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词是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它萌芽于隋、唐之际,兴起于盛唐,成熟于晚唐五代,至宋朝而大盛。但是,词学的产生与发展,却和诗学一样,落后于创作的发展。本文拟结合词的创作历程,对五代及北宋的词学理论作一番鸟瞰。  相似文献   

2.
娜拉自1879年诞生以来,一直是外国文学评论中的热点人物。然而,中西方评论家关注的焦点基本是这一人物的现实意义,即把她当作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并对此性格内涵作出了褒贬不一的评论。本文认为这些观点都有失偏颇。易卜生的原创作动机是塑造一个要求独立的妇女形象,而实际创作过程中,这一原动机却更多让位于理想主义的诗意激情,从而塑造出一个带有更多浪漫气息的女性形象,体现了创作动机和效果间的对立统一,这一形象也成为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双重载体。  相似文献   

3.
"短书评"创作是基于儿童阅读评论的一种尝试。侧重于小说"情节与结构"的评论,体现儿童逻辑思维与理性思辨;侧重于小说"语言与风格"的评论,体现儿童对语言的直觉与敏感;侧重于小说"人物与主题"的评论,体现儿童成长中的他者认同与自我建构。儿童"短书评"的创作实践,是建立于儿童"个体深度阅读"和"群体共享阅读"的基础上的,需要教师提供诸如范文引领、提问构思、自评互评等创作支架和路径。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说文艺理论落后于创作,这似乎已是一个定论,一个难以驳回的指控。的确,面对丰富多采的创作现象,我们的理论常常显得过于苍白和软弱。但是理论没有因此而消沉,正在艰苦的探索中前进。只要从事或关心文艺批评的同志都不难发现,在近几年来的文艺评论和基础理论的研究中,都出现了新因素的萌芽和新的发展趋向。文艺评论中的审美批评显然在加强。一些批评者已不再满足于对作家作品作解释性的析说,而愈来愈重视宏观的批评,即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文艺思潮中评说他们的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中期涌起于我国文坛的“新写实小说”,是一个拥有众多作家作品的复杂的创作现象,批评家们对此曾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文章,他们就新写实小说的题材选择、主题定向、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开展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但在诸多评论文章中,有关创作主体的情感态度却少有论述。因此,我不揣浅陋,试图对新写实作家的情感态度作一番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6.
八十年代中期涌起于我国文坛的“新写实小说”,是一个拥有众多作家作品的复杂的创作现象,批评家们对此曾发表了大量的评论文章,他们就新写实小说的题材选择、主题定向、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开展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但在诸多评论文章中,有关创作主体的情感态度却少有论述。因此,我不揣浅陋,试图对新写实作家的情感态度作一番分析,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7.
《简爱》是英国19世纪最杰出的小说之一,传统的评论是以简为中·心,对于隐身于桑菲尔德庄园阴冷黑暗的阁楼上的伯莎评论却很少,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把疯女人从故事的有机体中拉出来。让疯女人作为一个窗口,或者一条打开的门缝,让透明的光线直射进疯女人的黑房。借此窥探女作家执笔构思时的创作·心态。从疯女人看简爱,从疯女人看女作家。  相似文献   

8.
黄生的《杜诗说》是影响于当时却淹没于后世的一部杜诗评论和研究著作。黄生在《杜诗说》中,将孟子所提出的“以意逆志”原则作了重新诠释和具体化,并以其作为评论和研究杜诗的基本方法,力图揭示杜诗的本意。对《杜诗说》评论和研究杜诗的方法所作的初步探讨,通过对《杜诗说》的钩稽认为:黄生所提出的“深悉公之生平”、“综贯公之全集”、“融会一诗之大旨”三原则,就是“以意逆志”的具体化,是黄生在《杜诗说》中分析和研究杜诗的主要方法。黄生对杜诗创作本意的认真探寻,体现了他作为训诂考据学者的严谨学风。  相似文献   

9.
作家进行创作,是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的。即使写的是历史题材的作品,也得从现实生活中酝酿主题,汲取创作的激情和力量,从而获得创作的动因。作家为什么而写作?为历史的真实,还是为现实斗争的需要?这是文艺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更是创作实践的一个基本问题。作家离开他所处的时代进行创作,那是不可想象的。 可是,那种认为作家可以脱离时代进行创作的观点却长期存在于对《水浒》的评论  相似文献   

