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赵宗苏 《陕西教育》2011,(12):16-16
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抓教学工作,而要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从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出发来研究和思考问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初三思想品德课艰难地生长在五门中考科目的夹缝中。如何让初三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有所学、有所得,成为了我的教学主题,为此在初三教学中我实施了“点点”教学法,以此将学生紧紧吸引在思想品德课的周围。“点点”教学法即在第一堂课上点燃“兴奋点”,在每堂课上找“结合点”、抓“生命点”、点“爆发点”、留“闪光点”,在每堂课下抓“情感点”,以点带面,创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初三思想品德课堂。  相似文献   

3.
有些老师认为思想品德课内容空洞,课堂难以生动;也有不少学生反映上思想品德课“味同嚼蜡”。难道思想品德课就注定“了无生趣”吗?当然不是。根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验,要想让思想品德课生动有趣,学生乐学爱学,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种“气质”——正气、朝气、灵气。  相似文献   

4.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学生乐学、会学、善思、能用是我们每一个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追求。现在,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思想品德课中更新教育理念.发挥和提高学生主体作用,完成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已日趋重要。对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现状与对策进行分析,可以丰富新时代、新形势下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课的性质、特点和教学目标要求思想品德课必须实施活动教学。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主体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这是提高学生认识,培养学生能力,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形式。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合理的活动形式,并将各种活动有机结合,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中抽象的理论较多,并且较枯燥无味,所以多数的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不大。如何在吸收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师中心、课本中心、教室中心”的弊端中走出来,突破“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的桎梏,改变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被动局面,探索一些适合学生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刻不容缓地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开展兴趣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下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做到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为此,应通过教师“活”教,学生“活”学,课内“活”导,课外“活”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8.
徐敏 《教师》2013,(30):56-56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它是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实现途径。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活动教学,需要教师、学校、学生的多方努力。开展小学思想品德课活动教学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有利于促使小学教育“素质教育”的真正实现,更有利于教师和小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成功与否,要看教师是否赢得了学生的心灵,要看学生是否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实现了道德内化。成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和教育艺术才干,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师传授的道德观点,并主动地将道德观点转化为道德情感、意志、信念、乃至行为实践,变他律为自律,变“必然”为“自由”。实现道德内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所在。  相似文献   

10.
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键是看学生是否通过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修订后的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强调: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在近年的教学实践中,着力改进以往思品课教学中“三多三少”  相似文献   

11.
思想品德课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已进入初中课堂。尽管近年来对教法进行不断改进,但课堂教学始终摆脱不了教师授课、学生听讲的模式,学生难免处于被动地位而不愿学。要端正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态度,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在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上下功夫,实施“愉快教学”,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即“要我学”为学生主动地汲取知识即“我要学”,使思想品德课成为一门学生愿意学、乐意学的学科。从目前情况来看,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材内容抽象,教师的灌输式教学使学生感到厌烦;二是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能因…  相似文献   

12.
强丽 《甘肃教育》2009,(18):53-53
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最佳途径。思想品德课的“导行”教育,是指在教师讲清道德概念,提高学生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行为要求。它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又延伸到教学之外。其对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思想品德课的“导行”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需要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整合和改革,以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读、找、说、听、练”的五字教学法实际上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高效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使课堂活了起来,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4.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它具有“粉笔、黑板、讲台”的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有的许多优点。本文试就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思想品德课运用多媒体教学较之传统教学的优点主要有: 1.能大大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吸引力。在思想品德课教与学的关系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发自内心的愿意学习,才能  相似文献   

15.
设置观察情境测量学生道德情感的尝试湖北省思想品德课教改实验课题组张光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被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象落实“明理”、“导行”这两个基本环节那样,来落实“育情...  相似文献   

16.
近一年多来,湖北省石首市实验小学教师邓志铜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心灵美”、“形象美”、“创造美”因素,改进思想品德课教学,受到学生欢迎。一、抓心灵美。邓志铜在小学高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抓住“心灵美”这一根本分析讲解教材的内容。如《舍己救人》一课,课文主要讲武汉市三米厂茶水工  相似文献   

17.
小学思想品德课一般循着由具体到抽象,由“事”引“理”的思路组织教学。教师适时讲述、描绘、演示和展现精当的事例,让学生感知、理解和评价,这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一环。如果在设计这个教学步骤时失误,儿童的道德思维就失去了“铺垫”,教学就难于获得预期的效果。怎样举例呢?思想品德课的示例,应当孕伏与本课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相应的伦理思想,尽可能地含有旨在提高和发展学生“知”、“情”、“意”、“行”等品德因素的“潜台词”。只有选用和借助这样的事例,教师才能帮助学生铺设好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  相似文献   

18.
谈思想品德课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王晓滨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优良思想品德素质。在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必须抓住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这一核心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深化教学...  相似文献   

19.
当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扮演“教书匠”,更多的是发挥“教书”的功能而不是“育人”的功能。教材怎么讲,教师怎么教,教材讲多少,教师教多少,思想品德课教学脱离学生实际,使得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学方法要因课放活,牢牢抓住学生的.睛感与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实现思想品德育人的根本指向。  相似文献   

20.
周靖雯 《课外阅读》2011,(5):222-223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学习积极性是一个初中政治教学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研究,对初中生心理的分析以及对一线教学的总结,提出了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运用情感的积极作用,运用教师的个人人格魅力、语言魅力,灵动的课堂教学,多样的评价方式等的手段,引导学生,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