衣服,您是不是不再让他走近洗碗池?母亲点头称是。专家接着问:孩子第一次整理自己的床铺整整用了一个小时,您嫌他笨手笨脚,对吗?这位母亲惊愕地看了专家一眼,没说出话来。专家又说道,孩子大学毕业去找工作,您又准…  相似文献   

3.
顾红菊 《成才之路》2010,(19):81-81
陈某,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子,还戴着一副眼镜,脸上总带着几分忧郁,一进我班,就引起我的注意。后来我又了解到,他原来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爸爸生活在一起,爸爸又娶了一位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女人,孩子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他羡慕别人完整的家庭,曾在日记上写下:"我究竟做错了什么,父母要离婚,上帝为什么要惩罚我……"从此,行为偏激,  相似文献   

4.
前几天,一位朋友带着孩子来串门,孩子很少说话。与朋友谈到这件事情时,他很不解:“这孩子不爱讲话,怎么一点也不像我?”过了一会儿,我就发现,孩子一要开口,这位朋友就接过话头,很多话都让家长替说了。我就告诉朋友,恰恰是因为你太会说,才导致了孩子不善于表达。为此,作为家长应  相似文献   

5.
正孩子的小手就爱东摸摸,西碰碰,只要没有危险,不必过多限制。诊室里,一位妈妈带着1岁多的孩子来检查身体。孩子充满好奇心,看见桌上的笔,想拿过来玩玩,妈妈马上制止:"不许拿,小心扎着你!"孩子想摸摸检查用的动物小床,妈妈又制止:"医院的东西脏,不能碰。你的手就不能老实点,怎么到处摸!"……我测试了一下孩子的精细动作,果然不够灵活,我又问妈妈:"孩子在家能自己用小勺吃饭吗?"妈妈说:"我没让他自  相似文献   

6.
前几年,曾在报纸上看过这么一段报道:在北京某商场,有一对留美多年的中国夫妇带着孩子来购物,结果孩子走散了,就一个人站在消费区等候,选时商场的服务员过来了,要把孩子赶走,其理由是孩子不消费,就不能果在这地方。但这位从小接受美国文化熏陶的小朋友却不依不饶,与服务员争执了起来,并认为商场侵犯了他的权利,要求商场方面向他道教。当然,服务员对此并不理会,结果孩子竞声言要起诉这家商场。后来,经理怕事情闹大,只好向孩子的父母表示了歉意。  相似文献   

7.
一位10岁的小男孩由父亲带着来作心理咨询。父亲说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常常嚷着让父母给他摘星星。父母好言劝慰他一番之后,病就奇迹般地好厂,可过一段时间又会再犯。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回答跟正常儿童没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8.
妙语圆桌     
回到地球作家冯骥才在访美期间,一位美国朋友带着孩子去他所住的宾馆看望。谈话间,那个壮得像牛犊的孩子,爬上冯骥才的床,站在上面又蹦又跳。如果直截了当地请他下来,势必会使其父产生歉意。于是,冯骥才幽默地说道:“请你的儿子回到地球上来吧。”那个美国朋友也立即心领神会:“好,我和他商量商量。”  相似文献   

9.
生活的启示     
失去与拥有有位企业家在商界有着惊人的成就。当他在事业达到巅峰的时候,有一天陪同他的父亲到一家高级酒店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在为大家演奏。这位企业家在聆赏之余,想起自己当年也学过琴,而且几乎为之疯狂。便对父亲说:“如果我坚持学琴的话,现在也许就会在这儿演奏了。”“是呀,孩子,”父亲回答道,“不过那样的话,你现在就不会在这儿用餐了。”我们常为失去的机会或成就而嗟叹,但往往忘记了为现在所拥有的感恩。知道自己“有限”的聪明有一个聪明的孩子。一天妈妈带着他去商店买东西,老板看他可爱,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  相似文献   

10.
晓光 《大学生》2014,(22):31-31
看到一本介绍美国大学专业的书,其中对神经专业的介绍,让我想起了多年前认识的一位小天才马同学。那年,刚刚去加州理工读博的一位我们以前的校园记者,给我发邮件说她现在的一位同学要来中国农村支教,到时可能会来杂志社交流。不久,马同学来了,高高的个子,带着有些憨厚的笑容。马同学是华裔,出生在荷兰。他的母亲原来在山东生活(怪不得他的笑容憨厚得像山东人),刚一改革开放就去了荷兰。母亲对他教育很严格。在荷兰,一般家庭孩子放学后就是玩,他还得做作业。他说,只有犹太人和华人的家庭,孩子要做作业。他学得太好,总是跳级,在14岁就上了大学,在当地也颇为轰动,还上了电视。  相似文献   

