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古诗两首》(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7课)中有杜甫的一首《绝句》,为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阔的自然景观。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写的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黄一翠,非常亮丽;  相似文献   

2.
小元元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一天,她对我说:“杜甫诗里有一个错误,还是我发现的。”我听了不知所云,要她具体讲一讲。她说:“我们书上有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是鸟,应该说‘两只黄鹂’,可是杜甫写的是‘两个黄鹂’。我问了老师,老师说:‘杜甫用词不当’。”孩子幼稚无知,误解不足为奇,但这位老师脱口而出说“杜甫用词不当”,其自信与大胆不能不令人骇异。我明确告诉元元,杜甫是伟大的诗人,被尊为  相似文献   

3.
史峰 《广东教育》2006,(12):29-30
有一次.我去一所村小听视导课。执教教师讲的文章是杜甫的《绝句》.应该说这位老师讲得挺好,带领学生将诗中的意境体会得入景入画。在讲课中,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老师,诗中为什么写成‘两个黄鹂鸣翠柳’?小鸟前面的量词应该芟是‘只’呀.‘两只黄鹂鸣翠柳’才对吧?”  相似文献   

4.
杜甫的一首《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被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选编,可谓经典。但“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总让我有些疑惑不解,杜甫为什么不说“两只黄鹂鸣翠柳”呢?“个”比“只”到底好在哪?这让我想起了文学巨匠——鲁迅。他在《秋夜》中有这么一句,说天空“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难道文学大师就可以不顾语法,随心所欲地用词吗?还是里面包含着什么深刻的用意呢?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一次公开课中听一位女教师执教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开课伊始,就在教师引导学生读懂诗意时,一位学生突然举手质疑:“老师,我认为‘两个黄鹂’中的量词用得不恰当,应该改为‘两只黄鹂’更准确些。”此语一出,全场哗然,女教师更是一愣,她显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更觉得像诗圣杜甫不可能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但这个学生的意见也确实不无道理。  相似文献   

6.
白鹭之邀     
《小学科学》2013,(1):16-17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前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四首绝句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其中写到了两种鸟类:黄鹂和白鹭。  相似文献   

7.
窗外     
一阵风儿吹来,叩开了我的小窗. 窗外黄鹂鸣柳,燕子翱翔,西岭碧绿,湖水湛蓝……还有那一岸掩映于河柳之中的民居,好一幅杜甫笔下的春景图.  相似文献   

8.
正古往今来,诗人最爱吟咏的鸟恐怕应该首推黄鹂。杜甫的"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最为脍炙人口,王维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晏殊的"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也广为人知。在大自然成千上万的飞鸟中,诗人们为什么对黄鹂情有独钟呢?"仪表美"的典范黄鹂是一类中等体型的鸣禽,是雀形目黄鹂科29种鸟类的通  相似文献   

9.
安史之乱后,杜甫回到了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外一派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想到战争平息,人民生活即将安定,他的心情特别好,于是写下了《绝句四首》这组即景小诗。尤其是《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更是洋溢着作者压抑已久的心情终于得到释放的快感。  相似文献   

10.
吴奔星同志在《名作欣赏》1987年第一期发表的《景语皆情语景绝情不绝——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新解》(下称《新解》)一文中写道:“当他(指杜甫)猛然看到‘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大好春光,不觉触景生情,心理上似乎笼罩了阴影:再也不能与严武唱和,象两个黄鹂那样和鸣了;而一家人的生活也会更加陷于困  相似文献   

11.
今天,无意中我看到了这样一则广告:由于森林被人们破坏,一只黄鹂从远方飞到大城市来寻找栖身之地。黄鹂看见一户人家的盆景很茂盛,想在那儿搭巢。刚飞过去就差点被房内淘气的男孩捉住,它急忙飞走。后来,它又看见了一根避雷针,便选了个方位搭起了巢。没过几天,黄鹂生了两个蛋,一阵大风吹来,巢掉了,蛋碎了,黄鹂哭着飞走了。广告播完了,我却久久地为广告中黄鹂的悲惨命运感到忧伤。晚上,我仍惦记着那只黄鹂,恍惚中,一只七色鸟飞进了我的房间,开口说起话来:“你是地球人?”“是……”我吃惊地回答。七色鸟满脸怒容地说:“你们地球人可真没良心。…  相似文献   

