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大悟县档案馆保存的4件红军借粮档案在大悟县丰店镇老区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大悟县档案局长李桂双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写了一封汇报县档案馆征集到红军借粮账簿的信,并以特快专递的形式直接寄给了俞正声书记.  相似文献   

2.
征集始末:拆房拆出的“老书” 红军借粮账本是怎么被发现的? 几十年前,湖北大悟县丰店镇杏榜村上冲湾的一个院落内有三间土坯房,住着赵福晓、赵福义等兄弟三家. 1999年11月,赵福晓一家的老房破损严重,房主拆老房建新房时,在土坯之间的夹缝中拆出了“一本老书”.  相似文献   

3.
《档案时空》2003,(12):25-25
有关资料记载,在江苏太仓县曾有皇家的大粮仓,常年囤积稻谷,以供“南粮北调”。粮多自然雀患频生,每年因雀患而损失了不少粮食。管理粮仓的官吏为了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这就是太仓的“护粮牌”。这种筹牌上刻着各种符号和数字,既可观赏,又可游戏,也可作兑取奖金的凭证。这种护粮牌,其玩法、符号和称谓术语无不捕雀有关。例如,“筒”的图案就是火药枪的横截面,“筒”即是枪筒,几筒则表示几支火药枪。“索”即“束”,是用细束绳串起来的雀鸟,所以“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几索就是几束鸟,奖金则按鸟的多少计…  相似文献   

4.
有次我在翻阅历史档案资料时,偶然发现了有关我读小学时期的任课老师刘仁泰的一条史料。这条史料如实记载了他支持中国革命的事迹:1936年底,“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工农红军一军团二师驻防甘肃省宁县早胜镇一带。部队为了照顾贫苦农民,没有平均摊派而是向富户借粮。刘仁泰当时积极借给部队60石粮,成为全县初次借粮最多的富户。[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到1991年,大连市政府 曾连续3年开展了评选“十大粮王”的活动。此举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先后有18位农民荣获“粮王”的殊荣。 最近,记者驱车于庄河、普兰店和瓦房店等地,对18位“粮王”进行了追踪采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18位曾经承包数十亩甚至数百亩粮田、为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粮王,如令竟已有2/3不再种粮。搞建筑者有之,种果树者有之,养河蟹、买船捕鱼者亦有之。  相似文献   

6.
粮长制与里甲制是明代赋役制度与基层组织的重要内容,二者之间关系密切。明末清初,赋役制度不断调整,粮长征税的范围,也不断缩小,从区到里、到甲、再到户。在这一复杂的演变过程中,里甲制不但没有取代粮长制,而且还为后者的延续提供了组织上的支持。清初摊丁入亩以后,保甲最终取代粮长、里长,成为基层征税的主力。  相似文献   

7.
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自古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但如今的农民中出现了另一种情况,他们手中有粮,心里却变得发慌起来。 为什么农民手中有粮,却心里发慌?这里最关键的是农村粮食“卖难”问题严重地困扰着今天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农民为手中的粮食卖不出去而发慌;为手中的粮食因卖不出去而生产流动资金和生活费用没有保障,大量资金严重积压而发慌;更为手中的粮食卖不出去,会遭受鼠害、虫害,甚至发霉,到  相似文献   

8.
爱国粮     
烸铂 《档案天地》2013,(3):10-13,21
新中国成立前,各革命根据地向农民所征的农业税,以征收实物(粮食)为主,故称公粮。1949年后,我国农业税仍以征收实物(粮食)为主,群众习称农业税为"缴公粮"或售"爱国粮",超过部分以现金结算。送公粮是农民应尽的义务,多少年来,农民们都习惯在秋收后争先向国家送公粮,他们将送公粮当成是爱国行为。解放初,农民刚打倒地主分田地,种的是自己的田土,交公粮时,全家大小推着土车拉的拉推的推,高高兴兴地送公粮。后来实行了农业合作化,成立了人民公社,土地都交给了集体,公粮就由公社统一上交了,改成送"爱国粮"。每年收割完粮食后,公社各生产队第一件大事就是组织强壮劳力,浩浩荡荡的喜送"爱国粮"。自公社实行了土地承包制和包产到户后,农民生产积极性更高了,粮食产量也不断提高,除了交足应征的公粮外还可将多余的粮食卖给国家,就改成了交售"征购粮"。  相似文献   

