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衡报道是新闻传播贯彻客观、全面、公正等普适性报道理念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依借批判性话语分析理论,通过中美报刊对于中国国庆60周年的报道的梳理,发现在报道的素材遴选、主题设定和报道框架等方面双方均呈现"一边倒"面向:中方将国庆定性为庄严、欢乐、自豪的庆典和节日,侧重报道改革成果、国威军威、复兴梦想等主题;美方则将其定性为共产党统治的纪念日,侧重凸显中国的政治统治、军事实力、民族矛盾和集权控制等主题。故此,笔者认为唯有开放信息源,采取多元化视角、小角度切入,采用多元报道文体和尽量站在旁观者视角来进行报道,才能使"平衡报道"尽量摆脱"立场(意识形态)"的牵制,从而最终实现报道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李博宇 《科教文汇》2008,(16):157-157
成就的宣传报道,是我国党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多年的实践中我国党报在成就报道中不断突破固有模式。探索出了一系列成就报道的宣传技巧,本文就以《人民日报》在10月23日到26日的“嫦娥一号”发射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希望对我国党报以后的成就报道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地震灾害因其强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地震发生后,媒体的报道会直接影响到公众认知、群众舆论和社会稳定。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人民日报》在此次云南鲁甸地震中的报道为例,浅析《人民日报》在地震报道中讲求时效性、现场感和人文关怀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法制新闻是关于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和各行各业、社会生活各方面与"法"有关的各种信息。传播法治观念,提高公民的法治意识,是这类新闻的重要功能。党报的法制新闻主要担负着对法律政策的发布、解释,分析法治建设形势,思考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监督国家立法和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监督国家政令是否畅通和国家公务员遵纪守法行为的任务。法制新闻的报道分寸可以被概括为,新闻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反映法制活动中所发生的新鲜事实,这一新闻实践活动的幅度。党报法制新闻的报道分寸应从报道时机、报道角度、报道密度、报道方式四个方面去把握。  相似文献   

5.
以灾难新闻为代表的负面报道,在我国一般被视为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无益于鼓动群众激情的新闻题材,因而灾难报道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颇为薄弱。围绕2005年发生的“卡特里娜”,全球媒体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其间出现了新的特点。但是中国媒体却大量转载、转播国外媒体的报道,没有自己的一手报道,也就没有了自己的视角。在“卡特里娜”报道中,中国媒体缺席。  相似文献   

6.
广播报道时效性强、覆盖面广、具有真实动情的现场感,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广播在宣传国策时不能仅仅围绕人口政策展开,还必须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引导群众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  相似文献   

7.
张思玮 《科教文汇》2007,(6X):207-207
典型报道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最主要形式,典型人物报道蕴含着丰富的媒介信息和时代精神内涵。中央电视台年度特别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从创办已经五年,作为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它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典型人物的报道策略和发展趋向:人物形象从“高大全”向平民化的转变;政治宣传意味的淡化与公众议程意识的觉醒;平面媒体的单枪匹马作战到媒体间的协作和联动。  相似文献   

8.
典型报道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最主要形式,典型人物报道蕴含着丰富的媒介信息和时代精神内涵。中央电视台年度特别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从创办已经五年,作为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它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典型人物的报道策略和发展趋向:人物形象从“高大全”向平民化的转变;政治宣传意味的淡化与公众议程意识的觉醒;平面媒体的单枪匹马作战到媒体间的协作和联动。  相似文献   

9.
刘晓艳 《科技风》2012,(15):208
2012年北京“7·21”及天津“7·26”特大暴雨导致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对暴雨带来的灾情影响,也是京津媒体7月下旬新闻报道的重点.而传统纸媒对于灾情的报道也突显了异于往常的特色,那就是传统纸媒和微博网络媒体的互动.微博作为新媒体,有着传播速度快、消息来源渠道广泛的特点,为传统纸媒提供了采写线索和原始素材;而纸媒则通过深入采访,综合、整理、还原、印证、扩充了微博的新闻素材,并引起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两者的有效结合使灾情报道中的新闻更加客观、真实、丰满和立体.  相似文献   