10.
傅溪鹏是新时期以来中国报告文学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人。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他创作的旺季,进入新的世纪,傅溪鹏更多地从事报告文学的组织、编选和评论等。《深·秋》所收一是报告文学和散文随笔,二是创作评论等。读《深·秋》,有一种深水静流秋意真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墙》是萨特的成名之作,也是受到我国文学界最早关注的萨特的一部文学作品。在我国学术刊物上见到的关于《墙》的评论文章约20篇,这些文章基本上是采用从作品到作者的文学批评方法,即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来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不过,它们在推测萨特创作《墙》的意图时,却又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论。一种认为,《墙》是萨特创作的一部反抗西班牙法西斯政权的写实之作;另一种则认为,《墙》是一部萨特用来阐述他的存在主义理论的哲理小说。而且在如何理解"墙"的象征意蕴上,它们的解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自1922年尤金·奥尼尔被介绍进中国,至今已历90周年。90年中,中国在翻译、评论、上演及借鉴其创作方面,先后于20世纪30年代和80年代出现了两次高峰。前期影响主要体现在为曹禺、洪深等提供创作助缘,却被连天烽火阻断了发展行程;后期影响主要体现在学者们的研究和阐发,在戏剧界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考察这一旅程,不仅可以了解一个民族接受外来作家的规律,还可考察中国现代戏剧发展中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3.
曾传芳 《涪陵师专学报》2013,(5):107-112,140
美国著名作家威廉·斯泰伦的《苏菲的选择》被认为是以纳粹大屠杀为题材的反思文学作品。小说言说了20世纪人类历史上惨绝人寰的纳粹大屠杀事件,书写了叙述者/作者的成长故事,评论了小说本身的创作。小说的叙事具有极大的包容性,融言说历史、书写成长和评论创作三种文本于一体,多重叙事共同彰显小说的多重主题,表现了作家叙述纳粹大屠杀事件的独特叙事风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文学的崛起,传统文学受到了全方位的挑战。网络文学中“文学的消解”首先便是创作主体成员的改变。其二是网络文学创作目的和意义的改变,它使创作主体改变了对文学形式、内容的观点。第三是网络文学评论呈现出一种无深度的溃散。  相似文献   

15.
正主持人龙吟:寓慨于讽是古典诗词创作的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借此事喻彼事,以史事讽时事,不露声色,曲折委婉,富有迷人的艺术魅力。诗法指津寓慨于讽是古典诗词创作的一种常见表现手法,是指诗人借一人、一事、一物或其他,用一种委婉曲折的方式,对现实社会中的消极、落后、丑恶、腐朽、反动的人或事进行劝诫、讥刺或抨击,进而表达出鲜明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随着文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一种具有独特艺术体制的微型小说正欣欣向荣。一些有影响的报刊杂志、出版部门,辟“微型”专栏、登“微型”作品、出“微型”选集,广大青年及业余文学爱好者喜读“微型”,而又渴求知其写作奥秘,许多知名作家也开始关注它的创作与评论,不少刊物还将它列入文学作品评奖范围。但理论却落后于实际,除少量刊物杂志间或刊载些“微型”点评、技法介绍性文章,全国学术刊物便极少问津。究其原因,有人疑为受传统重“文”轻“笔”影响,但笔者以为多系对微型小说的独立体制尚有异议所致。譬如,有的教材仍宣称微型小说属于短篇小说,有的则认为是由别的文学样式“脱胎”而来。  相似文献   

17.
政论作为一种新闻体裁是针对时代的社会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有着其独特的时代特征及社会影响。本文通过对邓拓政论创作的特点分析,进而阐述了其政论的社会影响及其政论创作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8.
读完《贺敬之文集·文论集》,一个突出的感受是:敬之同志可谓集诗人与评论家于一身。就思维的特点而言,写诗与写评论文章是有区别的:前者起主导作用的是感情和想像力,是形象思维;后者起主导作用的是理智和思考力,是理论思维。这两种思维活动在作家身上,并非总是能和谐统一的:有的形象思维比较发展,能创作较好的文学作品,但理论思维相对薄弱,写不出切中肯綮的理论文章,甚至看不透自己作品的底蕴和内涵;有的则相反,笔下的理论文章颇具逻辑性和说服力,但要创作文学作品,却难免苍白和概念化,缺乏形象的生动性和艺术的感染力。当然,这两种思维活…  相似文献   

19.
秦可卿是小说《红楼梦》中一个受到贬斥的人物,同时,在这个形象的塑造中,作者表现出一种矛盾的状态。历来的评论多倾向于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本文力图通过对秦可卿这个形象的分析,透视作家创作中不严肃的一面,指出秦可卿这个形象创作中的失败之处,以期引起读者和专家们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文学批评略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沈从文是难以与作为小说家的沈从文齐名。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别具一格,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的地位已被公认。但他的文学批评却不为人注意,因为他算不上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大家,他的理论思想与批评实践主要体现于一些书信、散文及单篇作家评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