9.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效率的基本路径,也是近年农地种植结构调整及其“趋粮化”的重要诱因。本文以2010—2019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探究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地“趋粮化”之间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粮食产销区之间的差异。在运用熵值法测算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固定效应回归模型与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探究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地“趋粮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地“趋粮化”具有正向影响,且存在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值,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在跨过门槛值之后有所减弱。(2)分区域来看,第一,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于农地“趋粮化”的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值,跨过门槛值时,对农地“趋粮化”影响由负向影响转为正向影响;第二,粮食产销平衡区不存在单一门槛值;第三,粮食主销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地“趋粮化”影响存在单一门槛值,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在跨过门槛值后有显著的改善。因此,在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应实行差异化的对策,在低门槛值的粮食产销平衡区,促进粮食产销平衡区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推广;在无门槛值且经济较为发达的粮食主销区,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盛京内务府粮庄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清一代,在京畿、盛京、锦州、长城口外等地区建立了一大批庄园,它们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具有浓厚的农奴制特点,到清中叶才逐渐向地主经济转化。盛京是清王朝统治的奠基地,这里的庄园建立最早,存在时间最久。其中盛京内务府粮庄,数目多,规模大,管理完善,具有代表性。近年辽宁省档案馆及一些专家学者对盛京内务府档案进行了整理,为深入研究清代庄园,特别是粮庄,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依据新发掘的档案史料,结合有关文献,对盛京内务府粮庄概要述之,以求对该问题研究之深化。  相似文献   

11.
苗月宁 《兰台世界》2012,(33):13-14
粮台是清军战时后勤保障机构。在清末粮台办理过程中,清政府通过两司直接办理粮台、两司随军队进程改变军需供应等方式加强两司在粮台办理中的行政作用,同时也及时处理两司在粮台事务中遇到的新问题,从而保证了地方军需。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红安县档案馆内保存着这样一份珍贵资料:当年刘邓大军南下路过红安筹粮,解放初期凭借据还账;七里坪"复兴"粮行老板一言九鼎,义捐十万.读来事迹生动,情趣盎然!  相似文献   

13.
三国赤壁以“赤壁之战”享誉中外,有些地方也想借“赤壁”之名炒热自己。一时间,酿成了“江汉五赤壁”的激烈争端。一位在车祸中严重烧伤的骨髓癌患者,凭藉数十年考证赤壁的大量史实和论著,让世界公认了真正的三国赤壁。  相似文献   

14.
2001年9月,大悟县丰店镇杏榜村上冲湾村民赵世永拆老房时,在墙缝里发现一个旧账本,该账本纸张发黄,纸质皱裂,有轻微脆化现象,但没有虫吃鼠咬迹象,笔墨清晰可见,字迹清秀端正。账本记载:八月,独立团借群众福财米七升;福华米七升;炳米七升;为松米七升……九月,红二十五军战斗连借群众福菁米四升;与之米九升……  相似文献   

15.
与中央、省、市新闻单位相比,处于劣势地位的县级新闻媒体,可算作是“弱势媒体”。这些基层媒体既要担负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宣传重任,不断推出一流的佳作,使地方报道凸显出时代特征,又要面对来自上级“强势媒体”竞争带来的重重压力和困难,这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地方新闻工作者们需要探讨和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近年来,我们“巧借蟋蟀一声鸣”,打好特色牌,唱响地方戏,挖掘有效的地方新闻资源,对县域新闻的报道进行新的尝试,使之有声有色,打造出地方媒体的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义乌商报今年推出“摇响拨浪鼓·同圆中国梦”专栏,充分挖掘“义乌元素”,借义乌小商品圆“中国梦”,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媒体借助地方特色活动做好主题报道,使“中国梦”更接地气。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有关“图书拒借率”的名称与计算两方面的问题,认为“图书拒借率”这一名称混淆了主客体关系,与其含义不符,故应更名为“图书空借率”。  相似文献   

18.
《湖北档案》2021,(6):42-48
中原解放区支前公署关于支前工作的报告材料(1949年1月) 一、几个战役的粮柴供应情况: (一)宛西宛东战役: 1、从五月初开始至六月一个多月的时间,又正在麦种时,政府无存粮.部队的供应由地方抽出干部组织,随军办事处协助当地征借中农以上农户之粮食,并使用公粮三联单(有部队政治部与地方政府两种).柴草以粮折柴,每七斤柴折...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在正宁县档案馆采访时,发现一张1937年3月由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正宁县县长朱门签名的借粮借据(原件现存省财政厅)。原文如下:穆平辉先生:本军此次奉令驻扎正宁一带,整理训练,需要粮食,在本军军费尚未解到以前,决向先生借粮二十六石,将未按时价由本军政府负责归还。抗日胜利之礼!人民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正宁县县长朱门三月二十九日1936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奉命驻防陕甘一线(兰田、富平、正宁、宁县),军团政治部及政治部主任邓小平驻正宁县官河王录村。1937年6月撤离。驻防期间,当地党…  相似文献   

20.
走进图书馆,我听他们说— 图书管理员的话千百个读者对我说:“我借《家》”,“我借《复活》”,‘我借《微积分》”,‘我借《十万个为什么》”……我听到一个共同的声音:“我们饥渴!我们饥渴£”我走进书架林立的书库,—潜入知识的千江万河,我取来一本本精湛的书籍,—引来一股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