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的“机关化”,与编辑记者作风有关。“机关化”的报道,反映出编辑记者作风上的浮躁。 在角色定位上,充当了机关的代言人 机关报的记者一般都有分工的口子,有的记者长期跑某个机关,情况熟悉,人头熟悉,工作起来比较方便,可是有人忘记了自己是报社的记者,考虑问题,选择题目不是从读  相似文献   

2.
读过穆青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人,不会忘记“焦裕禄顶住肝部带病坚持工作”的细节,也不会忘记那把“被顶出一个洞的藤椅”。细读新闻名篇,我们就会发现新闻作品之所以具有永久性的魅力,除了记者的使命感和作品的思想性外,写作上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细节描写手法的恰当使用。可以说,细节使新闻具有了活跃的生命,也铸就了新闻的永久性。一、细节聚焦突显主题细节聚焦,是以细节作为焦点写作新闻的方法。细节可以是新闻人物的某个细微动作,也可以是新闻环境中的某一特有的景色。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召开庆功会,庆祝袁隆平院士…  相似文献   

3.
报刊披露,新华社记者李锦因为违背新闻摄影真实性原则,弄虚作假,被撤销掉《不要忘记他们》组照所获得的1987年度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览金牌奖,建立在假照片基础上的论文所获得的“新闻摄影学术研究成果奖”,个人所获得的“十佳摄影记者”称号也被撤销。《不要忘记他们》是一组反映大别山区情况的照片。其中有一张称为“小夫妻”的  相似文献   

4.
周禹鹏 《图书馆杂志》2004,23(10):73-80
同志们: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就“上海世博会”进行交流。最近我看到媒体上讨论“流行语”。由于发生某个事件,引起某个词语在媒体上高频率出现,就被称为“流行语”,比如去年的“非典”、“伊拉克战争”,今年的“科学发展观”等等。中国申博成功后,特别是经过去年的全市大讨论,“世博会”这个词流行度大大提高了,但我们还要努力,不仅要提高对上  相似文献   

5.
张伟 《新闻传播》2004,(5):65-65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于1999年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一项“北京居民收看电视的基本情况和收视意愿”的大型抽样调查显示,当调查问及“吸引你选择某个电视频道或收看某个电视节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时,调查问卷列举了电视节目所应当或可能具有的8个方面的特质,请被访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他不仅缔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塑造了二十世纪中国的历史.“他是人民大救星”。人民不能忘记,人民也不会忘记.“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相似文献   

7.
综合 《兰台内外》2014,(1):13-14
当年的他,与大名鼎鼎的廖仲恺被称为孙中山的“左膀右臂”,在争取民族独立自强的革命道路上曾经叱咤风云、出生入死;当年的他,被蒋介石以“七哥”相称,荣任“总统府”资政。而他的名字,对于当代人来说却很陌生。这与他的历史贡献和地位是极不相称的。历史不应该忘记他——丁惟汾。  相似文献   

8.
张维燕 《新闻与写作》2003,(2):14-15,33
当我开电脑开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心情远不是写一篇业务探讨文章所常有的平静,相反,我一直处于一种难以抚平的激情中,一直处于一种深深的自豪中:为2002年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上无愧于其神圣使命所做的一切努力,深深地自豪。我们难以忘记新华社记者为揭露“黑哨”所经历的风险,我们难以忘记南丹矿难真相大白于天下的艰辛,我们难以忘记求索运城富源煤矿透水事故真相的坎坷,我们难以忘记摄影记者为我们定格的南京汤山中毒事件中受难亲属悲绝的目光……而在这么多值得我们追忆和研习的舆论监督报道中,最应该、最有可能被中国新闻史永久记载的,首先应当是华商报的“夫妻家中看黄碟”报道(以下简称“黄碟”报道)。  相似文献   

9.
陈春英 《青年记者》2017,(12):56-57
“网红”,即网络红人的简称,百度百科的解释为: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直播的兴起,让“网红”风光无限.动辄上亿元的估值或收购,“网红”们的吸金能力让人眼红和感叹.为了博眼球,“网红”直播内容过多庸俗化甚至低俗化,使“网红”一度成为贬义词.然而抛开偏见,仅从字面意义理解,“网红”其实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凡是依托于互联网,在特定圈层内拥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体,都可以被列入其中.从这个角度看,不少媒体人也都具有“网红”的基因.也因此,一些传统媒体在转型突围的过程中,开始注重“网红”记者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白驹过隙,汶川的创痛,已经一年。“每个细节都让我们牵肠挂肚”——正像今年5月6日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署名“本刊编辑部”的文章中所说的那样:“眼看着,一年就过去了。对于灾区之外的许多人来说,曾经发生的那场灾难就像一个遥远的背景,它就在那里,不曾被忘记,但也并不真切。”  相似文献   