12.
小鸟回家     
中午,小琪在家写作业,忽然听见了一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小琪抬头一看,“呀!多美的小黄鹂呀!”话音刚落,“砰、砰”一阵枪声划破了中午的宁静,只见小黄鹂从树上—咕噜滚下来,脚上淌着鲜血。小琪冲过去捧起小黄鹂,走进屋去。几天后,小黄鹂的伤好了,想飞出去,可又飞不走。碰巧小琪想去放风筝,他一下就看上小黄鹂,于是他拿了根绳子系在小黄鹂的脚上,飞奔到广场上。小黄鹂以为又能回家了,高兴得上窜下跳。小琪呢,更是打心眼里高兴。他一松手,小黄鹂就飞上了天空。小琪拿着绳子左揪右甩,小黄鹂自然也就…  相似文献   

13.
黄鹂自古就少星期天,学生李虎和刘龙到郊外柳林里游玩,李虎说:“这儿的树真多,可惜黄鹂太少了!”刘龙接过来说: “黄鹂自古就少嘛!”李虎问:“何以见得?”刘龙回答:“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诗中说过:‘两个黄鹂鸣翠柳’……”  相似文献   

14.
黑夜终于过去,天空逐渐亮了起来,一夜辗转反侧的杜甫打点好行李,轻轻地推开了门。枯黄的梧桐叶铺满了小院,梧桐树只留下光秃秃的枝丫。这儿寂静得好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杜甫正准备离去,却碰上衣衫不整,外逃一夜刚回的老翁,杜甫与这可怜的老翁作了告别。  相似文献   

15.
王甬胤 《中学科技》2022,(14):22-23
<正>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一首简单到近乎直白的诗,它没有用什么典故,非常好理解。整首诗平铺直叙,从声音到视觉,从静态景色到动态画面,在寥寥28个字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全诗从声音引出画面:往柳树上望去,两只黄鹂鸟在柳树上鸣叫,翠柳和黄鹂的颜色都十分鲜艳,惹人注目。然后镜头推远:天空有一行白鹭飞过。进而将诗人的目光引向了更远处:远处高山上有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诗人再收回远眺的目光:门前的河上停泊着远道而来的东吴船只。镜头几度移动,从小到大,由近及远,再由远到近,读完四句诗仿佛随着诗圣的目光在窗边望了一圈,所谓身临其境大约就是如此吧!  相似文献   

16.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杜甫的《绝句》诗中有画,画外有音,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得如痴如醉。  相似文献   

17.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是诗人杜甫住在成都草堂时写下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语文知识》1997年第1期发表的一位作者写的《杜甫<绝句四首>之三赏  相似文献   

18.
金鹂     
小鹂爸是一个职业捕鸟人。他把在野外捉到的鸟关在笼子里,驯养一段时间等这些鸟野性变弱了再卖掉。他这样做已经很久了。一天傍晚,小鹂爸经过黄鹂山最大的一棵老柳树下时,恰好看到两只黄鹂在树枝上鸣叫着。这两只黄鹂身上的毛全是金色,亮闪闪的就像两块金子。这是两只极为罕见的金鹂,顿时,小鹂爸激动得手脚都忍不住哆嗦起来。小鹂爸做了一个六面封闭的小木盒子,在盒子的一个面上挖了一个小圆孔。小鹂爸爬到树上,把木盒子固定在柳树的高枝上。小鹂爸知道,这种金鹂是一种特别恩爱的鸟,不  相似文献   

19.
祝福新春     
当你在陌上散步,看到那一大片一大片绿草,你要知道,那是朱自清的绿草——『从泥土中钻出来』的『软绵绵』的绿草;当你在丛林中徜徉,耳听那啾啾的鸟鸣,你要知道,那是杜甫的黄鹂,是『两个黄鹂鸣翠柳』的黄鹂;当你在河口江岸,忽闻春潮涌荡,你要知道,那是施特劳斯的春潮——蓝色的多瑙河之波……  相似文献   

20.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杜甫的<绝句>诗中有画,画外有音,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孩子们在课堂上读得如痴如醉. "老师,我有个问题!"一声清脆的童音蓦地响起."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为什么杜甫诗中不用‘蓝天'.而用‘青天'?"一个学生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眼神中充满了挑战.其他同学也一下子抬起头,看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