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调是每句话必须具备的,不是中性的语调,就是特殊的语调。中性语调属表意语气。……从表达思想感情的角度看还有一种特殊的语调,它和表情语气、表态语气是分不开的。”(《汉语口语》第54页)在教育实习中,我们发现有不少中师学生虽然学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也有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愿望,但由于忽视了正确运用特殊语调,  相似文献   

2.
欢喜冤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iyi乃一女生,亦是鄙人朋友联盟中一员。猪蹄乃吾一挚友,与吾私交甚笃,然与Yiyi却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吾尝以“第三者”身份致力于使该二人和睦相处,皆无果而终,只因:冤家宜结不宜解。今且将Yiyi与猪蹄间津津乐道之趣事作一记载。一回,猪蹄于教室内四处乱飞,不慎触到Yiyi之纤纤玉手。Yiyi掩口一笑,吾见之,便想:“此笑背后必暗藏机锋。”果不其然,我瞧到其十三寸金莲正缓缓  相似文献   

3.
论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歌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个性化”是艾略特最有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它是针对浪漫主义的“个性说”、“天才说”而提出的,它主张诗歌不是诗人个性与个人情感的反映,而是个性与情感的脱离。“客观对应物”与“情感统一论”是诗歌非个性化的实现途径。艾略特本人的作品尤其是早期的诗歌最能反映他的理论主张。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诗的国度,加强诗歌教学对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审美意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高职的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大都停留于对诗歌进行理性的分析上,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误区,因为中国诗歌历来都强调一个“意境”,而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的是感悟和体验。诗歌教学应强调其整体性,具体地说,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入境——审美感知阶段“境”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意境”,它有“物境”和“情境”之分。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中的“味摩…  相似文献   

5.
“实存”具有与“存在”迥然不同的特殊含义,即;它不是客观物的存在而是主体人的存在,不是一般人的存在而是正在生活的个人的现实存在,故以“实存”名之。实存是实存主义的中心问题,在实存主义者看来,实存是第一义的,而一般存在则是第  相似文献   

6.
由历史之势与历史之理结合而形成的历史过程在王船山那里被表述为“天”,它既是一种秩序,也是一种视域。“天”与“人”相对,它意味着非人为性,也就是说,历史秩序具有非人为设计、非计划的特征,它是一个自生自发性的、自然而然的过程,因此,它也不是某种先验的“应当”的实施或具体化,也不是超验的绝对本源的展开过程,道德化与形而上学化的历史书写应该被拒绝。另一方面,天又超出了人的预知能力,因而,历史秩序是未决定性的,不可测度的,它显示的是历史理性本身的“机巧”。王船山的历史哲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以流动性、未决性、自生自发性、非人为计划性为特征的秩序观。自发性的历史秩序同时也意味着一种历史的大视域,它超越了以个人或现在为中心的“小视域”,换言之,历史过程一方面把主体与他人关联起来,另一方面,又在过去、未来与现在之间建立联系。个人的活动只有与这种大视域结合起来,才真正具有历史的意义,主体也只有与它联系起来,才能获得存在的历史深度。因此,参与历史、走向历史性的生存,关键是把主体与历史大视域的“天”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张肇丰:我们常说:“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是培养人的事业。”教育与其它行业或职业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与物质产品的生产或文化艺术的创作相比,区别在于它不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进行的,它的作业不是一种比较个人化、私人化的行为。文学艺术就是比较个人化、私人化的,可以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早在青年时代,就认识到“东方思想均不切于实际生活,诚哉斯言,吾意即西方思想亦未必尽是,几多之部分亦应与东方思想同时改造。”……1939年4月29日,他在一次报告中讲到:“对国家进忠,对民族进孝,我们赞成,这是古代的封建道德,我们要改造它、发扬它,就是要特别忠于大多数人民,孝于大多数人民,而不是孝于少数人。对  相似文献   

9.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先生是我国当代重要诗人。他既写自由体诗,又写新格律诗,在新诗格律化问题上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我们看到的这首短短的小诗影响了许多人的文学创作,虽然它很简短,但是却在诗歌韵律和诗歌的意境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短短的四句仿佛是古诗中的绝句,但却不是那般平仄严格、韵脚一致,看似随意,但你读起来却是顺畅无比,浑然天成。诗歌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窗”、“明月”、“梦”这些意象与人物交织的在一起,既有相互照应的生活情趣,又有相…  相似文献   

10.
一个句子,或是句中的一个词,如单从字面去理解,有的却不是它的真正义意之所在;而必须从反面去理解它。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反语”,或叫“反意”。“反意”的表现方法,有好几种: 一、看似“贬”,实是“褒”。 1.都德的《柏林之围》,写儒夫上校“在荣誉和爱国观念上是个老顽固”。这句中的“老顽固”看似“贬”义,实际上却是“褒”  相似文献   

11.
《朋友,当你走进我的诗歌》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抒情诗,它采用了“邀唤”的语气,来抒发诗歌抒情主体“我”的真诚的情感,表达了少年渴望理解,渴望交流的心灵之音。这首诗出自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之手,是令人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物欲观的合理思想,首先在于确认个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求物质财富欲望的正当合理性,并把“足食”、“富之”作为为政的第一要务。不少人以为儒家在物欲问题上都持禁欲说,这一种误解。实际上,先秦儒家与后儒是有所区别的。儒家创始人孔子明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论语·里仁》)并且坦言:“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这无疑表明他对正当物质享受的一种肯定。在先秦儒家中,孟于提倡“寡欲”,但也并非主张“去欲”。他认为,对一般人来…  相似文献   

