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江扬 《家教指南》2003,(10):45-46
儿子的谎言越来越多,骗术高明,有时连我也被骗过去。由于单位工作关系,我和儿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很少。到了他读高中时,我开始发现儿子会说谎了,且不露声色。比如他有别的事回来晚了,会说“到书店看书去了”,或者说“在学校里帮别人办墙报”,你不得不信,因为儿子爱看书,儿子的墙报艺术也颇为出色。一次,儿子竟当着我的面撒起谎来。那天他没上晚自习便提前回家了:“帮我写个假条吧,我对老师说我病了,可他偏要家长写证明。”我照例说:“你自己写吧。”从初中开始,我便让儿子拥有“家长”的权利,因为我工作忙没工夫管他,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他。可是…  相似文献   

2.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智慧在孩子的手指上。因为发展孩子的手以及手指的灵活性,必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注重从多方面发展孩子的手部能力。记得有一次,我在厨房揉面蒸馒头,2岁多的儿子站在旁边看,他看着面在我手里随意变化,便兴趣十足地说:“妈妈,我要蒸馒头。”我想蒸馒头是小事,关键是通过揉面过程能促进孩子手部肌肉的发展。我给了他一块面团,让他在方凳上揉来揉去。还有一次,我在包饺子,儿子  相似文献   

3.
江扬 《现代家教》2003,(10):18-18
儿子的谎言越来越多,骗术高明,有时连我也被骗过去。由于工作忙,我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到了他读高中时,我发现儿子会说谎了,且不动声色。比如他有别的事回来晚了,会说“到书店看书去了”,或者说“在学  相似文献   

4.
我不认为自己是位好亲母,每当我反省教育儿子的方法时,总是沮丧地发觉失败更多,因而不知如何是好。一天我与六年级的儿子去上街,走在通往图书馆的路上,儿子突然说了句让我沉思的话。“今天走在这路上好轻松啊!”“怎么会感到轻松?你什么时候不轻松呢?”我带着好奇心同儿子攀谈起来。儿子告诉我,期末考试的前一天他去图书馆看书,走在这同一条路上心理压力好大。经儿子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期末考试的前一天,儿子告诉我下午和同学约好去图书馆看书,晚上儿子又主动要求我帮他复习,说是要争取考全年级前五名,为班级争光,这是老师的要求,也是家长…  相似文献   

5.
引子:Q言Q语知多少 一位母亲:儿子一开口。我就云里雾里 儿子喜欢上网聊天,满嘴奇怪的词语。家里包饺子,他不肯吃,还说“偶稀饭KPM,酱紫,偶一会和同学去外面米西”。我让他背英语,他头都不抬:“惨绿,偶再看一个烘培鸡,千万8147。”我瞪眼儿说听不懂,要他好好说话,他吃吃地笑,动不动就对我说“矮扶了油”。正经的东西没学会,净整这些让人听不懂的话。于是我干脆把家里的网停了。结果他说我“DC”又“LT”,跟不上时代.一点不懂“油墨”。  相似文献   

6.
没有水,哪儿来的龙王晓春症状:一位小学生家长正在和老师说话:“您说我这儿子,看电视没够,他可就是不爱看书,家里一摞摞给他买的书。没少花钱,他就是不看,什么都爱,就是不爱学习,您说我望子成龙,不是要落空了吗?”老师:“冒昧地问一句,您自己是否爱看书?您...  相似文献   

7.
多种鲜花     
唐金龙 《师道》2006,(5):42-43
最近,一位激愤的家长把家里刚装了半年的网线给扯了,为此,上初二的儿子正跟她闹别扭,觉得妈妈“既LT(老土),又DC(独裁)”。其实,让这位家长生气的,是儿子总在网上聊天,聊完了,一张嘴就是“烘培鸡”“偶稀饭“”母代”这类让她一头雾水的词,“有时候跟儿子交流都成了难题。”“家里包饺子,他一个不吃,我问他,他说‘偶稀饭KPM,酱紫,偶一会和同学去外面米西’;我让他背英语,他头都不抬:‘惨绿,偶再看一个烘培鸡,千万8147’。”这位家长气愤地说,“我瞪眼儿听不懂,他还吃吃地笑,动不动就对我说‘矮扶了油’(I服了YOU)。正经的东西还没学会,…  相似文献   

8.
为老爸擦背     
那天,带儿子去洗澡,父亲正在看书,我望望他说:“爸,您也跟我们一起去吧。”父亲用手搔搔后背说:“行。个把月没洗澡了。”记忆中,与父亲一起洗澡还是小  相似文献   

9.
水罐与耳光     
一位农夫递给自己儿子一个水罐,叫他去打水,告诫他说:“不要把水罐打碎了!”并且顺手给了儿子一记耳光。  相似文献   

10.
美丽的阅读     
那天去接儿子.幼儿园老师笑眯眯地对我说“你儿子真爱学习。”带着欣喜.我来到活动室。原来,儿子安安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正专心致志地看书。  相似文献   

11.
18年来,我不断地得到儿子无私的关爱。每每忆起,心里便甜滋滋、暖洋洋的。儿子两岁多,胖得像个皮球,刚刚蹒跚学步,每当我背着他上楼,走了两层就累得不行了,他一听到我喘气的声音,就赶紧挣扎着从我背上下来,嘴里还念叨:“妈妈累了,我不要妈妈背。”说着,他滚圆的小身体几乎是连滚带爬地上楼,走了几步还回过头来,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拉我。看着他憨憨的可爱样,我浑身的劳累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有一次夜里停电了,3岁的儿子痴痴地望着天空,对我说:“天上那么多星星,我要摘一颗下来给妈妈作灯,让妈妈好看书。”我感激地亲了…  相似文献   

