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栾轶玫 《视听界》2012,(4):125-125
早在2007年我就看过一本书,名字就叫《舌尖上的中国》,书里介绍了中国的各类美食,看上去心驰神往,特别是书名,一看舌尖立即生出了滋味。6年之后这本书的题目成了一部纪录片的题目,而且这部纪录片一边走着法国戛纳的红地毯,一边走着中国互联网四通八达的网路,迅速蹿红,成为人们今日舌尖上不断翻飞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麦克·摩尔2002年创作的纪录片《科伦拜恩的保龄》在全球放映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获得了戛纳电影节55周年特别奖和第75届奥斯卡最佳长纪录片奖。在国际纪录片协会举行的历史上最佳纪录片的评选中该片名列前茅,被评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纪录片。该片不仅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称赞,也在世界各地获得了很高的票房,仅在美国就创造了1290万美元的票房纪录,成为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纪录片。一部纪录片能够受到观众如此喜爱和欢迎,原因何在?本文将从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分析该片成功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经过一年多的制作,纪录片《超级工程》于2012年9月24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成功播出。早在今年春季的戛纳电视节上,该片就受到了国际片商的高度关注,英文版预告片在戛纳电视节的官网上,创造了中国题材纪录片最高的点击率。同样,我们也期待这个热度能被延续到国内。  相似文献   

4.
四川电视台和西藏电视台合拍的纪录片《藏北人家》,在1991年四川国际电视节获唯一一个大奖之后,于1992年1月,又入选法国戛纳国际电视节,由于评委对西藏问题的真实情况普遍缺乏了解和关于纪录片的某些偏好,该片未能获奖。但是该片播放后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现将出席这届戛纳电视节的该片编导之一王海兵同志所写的各方反映一文编发于下,也许对于研究电视纪录片的国际走向有些意义。  相似文献   

5.
盛兰 《新闻世界》2005,(1):24-25
去年5月.中央电视台记冷冶夫为拍摄任务赶到甘肃龙里。意外碰到的一起持枪盗牛案引起他的注意。随后.他跟公安人员一起调查、暗访.直至捣毁制枪贩枪窝点.并由此拍摄到一部惊险、精彩的纪录片。  相似文献   

6.
迈克·摩尔在纪录片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绩:1989年的《科伦拜恩的保龄》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以及戛纳55周年特别奖;2004年的《华氏911》获得了第57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2009年的《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入围了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他在赢得了巨大荣誉的同时也获得了很好的票房,但是由于他全新的创作手法和激  相似文献   

7.
DV:数字影像时代的个性之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颖 《现代传播》2004,(4):122-123
世界上最先实践DV拍摄的是丹麦的 4个年轻人 ,他们发表了“Dogme95宣言”并身体力行 ,从《家变》、《破浪》到《白痴》 ,每一部小组作品都给世界影坛带来巨大震荡。 2 0 0 0年 ,宣言发起者拉斯冯蒂尔凭借影片《黑暗中的舞者》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到今天 ,DV电影在各种电影节获奖已不是少数。DV传入中国以后也是佳作不断 ,当代DV人创作了《老头》、《江湖》、《北京弹匠》、《铁路沿线》、《北京风很大》等一些不错的影片。以吴文光等人为代表的独立纪录片工作者用DV开创了既不同于传统纪录片也不同于实验电影的新型纪录片天空。D…  相似文献   

8.
第53届法国戛纳影展将干5月10日开锣,共有23部影片角逐“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其中亚洲导演就多达7位。华人作品包括杨德昌的《A One And ATwo》、姜文的《鬼子来了》、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李安的《卧虎藏龙》等。  相似文献   

9.
过去的两年,我们创作了两部纪录片,一部是文献纪录片《俞秀松》,另一部是文化纪录片《周家三兄弟》。《俞秀松》获得了浙江省优秀电视作品一等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周家三兄弟》浙江省优秀电视一等奖、中国优秀对外电视节目“彩桥奖”一等奖。作为作者,在这两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一点粗略的感性认识,那便是电视纪录片务必求实、求真。一、求实纪录片的本质功能是真实地纪录客观的人和事,它主要反映人类学、社会学以及历史学的主流。可以说,一部纪录片就是一个时期一个地区某个阶层人们生活的缩影。它的这种厚重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10.
一部好的纪录片离不开好的节奏。节奏最直观最形象的体现莫过于音乐,通过音乐节奏的变化,使人类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一部好的纪录片,与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一样,同样有各种不同形态的韵律节奏美。控制好纪录片的内外节奏,使之和谐共振,才能让纪录片的叙事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1.
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内地电影便曾经入选戛纳,但直到第五代导演进入戛纳电影节的视野,才开始打开局面。陈凯歌导演在1993年凭一部浓墨重彩的《霸王别姬》摘得了第46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为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的十年风行抢占了一个至高点。而几乎拿遍了所有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张艺谋,惟独在戛纳影展没能折桂,1994  相似文献   