11.
潘家永 《家长》2008,(7):28-28
编辑同志:2006年7月,我和丈夫董某协议离婚,14岁的儿子随他生活,我每周可以探望一次。然而,董某无暇照顾孩子的生活、学习,经常出入酒店和娱乐场所吃喝玩乐,还经常带着孩子一道去,结果使孩子染上了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我多次劝说他要认真抚养、教育孩子,不要把孩子给带坏了。可是他听不进去,仍我行我素。一年多来,  相似文献   

12.
下厨房干活身边还得带着个孩子,是最让人头疼的事。你拣菜,他就来帮着乱拉,你越是不让,他拉扯得越凶,常常搅得你心烦意乱。有时气不过就会大声地训斥或狠狠地揍他一顿,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何不静下心来引导孩子与自己一起拣菜?这样做至少有以下几点好处:  相似文献   

13.
晓雨 《家教博览》2000,(7):35-35
一位10岁的小男孩由父亲带着来作心理咨询。父亲说他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常常嚷着让父母给他摘星星。父母好言劝慰他一番之后,病就奇迹般地好了,可过一段时间又会再犯。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回答跟正常儿童没什么两样。父亲讲,孩子从小得到了很多的爱,五六岁时出门,还常常趴在父亲背上,母亲则是经常不离左右:父母都是中专教师,都不坐班,  相似文献   

14.
前些时候在韩国一场以教育为主题的演讲会上,我和一位带着孩子来听演讲的妈妈聊天。这位妈妈受到早期教育热潮的影响,感到极度的不安与焦虑。她因此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应该也要让孩子马上再多学习些东西。孩子目前才六岁,但是他从三岁开始就进了幼儿园小班,两年前开始。则在一所侧重美术教育的幼儿园就读。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我听到一位同事讲自己的家事:她工作忙,孩子一直由老人来带,她每天一回家,孩子就会马上兴奋起来,围着她转,什么都不顾了。这让老人心生“嫉妒”,有一次戏谑着说:“我整天带着他,发现他有时候一整天总是闷闷不乐的,怎么逗也不开心,可妈妈一回来马上像是变了个人似的,看来还是妈妈亲啊。”  相似文献   

16.
别样的美景     
《乌鸦太郎》是我看过的一本日语图画书。一个农村孩子,每天走很远的路去上学,沉默寡言,独来独往。没人注意他,他也就安然躲在教室角落里,一边发呆一边看着窗外的桃花、玻璃上的水汽、窗框的木纹,或者偶尔爬过白色墙面的一只小虫。本来日子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了,如果不是新来的一位年轻老师。新来的老师常带着孩子在野外上课,种花种草,并与大家私下里闲谈。后来,学校里开大会,学生们纷纷上台表演节目。那个最不起眼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少年先锋队山东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于2015年11月18日在泉城济南召开,带着全市少先队员的祝福,带着对少代会的无限憧憬,我们乘坐梦想列车,出发喽!会议驻地,很多代表陆续到达。他们把凝聚着全市辅导员和少先队员祝福和期盼的心愿卡贴在心愿树上。一位小队员把心愿卡贴上又拿下来,让我很奇怪,我赶紧凑过去问他为什么,原来他看到了一个更好的位置,想把心愿卡贴到让大  相似文献   

18.
小旭是由爸爸带着来学校报名的。孩子刚来北京,胆子又小,爸爸希望他能在一个对每个孩子都平等的学校里学习,充满自信地快乐成长。我们学校是古诗文特色校,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人才。小旭的爸爸喜欢古典文学,从小就教孩子背了很多古诗,所以很希望他能学习更多的中国经典。  相似文献   

19.
国庆节那天,肖菲带着四岁的儿子乐乐去超市,恰巧遇到一位老同学,他们也带着孩子在逛商店。老同学难得相遇,话自然多,再加上各自都带着孩子。于是,大家互相称赞起对方的孩子来。同学的丈夫夸奖乐乐道:“瞧,这孩子长得真漂亮。”见这样赞扬孩子。肖菲的脸上顿时光彩四溢。她对儿子说:“来,乐乐,背一首诗给叔叔阿姨听听。‘两个黄鹂鸣翠柳……’”肖菲起了个头。可儿了却管自看着货架上五彩缤纷的商品,摇着头说:“不!我不背。”“哇!乐乐会背古诗了,真不简单!”诗还没背,叔叔又赞扬开了。“我不背,就不背!”肖菲急了:“你背呀,为什么不背?在家里你不是很会背吗?”然而,乐乐还是不肯背,他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去。这时,肖菲的同学说了:“来,我们的楠楠背一首  相似文献   

20.
带着孩子在酒店里看风景,这是我们亲子旅游板块今年想提倡的旅游方式之一。对、于孩子来说,酒店里的风景经常会胜过当地最著名的景区,让他印象最深,也最令他开心、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