12.
一、指读故事我的儿子常问从小喜欢看书,在他一岁多时,我便给他订了份《婴儿画报》,画报上鲜艳的图画、简单有趣的故事,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每次给他讲故事时,我都有意识地指着书上醒目的汉字,儿子听得很认真。后来儿子熟悉了这些故事,便经常讲给我们听,我同样要求他指着字讲,儿子很乐意。慢慢地,指读故事成了习惯。两岁左右时,他已能指读(其实是背诵)大量儿歌、故事,别人看了都惊讶地说:“认识这么多字啦。”我不禁暗笑,其实他并不识字,指读的速度也常常与口述不相吻合。然而不久,我发现儿子的确认识了许多汉字。果真是…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下班回来,上一年级的儿子远远地跑来迎接,得意地对我说:“爸爸,我们家下雪了!”“下雪了?奇怪,我们家在南方,怎么会下雪呢?”我车还没有放好,儿子就拉着我上楼去看“雪”了。哇———客厅里一片雪白,地板、沙发、茶几……到处都是白白的泡沫颗粒,真有点像北国的冬天。我有点生气地说:“叫你在家看书,怎么搞得满地垃圾!”儿子说:“我看书了,‘冬天是个魔术师、他呼地一吹,满天飘起了雪花,一会儿大地就白了。’我想看雪嘛!”我一时被儿子的“杰作”征服了,马上鼓励他说:“好样的,爸爸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看到…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轻松的聚会上,一位很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家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这故事是他给EMBA学员上课时列举的有关“撮合”的基本训练的例子: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儿,他有个儿子,儿子和他相依为命。突然有一天,一个人找到老头儿,对他说:“尊敬的老人家,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老头儿气愤地说:“不行,绝对不行,你滚出去吧!”这个人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老头儿摇摇头:“不行,快滚出去吧!”这个人又说:“如果我给你儿子找的对象,也就是你未来的儿媳妇是洛克菲勒的女儿呢?”老头儿想了又想,终于被让儿子当“…  相似文献   

15.
礼物     
那天傍晚,我推开卫生间的门,发现儿子正在玩着什么。以前,儿子也是这样,上厕所总是关着门,要么看书,要么摆弄什么。这次,儿子见我进来了,赶忙把东西往书包里藏。我想一定有“鬼”。于是,我打开儿子的书包。原来,书包里竟然有块表!再仔细一看,是个全自动电脑选台时钟收音机。还没等我问,儿子急忙说:“给爷爷买的礼物。”父亲69岁,今年应该是他的70大寿。我和妻曾商量,只给点钱,让他自己去买,但儿子在边上一定听出个什么道道来了。我问儿子:“你知道爷爷什么时候过生日吗?”“大年初一,你们说的呀!”“我们都不买礼物了,你怎么想起来要买礼物…  相似文献   

16.
笑话长廊     
《老年教育》2015,(1):37
机器人测谎仪某哥们儿子爱说谎,于是他买了个能测谎的机器人,一日儿子晚归,父:去哪了?儿:图书馆看书。机器人一巴掌拍了过去。儿:去同学家看爱情动作片了。父:好大的胆子,我长这么大就没看过。机器人给了其父一巴掌。母怒斥:活该,对儿子这么苛刻,他可是你亲生的啊。啪!机器人又给了其母一大耳光!  相似文献   

17.
我在看书,儿子已经开始睡觉了。“爸爸,如果你看到什么好东西,我还没有睡着,你就念给我听,好吗?”儿子侧过头来,睁着大眼睛,煞有介事地对我说。“好啊!”我很高兴儿子能有这样的想法,这说明他已经对书有了一定的“感觉”了啊!“哦,这就有一句!”我正在看《斯宾塞的快乐教育》。  相似文献   

18.
平等     
好久没给女儿做水饺吃了,今天忙里偷闲,想给她做顿好吃的。一大堆的准备工作做好后,我开始摆案板动手包饺子了。女儿一看到白面团,马上兴奋地凑过来,伸着双小脏手非要亲自干。为了不让她影响我“工作”,我揪了一小块面团给她,让她一边玩去。可孩子看我用轴子擀面,非要试试,弄得我老是干活不赶趟。忍耐了一会,我终于耐不住性子了,没好脸地对女儿说:“去去,一边玩去!”“为什么?我也要包饺子!你干一会,我干一会嘛!”小丫头嘟着小嘴,理由还不少。  相似文献   

19.
读倪萍的《姥姥语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别舍不得夸孩子,芝麻夸着夸着就成西瓜了。”由此,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件小事。有一回儿子帮妈妈包饺子,弄得满地都是面。妻子顿时有点烦,开始责怪。这时我在一边提醒:“孩子喜欢动手是件多好的事啊!”妻子一想也是,连忙夸儿子。儿子听到夸奖更来劲了,学着大人的样子认真地包着每一个饺子。家长的一句肯定的话会激发起孩子多么大的动力啊!  相似文献   

20.
也谈“连动式”与“偏正式”江苏东台市教师进修学校陈丽《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6年第4期上的《“连动式”与其他动词连用的区别》一文中认为:①“他去图书馆看书”是连动式,因为“去”与“看”这两个动作是连续的,它们之间是目的关系。②“他坐着看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