10.
郑智斌  王娟 《科技广场》2012,(11):220-226
突发公共事件是风险社会中媒体越来越多面临的重要报道议题,重视危机应急、忽视善后和社会干预作用是长期以来这类报道的误区.本文从回顾媒体相关实践、深化媒体功能出发,提出突发公共事件的“善后报道”理念,阐述其背景、内涵、功能,以及相关的理论基础、媒体角色和报道原则等.  相似文献   

11.
典型报道是我国媒体正面报道的最主要形式,典型人物报道蕴含着丰富的媒介信息和时代精神内涵.中央电视台年度特别节目《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从创办已经五年,作为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它集中体现了新时代典型人物的报道策略和发展趋向:人物形象从"高大全"向平民化的转变;政治宣传意味的淡化与公众议程意识的觉醒;平面媒体的单枪匹马作战到媒体间的协作和联动.  相似文献   

12.
会议报道是地方党报新闻里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党报“喉舌”作用的集中体现。当前,会议报道存在着诸多问题,形成了固定的“会议八股文”模式,很难吸引读者。作为地方党报来讲,会议报道是绕不开的话题,会议报道不仅必须写,而且还要写得出彩,这样才能提高办报质量。改进会议报道势在必行,要跳出会议写会议,从读者的角度关注会议报道,要做会议中的“有心人”,挖掘会议中的新闻。  相似文献   

13.
臧力卿 《科教文汇》2007,(4X):202-202
会议新闻模式化,呆板僵硬,长期以来一直是阻碍媒体出新出彩的一大“瓶颈”。如何改进会议报道,让会议新闻更具可读性?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四个解决办法:一是改进会议报道要取得上级的支持;二是改进会议报道重在改变写作方法;三是改进会议报道应把重心放在增强会议消息的新闻性、针对性和趣味性上;四是改进会议报道记者应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专利与商标》2014,(1):108-108
据国家版权局官方纲站消息,在2013年11月30日中国版权协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版权年会上,公布了首批评选出的"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4位获奖者分别是:国家版权局原局长宋木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郭寿康、国家版权局原副局长刘杲和作曲家谷建芬。"中国版权事业终生成就者"奖的评选标準是:对中国版权事业的开拓、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会议新闻模式化,呆板僵硬,长期以来一直是阻碍媒体出新出彩的一大"瓶颈".如何改进会议报道,让会议新闻更具可读性?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四个解决办法:一是改进会议报道要取得上级的支持;二是改进会议报道重在改变写作方法;三是改进会议报道应把重心放在增强会议消息的新闻性、针对性和趣味性上;四是改进会议报道记者应多下工夫.  相似文献   

16.
科学研究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精确的实验。从事科技成果的报道传播,经常面对的是一些深奥的科学名词和枯燥的数字。如何解决在重大的科技战略决策和一些科技成果的报道中出现的"不深不透"、不明不白"、"专业人员不用看,人民大众看不懂"的问题,是科技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要从科技报道的通俗化,提高可读性方面下工夫,以科技特有的知识魅力吸引读者,尽量使各个层次的读者都能看懂,努力提高科技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李树民 《金秋科苑》2010,(20):170-170
"以人为本"是各行各业发展的要求,时代进步的人文体现。"以人为本"强调的是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它要求我们的工作一切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本质在于激励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性,引导人们去实现预定的目标。在我们的事业中,人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素,是办好图书馆额关键。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报作为一张主要刊载本企业新闻 ,读者主要是本企业职工、家属的报纸 ,要办的有声有色 ,让职工群众喜爱 ,必须不断增强可读性。但是纵观当今的企业报 ,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通病”,例如在报道内容上 ,会议报道和领导讲话多、表扬稿多、生产简报式的报道多 ,稿件普遍较长 ,  相似文献   

19.
江南 《华夏星火》2010,(11):30-31
在关注"十一五"我国"三农"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一些官员和专家也看到了一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永新 《科教文汇》2012,(19):198-199
创先争优活动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是通过争创活动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办好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本文着重从服务人民群众的角度,谈谈对"创先争优"活动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