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体法就是指对物理问题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思维的整体性上,例如在涉及多个相互作用的物理问题中,往往根据题意将全部或其中几个物体当作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应用有关的物理知识,进行求解,由于整体研究可避开系统内各物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细节,不致于被表面现象搞得眼花缭乱,使问题的解决显得简易。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物理“浮力”一章中,有一类问题专门研究经过某一与浮力有关的物理过程后判断液面是升是降,还是不变.对此类问题,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解答时经常出错.但是利用填充法解答,则会既准确又快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填充法,就是首先设想把物体从液体中取出来,得出物体所占液体空间的体积(其实就是V排);然而求出物体发生某一物理变化过程后,  相似文献   

3.
《浮力》一章是初中物理整个力学部分的重点,而判断液面升降又是本章的难点。此类问题除综合性较强外,涉及的知识较多,同学们因此在判断时感到无从下手,所以在平时的解答和考试中这类问题失分率较高,现就关于液面升降作如下分析。1.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当冰完全熔化后,试判断液面有何变化?分析: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冰漂浮在水面上排开水的体积V1和冰完全熔化成水后的体积V2的大小关系,若V1=V2液面无变化,若V1>V2,液面下降,若V1相似文献   

4.
题一 浮于水池中的小船上装有木块 ,若将木块抛入水中 ,水面高度将怎样变化 ?若装的是石块 ,将石块扔到水中后 ,水面高度又将怎样变化 ?题二 浮于水槽中的冰块 ,若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 ,液面高度将怎样变化 ?若冰块中有气泡 ,待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 ,液面高度又将怎样变化 ?对于上述问题 ,同学们在解答时 ,由于受到“已知、求、解、套用公式”这种思维定势的影响 ,想通过定量计算来解答 ,又苦于“已知”不足、无公式可套而无计可施 ;由于思维方法的片面性 ,看问题不全面 ,导致诸如 :物块抛入水中后要排开水 ,冰化成水后水要增多 ,因而水面要…  相似文献   

5.
大家都知道,初中物理最难学的就是力学,而力学中最难学的又是浮力(因为浮力综合运用能力特别强).作为传授知识的物理老师,碰到的问题也是一样--难教,所以如何向学生传授力学知识,特别是浮力知识,也就体现一位物理老师的水平了.  相似文献   

6.
贵刊2008年第6期上《应用填充法判断液面的升降》一文所讲述的第一类情况,笔者认为解析是错误的,结论应为水面不变.下面笔者对该文中这一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冰块或冰块内含不同物体浮于液面,当冰块完全熔化后液面深度如何变化的问题,一直是学习浮力一章的难点,同时也是中考试题的热点.本文利用分析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1、冰放在水中漂浮,当冰熔化后水面不变。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1冰放在水中漂浮,当冰熔化后水面不变.如图1所示. 冰漂浮时:F浮=G冰,而F浮=G排水=ρ水V排水g;G冰=G化水=ρ水V化水g,因为V排水=V化水,所以水面不变,即纯冰放在水中,冰熔化后水面不变.  相似文献   

10.
11.
同学们在学匀浮力有关知识后,经常会遇到一系列似曾相识的应用问题,例如出现类似水中各种情况冰熔化后水面高度怎么变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大家都感觉到比较困惑。实际上,这类似问题的解决必须在思路上进行突破。现将其解题思路总结为:先比较冰熔化前后浮力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定律  相似文献   

12.
13.
在处理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组成,而其中各物体的加速度又不相同的动力学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整体法,避开对系统内部各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分析,利用系统牛顿第二定律或其分量式进行分析、求解,从而可使解题过程大为简化.  相似文献   

14.
所谓“整体法”,就是无论“复合体”由几个物体组成,均把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一种解题方法.看下面的例子:如图1所示,滑轮组下吊着一只cd牛的吊篮,重600牛的人站在吊篮里拉绳子自由端使吊篮匀速上升,若动滑轮重30牛,不计摩擦和绳重,那么他必须用多大的拉力?解设绳头和手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F.把吊篮。人和动滑轮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受力如图2所示.由于整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为平衡力,即产干F十F=G篮十c人十G轮.所以手拉绳子自由端的力为:练一练:如图3所示,重650牛的人站在平台上,平台重150牛.如果站在平台上的…  相似文献   

15.
讨论液面升降问题时,常用的办法是先考虑V排的变化,再从V排的变化,判定液面的升降.其实,如果把液体和液体中的物体作为整体对待,即用整体法讨论液面的升降,有时显得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16.
解决一个问题时,抓住问题的整体,强调从整体出发进行观察、分析、思考,有利于全面把握问题,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例1 计算: 19991999×1997-19971997×1999 分析:许多学生按四则运算顺序先乘后减,计算量大,容易出错。如果从整体看。被减数与减数都是两数之积,其中一个因数相同,可分解出相同因数。解:19991999×1997-19971997×1999 =1999×10001×1997-1997×10001×1999 =0 例2下表所列分数分别是李明同学两门、三门或五门学科的平均成绩,请你把各科成绩算出来。  相似文献   

17.
故障分析是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在各地的中考试题中屡有出现.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用“描线法”判断电路故障问题,能有效地分解难点,易于被学生理解掌握,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而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相反。但是 ,在判断电流方向时 ,同学们往往不知道是什么电荷在移动形成电流 ,因此对电流的方向的判断常出现错误。现介绍一种用电荷平衡法来判断电流方向的方法。所谓电荷平衡法是指正电荷总是从所带正电荷多的物体向所带正电荷少的物体移动或负电荷总是从所带负电荷多的物体向所带负电荷少的物体移动 ,最后使两物体所带的正电荷或负电荷相等。根据这个规律就可以知道是什么电荷移动形成电流 ,从而准确地判断出电流方向 ,现举例说明。图例 1 现有甲、乙两…  相似文献   

19.
题1 如图1.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头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技术员带着测通器(图2),先在西岸将露出的三个线头编号(A、B、C),并将A、B两个线头拧在一起.然后他渡河到对岸给另三个线头编号(E、D、F),并用测通器测量,确认C、D为同一根线的两个头.请问他根据什么判断的?他还需要怎祥做,才能确认另两根导线?  相似文献   

20.
电源电压不变,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电阻发生变化时,不论是串联还是并联部分,变化电路均有如下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