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军颖 《教育艺术》2006,(12):47-48
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猜测探求,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以及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赵伟 《教育探索》2007,(2):52-53
一、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中。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有明确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数学探究有助于学生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时常给学生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并与学生一起共同探讨,感受研究性学习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正>高中数学新课程指出"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实现探究性活动是  相似文献   

7.
正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有助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探究是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悟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其特点如下:(1)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问题的提出”,探究性学习易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探究,不断产生新问题;已解决的问题又成为提出新问题的情境,从而引发深一层次上去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9.
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该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高中数学课程设立“数学探究”学习活动,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有利条件,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在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中,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有明确的要求:高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数学探究有助于学生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时常给学生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数学探究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它在教与学层面上,要求课堂教学中,注重探究过程的教学,关注探究中的体验,提倡交流与合作,鼓励自主创新.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更多地应当立足数学知识本身,本文拟结合笔者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教学.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为《标准》)指出:"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的关系,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教育部颁发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由此可见,数学探究作为数学的—种思想方法,它是高中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同时,数学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又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更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直观和严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社会都十分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而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提出的学习方法,是培养现代公民和创新人才的需要,是数学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要课题,是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糅合,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成为重中之重.本文结合新课标和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探讨探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力图为培养学生数学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探索一条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  相似文献   

18.
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内容.在2003年4月颁布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规定:“数学探究即数学探究性课题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进行数  相似文献   

19.
郭小剑 《文教资料》2005,(28):155-156
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高中数学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数学探究是高中数学课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数学探究即指数学探究性课程学习,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帮助下,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数学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