11.
在一段时间里,我们有的记者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忘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不把采访报道放在心上,写点报道也是为金钱所驱使。一时间,有的新闻要用金钱交换,有的副刊、星期刊则被裤裆、私房秘闻所占领,令人难以目睹。就在这时,《北京日报》的副刊、星期刊却与此相悖,仍然一身正气,博得读者的称赞。当有人问及他们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回答是:“我们不应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是的,《北京日报》的同仁确实有着强烈的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新闻媒体应以正面报道为主,始终高扬时代的主旋律———对这一点,新闻界的同仁们早已有共识,并一直在努力实践着。近几年来,随着正面报道的日益被重视,许多编辑、记者在深感责任重大的同时,也越来越深切感受到了正面报道的“君家妇难为”;似乎总有人爱跟正面报道过不去,不管你报道什么,也不管你如何报道,他总能挑出“毛病”来。比如,你报道某个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有人便会说:“这应是最起码的要求,也值得报道?”你报道某个先进人物为顾“大家”而舍“小家”,又有人会说“舍小家也是失职,为何还要提倡?”你报道某地方领导为兑现拖欠教师…  相似文献   

13.
“客观”就是不加评价的写作,它被新闻记者看作是很有价值的作法,曾受到新闻院校、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提供者的提倡。这种排斥偏见和评价的打算本身就是一种偏见。“客观”曾被许多新闻院系学生误认为是主观的、抽象的和评述性的写作的对立物。“客观”应该被认为是记者和其他人员在工作场所根据惯例和禁忌所采用的另一种写作方式。记者不应该忘记采用客观方式的决定其本身就是一种主观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几千年来,人们对于记忆的追寻在数字时代似乎达到了顶峰,“完整记忆”的出现是人类记忆史上的里程碑。过去,遗忘是默认的常态,而记忆是例外;如今,记忆成为常态,遗忘却成为例外。数字时代塑造“完整记忆”的同时,人类似乎也逐渐失去了对记忆的控制,人们开始意识到无法忘记的“完整记忆”并非“完美记忆”。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试图通过删除那些不合适、不(再)相关的信息来恢复记忆与遗忘的失衡。然而,将“被遗忘权”作为一种平衡数字时代记忆与遗忘需求的策略仍然存在诸多争议,争论体现了数字记忆时代下记忆需求与遗忘需求矛盾的困境,其中牵涉历史书写与对“完整记忆”的需求、社会分享中“被记住”的欲望与在社交中“被遗忘”的期待、身份建构中对记忆与遗忘的矛盾需求、“被遗忘权”与社会运作等问题。因此,在一个永远无法忘记的网络世界里,如何权衡人们记忆需求与遗忘需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数字记忆时代留给人类社会的难题,这似乎也迫使人们在当今这个相互关联的世界里,重塑记忆与遗忘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关注数字时代下“被遗忘权”的思想争锋,在思潮中展现数字时代下记忆与遗忘的需求困局,探索记忆与遗忘的伦理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本...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南阳的档案事业得到飞速发展,南阳的档案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南阳市档案局获得国家人事部、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三届1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被省委组织部、省先教办、省直工委命名为“五型机关党支部”,连续被市委命名为“五好党支部”、“建设学习型机关先进单位”、“建设服务型机关先进典型”,等等。感受如此巨大变化的每一个南阳档案人无不惊叹其迅猛发展的速度;经历这场变化的每一个南阳档案人又怎能忘记在新形势下带来这种变化的领头人——南阳市档案局党支部书记、局长武乐善。班子…  相似文献   

16.
这里,在性别上加引号是要说明,性别是被当作一个基本范畴来看待的。在敏感上加引号是要通过一种联想来突出性别的概念。过去不是爱说“阶级敏感”吗?凡事一旦归结到“阶级”。就算说到根儿上了。遇事能很快嗅出其“阶级性”的那种特殊能力被誉为“阶级敏感”。为学习从“性别”角度看问题,培养自己的“性别敏感”,我在这里特用“阶级敏感”的联想,以加深印象。“阶级敏感”的日子谁能忘记。  相似文献   

17.
梁言 《今传媒》2003,(2):55
记不得某日某家的报纸了,登了一条图文并茂的“星”闻。说是“小燕子”赵薇近日再传绯闻,在圣诞节的凌晨,与一个叫吴大维的艺人躲在公园一个阴暗角落“激吻”。消息是转载某个杂志的,是被人跟踪偷看、拍下来的。说得倒也诚实、直白,一曰“激吻”是在“一个阴暗角落”,二曰“缠绵”过程是“被人偷拍”而来。说明这位娱记是费了心思下了功夫的。 偷拍是否触犯刑律,笔者知识浅薄,不好妄言,听说这是从外国学来的。一些国家有人专干这个营生,整  相似文献   

18.
展江  周书环 《青年记者》2017,(10):69-73
有一个报人的名字许多同行不会忘记,并为其人生浮沉唏嘘不已,他就是曾被称为世纪之交“中国报业(经营管理)第一人”和以努力编好监狱报纸成功减刑的黎元江.  相似文献   

19.
有人会问:新闻就是新闻,还有什么“新”与不“新”的说法?我说,新闻就是有“新”与不“新”的讲究。大凡吃新闻饭的人都知道,新闻贵在出新,没有“新”就没有“闻”可言。打个比方,今天在报纸上报道某个社区举办了社区居民体育活动,明天又报道某个社区开  相似文献   

20.
媒体脸谱     
观点白岩松:做新闻请“愤怒”在白岩松看来,新闻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新闻改革的进程最好是同步发展:“如果前者发展、提高太快,而后者跟不上,那么就会憋坏自己;但是如果情况相反,那么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就会产生不利影响。”“大家不要忘记,当变化来临的时候,听话的人是最早被淘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