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民族的文学,一般都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文学;一是作家创作的书面文学。我国各兄弟民族的文学,在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学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在许多民族地区和兄弟民族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民间文学,其中不少优秀的作品已早有国际声誉。为我国多民族的文学增添了光辉。被誉为我国三大英雄史诗的《格萨尔王传》(藏族)、《江格尔》(蒙古族)和《玛纳斯》(柯尔克孜族),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它们不仅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也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海南是多民族省份,同样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学,它所展示的情景,也是使人深感自豪和欢喜的。海南的民族文学,是宝岛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各民族都拥有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料,这些古籍文献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部分。在高等院校教学中,民族古籍文献是基本的教学内容,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众多民族的文明古国。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而每一个民族的音乐舞蹈都有其独特之处,正是由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族艺术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民族艺术。  相似文献   

4.
路亦川 《新疆教育》2013,(15):240-24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疆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除汉族以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基诺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这众多的兄弟民族,自古以来有着丰富、大量的音乐歌舞,创造了灿烂的民族乐舞文化。仅就乐器文化而论,就是一座无比瑰丽多彩的宝库。本文以民族乐器中的横笛为重点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5.
柯尔克孜族在共同缔造中华民族古代文明和优良文学传统的历史过程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也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历史文化和丰富文学遗产。《雅格拉卡尔汗碑》、《喀拉曲勒碑》等碑铭石刻构成了柯尔克孜族古代书面史传记实文学的奠基作品。至迟于公元九、十世纪之交,柯尔克孜族已有了作为民族文学基本形态的韵文书面文学作品。从他们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创世神话传说,以及关于氏族、部落起源、民族迁徙、人神人鬼斗争等丰富独特的幻想色彩和神话传说故事、英雄史诗、叙事长诗和民间故事来看,柯尔克孜族的民间口头文学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内涵丰厚而形态多样。柯尔克孜族民间艺术家们不断创造并丰富发展了本民族的民间文学遗产,也丰富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民族英雄史诗和民间叙事长诗构成了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主体,成为其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6.
藏族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吸收兄弟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有其丰富和独特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继承和发展藏民族文化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藏民族文化的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藏民族文化的现代化,不是因循守旧,而是在继承和发展中,摒弃不好的,吸纳优秀的,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文坛掀起了“寻根”文学理论与创作的争鸣,这是值得反思的。 我国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都形成了自己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心理素质、道德规范等等,但千百年来,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促进了我国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和发展,汇集成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然而,这些东西能否作为“寻根”文学创作者们所寻找之“根”,“寻根”文学的效果又怎么样?大家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各抒己见,发表了一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书刊博览     
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在96O万平方公里美丽富饶的国土上,生活着56个民族。56个民族56个兄弟,56个兄弟组成一个大家庭,56个民族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汉族人口众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所以,习惯上把这55个民族称为少数民族。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各民族都有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在谩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在天文…  相似文献   

9.
分居在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个兄弟民族,共同创造了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每个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重大贡献,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 彝族较早就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字,有着自己丰富的书面文学遗产;它的口头文学也很发达。因此,要谈彝族文学,就必然涉及彝族的民间文学遗产。另外,解放后,彝族的一些专业或业余的作者也相继创作过一些反映本民族生活,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作品。对提得上口的几个作家和作品做些简述,亦是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10.
五千年的历史证明 ,文学是人类发展中的创造物 ,是记录和表达思想、交流生活的重要渠道。人类本性中有一种对文学的神秘和浓烈的兴趣。对文学的感召力和威力的崇拜源远流长 ,2 0世纪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中显示出五光十色 ,鲜艳夺目 ,灿烂辉煌。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学不断去粗取精 ,吸收汉文化的精华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生机活力。回首千年 ,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崛起 ,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民族文化 ,孕育着无比广阔的前景。仫佬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她的发展史上 ,同其他兄弟…  相似文献   

11.
序本文试图说明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蒙古族是创造自己古代辉煌文明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蒙古族文学遗产里,文学理论占重要地位,尤其从17—19世纪这二百多年里,文学理论的研究有了空前的发展。这是一点。祖国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广大人民共同创造的。从古至今各兄弟民族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进行文化交流,丰富和发展了各自的文化。在中国文学宝库里,蒙古族文学理论独具一格,闪烁着奇光异彩,尤其对《红楼梦》的研究,曾有过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是第二点。  相似文献   

12.
许媛 《华章》2011,(24)
"十二木卡姆"是集音乐、舞蹈、文学、说唱、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但是,其生存环境以及其传承现状令人担忧.我们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年轻一代,应树立传承民族传统音乐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3.
民俗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直接反映。达斡尔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其自身长期生产生活发展中以及在与周邻兄弟民族友好交往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民俗文化。达斡尔族的民俗文化,在中华民族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阐明和论述达斡尔族民俗文化的特点和社会功能及发展变化,目的在于促进达斡尔族和中华民族文化与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悠悠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而优秀的古典诗文,则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精神之精粹,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江泽民同志说过:“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 也包含着很多哲理。学一点古典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古典诗文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  相似文献   

15.
汉语成语是民族语言词汇宝库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特殊成员,是民族群体智慧的结晶。成语用凝练的言辞"锁定"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凝聚了中华民族崇尚道德的文化精神,是积淀了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诉求和道德理想的历史活化石。因此研究汉语成语不仅具有语言学意义,而且有重要的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藏族是一个富有道德感和道德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并发展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伦理思想。藏族伦理思想是指藏族历史上各种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总称,既是藏族文化和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整理、研究藏族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观念,对于加强藏族地区的道德建设,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增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思想文化交流,加强民族团结,密切民族关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充实、丰富和完善中华民族乃至于世界民族的伦理文化宝库,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节令的形成、发展与民族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我们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宝库巾的组成部分。我们的祖先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节令,相应地也就产生了歌咏节日的诗篇,这就是节令诗。或吟咏节令,或抒发乡情,或针砭时弊,或叙写习俗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节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古镜 《华章》2011,(11):52-52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出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20,(35):23-24
我国文学宝库中的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是古人传承下来的文字精华,其中富含的文学精粹、人文精神以及民族文化等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但是当前初中学生在进行古诗文的学习与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不能有效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不能充分地运用古诗词,难以实现自身文化素养的提升,从而影响了他们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将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古诗文的学习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古诗文学习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周作人与世界文化之间的联系:作为文学家,他提倡“人类的文学”;作为翻译家他大量译介世界各个民族文学与文化方面的作品,丰富了我国现代翻译文学的宝库;作为评论家,他将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从而指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弊端,为新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