13.
很早就知道余西了,但是窥探他的博客并见到他本人却是最近的事情。我没有想到,能写出精致而散发着神性光芒诗歌的诗人,竟然是这样羞涩,真诚,质朴,而全然没有他诗歌里所具有的那种华丽。余西无疑是中国“80一代”知识分子写作的最优秀的诗人之一,我相信他的诗歌散发出的光芒将会持续很久。而RUTINO是我最近认识的朋友。一个刚踏入大学三年级的化学系学生,竟然能写出如此优秀的诗歌,让我感叹。他用清淡的语气和不近人间烟火的想象,构筑出来的却是具有电影质感的画面和高贵的艺术气质。这是一种独特的品格,在中国“80一代”的诗人中绝无仅有!他那么年轻,值得我们对他有更多的期待。——肖水  相似文献   

14.
呆气     
我们寻常大概都敬重“勇气”和敬重“正气”。昔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从理直气壮中生出的勇气。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人问他什么叫浩然之气,他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这是天地间的浩然之气。但是我意以为非有几分呆气,勇气鼓不起来,正气亦将消散;因为“虽千万人,吾往矣”,非有几分呆气的人决不肯干;“以直养而无害”,亦非有几分呆气的也不肯干。试想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不是呆气的十足表现吗? 研究任何学问,欲求造诣深邃者,也不  相似文献   

15.
“个人写作”似乎已经演变成了1990年代以来先锋诗歌的权威命名,研究者们习惯用这个概念来指称、总结那一段先锋诗歌的创作特征.然而这种运用却不是建立在对“个人写作”概念的细致辨析与梳理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个人”或者“个人化”的字面理解上,这就导致了不少从事“个人写作”的研究者,包括那些讴歌“个人写作”的人都没有真正理解“个人写作”的真实用意.从根本土说,“个人写作”不“个人”,它是一种有关国家、民族、历史和政治的宏大叙事,是部分诗人掀起的一次“反个人”的文学思潮:借着已变了味的道义、责任等名义来逃避文学上本应更多元化的自由,而往道德“一元化”或政治“一元化”上靠拢.遗憾的是,面对创作理念与诗学观念在1990年代的一次大倒退,诗歌理论界非但没有表现出应有的警觉,反而纷纷予以配合与接受.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诗通常是一种“伪陈述”,即它所描述的不一定是现实中所发生的真实的生活事件或客观存在过的事象,而多半是诗人凭空从心灵里构造出来的事件,是诗人的内心呈现出来的事象,诗歌陈述这些心造的事象与事件不是它的目的,目的是用这些去对应另一种被忽略的真正的且是严重的事实以引起对它的正视。现代创造的是心灵的幻象,本质上是虚拟的,但它揭示的却是现代人生存或存在的本质,它虚造的事件比实际发生过的事件有更高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7.
存在主义哲学的根本出发点就是对人的存在(即“个人存在”)的关心。雅斯贝尔斯说:“一切事物在其中和通过它完全成为真实的那种东西,……排除了人的存在,这对我们就意味着陷入虚无。”(《回忆与展望》)存在主义伦理学社会学说的中心论题是个人自由。“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里所说的“自由”,绝对不是天马行空式、漫无目的的、无任何约束的所谓绝对自由,而是人对“外在场”(周围世界)的觉悟.是“我在”的强化与追寻。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主义”(W·考夫曼《存在主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典诗学的“意象”就是指诗人的主观情志与客观景物在审美感兴中想碰撞而产生的“意中之象”或“心中之象”或“人心营构之象”。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诗歌艺术的精灵。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而意在彼”,“意象”有着暗示性、丰富性、特定性的特征,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在诗歌的鉴赏中我们必须理解这些意象所蕴涵的意义,只有广积博览,提高文化素养,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的哲学意味,提高鉴赏水平。  相似文献   

19.
对于诗歌精神,王家新有诸多的阐释。“诗歌永远有它的标准”,“一种精神,一种不可见而又确凿无误的尺度,在秘密地激励和提升着一个诗人”,“诗人所有的写作最终要达到的就是对这些标准的确立,诗的力量就来自这种肯定”,“诗人是一种语言和精神的存在。在我心目中的‘诗人’是那种具有杰出的诗性语言能力而又以其精神的存在唤起和激励我们的灵魂的人”,“诗歌终归是精神的领域,因此只能是一种心灵的尺度”。  相似文献   

20.
近日,广东省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来我校听课,那堂课讲的是《再别康桥》,课后围绕诗歌教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老师认为诗歌教学要用“燃烧的激情点燃激情的燃烧”,这一观点引起了不少老师的共鸣,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诗歌教学能点燃激情那当然是一大妙境,但是,诗歌教学中激情一定要燃烧吗?到什么样的程度才叫“激情燃烧”?我个人认为,诗歌有不同类型,诗歌教学也有不同的内容选择,不一定要“逢诗必烧”。“燃烧说”的可贵之处在于强调了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但这也不是诗歌教学的特质,而且都“燃”起来就有矫枉过正之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