12.
谈电视纪录片的叙事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事结构是我们在拍摄电视纪录片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仔细考虑的问题。因为结构就如同一部纪录片的骨骼,是支撑全片的框架,所以叙事结构对于一部电视纪录片能否打动观众、深入人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桂琴 《视听界》2004,(2):46-48
2003年羊城的岁末甚是热闹,“金钟”方敲响,纪录片又登场。欧宁策划的新纪录片影展、广州电视台主办的国际电视纪录片研讨会先后在羊城登场。与此同时,安哥、胡武功策划的“中国人本、纪实当代”纪实摄影展也在广东美术馆拉开帷幕。在注意力经济时代,纪录片如何发展的问题再次掀起了讨论的高潮。一、问题的缘起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巧合,在东方宾馆举行的2003广州国际电视纪录片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首先播放两部风格迥异的纪录片.一部是由澳大利亚提供的《一个月朗星稀的晚上》,一部是中国提供的《海路十八里》。两部风格对比如此强烈的纪录片先后播放,令人想到其中有这样的潜台词:纪录片可以这样拍。《夜晚》根据澳大利亚20世纪30 年代达博土著追捕专家赖利的真实故事改编。影片讲述小  相似文献   

14.
他跨越了一座又一座艺术山峰,收获一部又一部巨制—— 1992年:16集文献纪录片《伟人周恩来》; 1995年:8集历史纪录片《历史的见证》; 1996年:6集政论片《世纪钟》; 1998年:躁纪录片《风雨钟山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不容乐观,如何走出困境,实现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持续发展,这是纪录片人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尽管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数量逐年递增,但有个性、高水准的纪录片并不多见。创作题材雷同、主体模糊、记录手法大同小异的情况普遍存在。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虽时有获奖,但题材狭窄,主要局限在人文类、环境与自然类,不少种类在国际大奖中尚处于缺席状态。2000年10月底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教纪录片展评研讨会”聚集了近200部来自各国的科学纪录片,但没有一部中国纪录片。2001年第14届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上,中国纪录片处…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欧美地区推出多部精彩绝伦、震撼人心的纪录片作品。笔者作为纪录片从业者,收集、观摩了包括琥珀、一根绳子有多长、海洋奥德赛、太阳系的奇迹、地球脉动、与龙同行三部曲、艾登堡的所有大传、植物私生活、迁徙的鸟、BBC的自然科学系列等多部纪录片。笔者从这些纪录片中选择了几部,尝试分析欧美高水平纪录片在画面语言上的运用特点。一、《南太平洋》中的如画美画面大型纪录片《南太平洋》以美轮美奂的画面、清晰流  相似文献   

17.
《舌尖上的中国》的迅速走红带动了中国纪录片热,《在爱中告别》在众多的国产纪录片中脱颖而出,这是一部反映临终关怀的纪录片,其成功有自身独特之处。文章以该部纪录片为例探讨中国国产纪录片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时间是一把刻刀,为文明刻下岁月的痕迹。古老国度的一砖一瓦都在讲述尘封的历史。纪录片则可将时间凝结,将故事重塑。一部优秀的历史纪录片可以体现出丰富的美学特点和文化内涵。纪录片《故宫100》是央视近期推出的一部历史性题材系列纪录片,该系列纪录片共100集,对以前所推出的《故宫》进行素材重组及再次拍摄而成,不仅体现出丰富的美学特色,也具备文化学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严瑶 《新闻记者》2007,(7):61-61
因为记者贫乏空洞的提问,电影“大师”拂袖而去。这是出现在今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的一幕。当31位电影大师汇聚戛纳,出席为电影节60周年拍摄的祝寿短片《每人一部电影》新闻发布会时,不料发生意外——曾在2002年凭  相似文献   

20.
吴天丽 《视听》2016,(6):62-63
采访是一部纪录片的奠基石,是整部纪录片的心脏。对于人物专题片来说,采访的质量会严重影响整部片子的成败。本文从纪录片的采访入手简单论述人物类纪录片在采访时需要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