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强调新闻事实本身,而忽视了它周围的背景。如果说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内核,新闻背景则是新闻的延伸。把新闻背景运用好了,不仅会增强新闻的可读性,还能够让新闻传递更多的信息,使新闻变得“厚重”起来。  相似文献   

3.
加强和改进社会新闻报道,是按照“三贴近”原则培育媒体竞争力、抵制低俗之风的有效途径。今年6月,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委会举办了县(市)报社会新闻研讨会,9家加盟浙报集团的县(市)报的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对社会新闻的地位、作用和报道方式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期选编其中的几篇文章,供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4.
陈稳 《视听纵横》2005,(4):84-85
什么是社会新闻呢?在不同时期,新闻界对社会新闻的理解是不同的。十多年以前,社会新闻是指发生在社会上的新闻,确切地说,就是发生在街头巷尾、市民生活中的新闻,题材不大,社会意义也不大。随着媒体对社会新闻认识的不断深化,民众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当代社会新闻是具有社会意义的新闻,是贴近生活、思考生活、服务生活的新闻,  相似文献   

5.
6.
语言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同样,新闻报道也要借助语言这一工具,它是新闻的“衣裳”。语言艺术的高与低,直接影响新闻的宣传效果。时下,随着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巩固,经济新闻在新闻中的分量逐渐加大。面对读者对枯燥、呆板经济新闻的抱怨,我们不得不从新闻的语言艺术着手去探寻。经济新闻的语言艺术,已成为当今新闻界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语言贫乏的作品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作品,语言贫乏的经济新闻不可能成为出色的经济新闻。目前不少经济新闻为何不吸引读者呢?原因之一是新闻语言死板,千篇一套腔,篇篇一种味。有人统计,各级党报经济新闻发稿量占报纸版面的一半以上。但是不少经济新闻是“时髦语句+事情经过+统计数字”,读者对目前报纸上的经济新闻不满意。新华社曾做过调查,喜欢看经济新闻的读者,仅占20%左右。  相似文献   

7.
《军事记者》2004,(9):1-1
让新闻实起来,这是近年来军委、总部领导对军事新闻宣传提出的要求.也是军队新闻工作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社会新闻成了都市类报纸,“以弱战强、以小搏大”占领市场的杀手锏。细数那些有影响的都市报,无一不是在社会新闻上做足了文章,从而赢得了读者,占领了市场。对于新时期的党报来讲,社会新闻的巨大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它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者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形式。因此,党报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做强做大社会新闻,不仅是读者的阅读要求。也是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社会新闻成了都市类报纸“以弱战强、以小搏大”占领市场的杀手锏。细数那些有影响的都市报,无一不是在社会新闻上做足了文章,从而赢得了读者,占领了市场。对于新时期的党报来讲,社会新闻的巨大价值同样不容低估,它既是党报占领和开拓读者市场的重要武器,也是党报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途径,更是党报引导受众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形式。  相似文献   

10.
11.
近年来,随着工运事业的不断发展变化,如何进一步搞好工会新闻报道,成为工人报刊新闻工作者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这需要我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资源同质化的今天,新闻的“快”越来越稀缺,“人无我有”的独家报道是可遇不可求的。要让自己的作品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我们必须更加强调新闻的“新”。当然,这里的“新”不是新闻事实的“新”,而是写作技巧的“新”,也就是通过独特的解读视角和生动的新闻语言让作品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13.
经济活动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头等大事,然而作为反映这一题材,并且具有指导意义的经济新闻不大吸引读者,确是长期以来新闻实践中一个令人深感困惑的话题。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有相当数量的经济新闻的确太“硬”──内容生冷、语言干巴。动态经济新闻成了会议报道──如经济表彰会、新产品介绍会、经贸洽谈会、企业开工典礼等等;成就经济新闻从头至尾堆满数字;经验经济新闻中.经验成了能够随时迎合某种需要,可随意串换的一顶顶帽子;问题经济新闻则面对问题闪烁其词,大量铺排背景材料.结论在两…  相似文献   

14.
<正>翻开我们的报纸,尽是些不咸不淡的话。抛开内容不说,仅就话语体系而言,老记者浸淫已久,落笔就成官腔,指出、强调不仅经常出现在领导活动的稿件里,也会出现在写市民和打工仔的文字里。年轻记者都是些初哥小妹,学生腔浓郁。有时候还胡乱简化,工作人员可以简化成工人,司机和乘客可以简化为司乘人员,读完整篇稿子,就是找不到乘务员。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传统主流媒体的话语生态,是老的不辣,  相似文献   

15.
王扬 《新闻三昧》2007,(5):21-22
打开每天的企业报,经济新闻数不胜数。作为企业报的记者或通讯员,研究并写好经济新闻,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在自己的新闻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经济新闻写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会议新闻的报道一直是新闻报道的瓶颈,新闻媒体在改进会议报道上作了很多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会议报道与观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报道思路、报道模式、报道手法单调俗套、陈旧呆板;新闻含量、知识含量低的问题依然突出;报道会议程序多、出席领导名单多、套话空话多的现象照样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媒体改机制变体制还需要外力来作用的话,那么,话语体系的改变则完全可以以一己之力达成目的。曹雪芹有诗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部《红楼梦》,荒唐是假,辛酸是真,感动了不少人,还会一直感动下去。  相似文献   

19.
胡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经济新闻在报刊上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大量的经济新闻中,存在着一个通病,就是显得枯燥、乏味,不那么吸引人。  相似文献   

20.
从2013年4月开始,内蒙古《赤峰日报》开辟的“贯彻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赤峰进行时”的专栏,几乎出现在每一期报纸上。根据“8337”的发展思路,结合赤峰的实际,赤峰市委、市政府又具体化为“435422”的发展思路。因此,该报及时开辟“贯彻内蒙古‘8337’发展思路·赤峰‘435422’进行时”专栏。除此之外,还分别在其他各版开辟了“助力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