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时间和空间分辨诊断技术研究了脉冲激光烧蚀不同气压环境下金属 Al 靶过程中产生的离子体羽的特性,对得到的发射谱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讨论了等离子体点燃的机制,计算了不同气压下出射粒子的飞行速度,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等离子体羽膨胀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使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能够实际应用于食品安全相关领域的快速检测,研究了赣南脐橙中铜元素的LIBS特性。该实验用单脉冲纳秒级Nd:YAG激光器(波长:1064nm)为光源,在实验室自然大气环境下诱导脐橙产生等离子体。实验分析了延时时间和激光能量对脐橙中Cu元素LIBS信号的影响,综合信背比RSB与CuI 324.75nm特征谱线强度变化规律,确定出最佳延时为1.2us、最佳激光能量为100mJ。  相似文献   

3.
《滨州学院学报》2020,(4):59-64
在直流电源的激励下,利用等离子体喷枪阵列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大气压环境中产生了大尺度等离子体刷。随着电源输出电压的增加,首先在喷枪的下游形成两个分离的等离子体羽,而后分离的等离子体羽会变成一个大尺度等离子体刷。等离子体刷的长度会随着电源输出电压的增加或者空气流速的增加而变长。此外,等离子体刷的温度比较低,最大温度只有80℃左右。对于分离的等离子体羽,气隙电压不随时间变化,放电电流是间歇性的脉冲;而对于等离子体刷,气隙电压和放电电流都是周期性的脉冲。高速录像显示,等离子体刷源于两个分离的羽,之后分离的羽合并形成一个拱形的微放电丝,微放电丝处于辉光放电机制并且在气流的作用下向下游移动直到最后熄灭。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维半导体Ge的激光烧蚀模型,对波长为248nm,脉宽为17ns,峰值功率密度为4×108w/cm2的KrF脉冲激光在1000torr(1torr=133.32pa)氦气环境下烧蚀晶体Ge及产生等离子体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在惰性气体环境下,气压在1torr和1000torr之间变化对等离子体屏蔽现象的出现几乎不产生影响;背景气压的增大抑制了粒子的扩散,使等离子体的膨胀速度减小,限制了其膨胀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在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等离子体波的产生不能忽视,它对电子密度轮廓有一定影响,并且会影响激光在等离子体中的吸收和散射等过程。  相似文献   

6.
用超粒子模拟方法(Particle in Cell Method)数值研究了超强激光(10^20W/cm^2)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后产生的粒子束收缩问题.结果表明,由于超强激光照射的等离子体靶形的改变,直接影响被加速的粒子束收缩.阐述了激光辐照三角形壳靶时,等离子体向心会聚过程的数值模拟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超短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高能质子在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新型台面质子加速器以及医学等研究领域已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利用粒子模拟方法(Particle-in-Cell)研究强度为1020 W/cm2的激光脉冲照射平板和椭圆形等离子体靶时的高能质子加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形状直接影响被加速的质子能量.  相似文献   

8.
用二维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超强超短脉冲激光与三角凹形等离子体薄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高能离子.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三角凹形等离子体薄靶后表面所产生的高能离子,角分布较小,定向性好,能获得很高的能量,并且等离子体薄靶的形状对高能离子的产生和会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实验利用飞秒脉冲激光沉积Cu纳米颗粒薄膜,获得不同激光能量时溅射Cu粒子空间分布结果,并结合Matlab、Excel和Origin等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Cu纳米颗粒的空间分布遵循Anisimov气体膨胀模型,大部分的粒子主要集中在基片与溅射源中心线附近在小立体角度(θ〈30°)范围扩散。最后,实验选取合适立体溅射角度(θ≈30°),能量密度约为0.72J/cm2时,在不同曝光时间条件下溅射Cu纳米颗粒薄膜,并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膜厚变化情形,综合分析了纳米颗粒薄膜空间沉积成膜的过程和规律,为后继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实验验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法合成了Cu掺杂的ZnO纳米线,所得样品通过X/Pert Pro MPD衍射仪(Cu靶)测试其XRD谱,并研究其物相及晶体结构变化;通过场发射扫描显微镜(SEM)研究样品形貌;通过光致发光光谱(PL)研究Cu掺杂对发光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光谱法是等离子体特性诊断的重要方法。本文讨论了等离子体光谱诊断的基本概念,重点对利用光谱法诊断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的原理进行了分析。本讨论对等离子体光谱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自终止激光和等离子体复合激光的激励机制,分析了一价锶离子和铜原子的能级结构。认为锶离子蒸气激光不仅有等离子体复合激光而且存在自终止激光。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和质谱法对汤岗子热矿泥中Na,Mg,Al,K,Ca,Mn,Fe,Co,Ni,Cu,Zn11种微量元素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热矿泥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为探讨热矿泥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提供了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学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图像分析软件等,对K9玻璃表面的灰尘颗粒污染物进行了激光直接辐照清洗及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清洗研究。结果表明,经激光直接辐照清洗后,其透射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对微小颗粒移除效果不佳,且易于引起元件的激光辐照损伤;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冲击波清洗,能取得更好的清洗效果,且没有出现基底损伤。经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清洗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距样品表面距离1 mm,等效激光作用脉冲数10个,激光波长1 064 nm,激光能量70.7 m J),K9玻璃表面的355 nm激光损伤阈值(50%损伤几率)由5.8 J/cm~2提高到8.0 J/cm~2,与基底阈值8.5 J/cm~2相当。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温燃烧火焰中碳、氢、氧、氮元素的测量,搭建了一套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系统,并对乙烯预混燃烧火焰进行实时在线检测。使用强激光能量击穿乙烯预混燃烧火焰,通过分析不同碳烟浓度工况的乙烯预混燃烧火焰中等离子体跃迁发射的光谱信息,识别火焰中碳、氢、氧、氮元素光谱谱峰,研究火焰中C元素光谱强度与火焰中碳烟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随着碳烟含量的增加,火焰中C元素的光谱强度也随之增强,因此LIBS系统在应用于高温燃烧火焰中碳烟含量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自主开发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时分析软件,基于Ocean Optics公司型号为HR4000的高分辨光谱仪,利用原子发射谱线的浓度方程和Saha-Boltzmann plots方程来确定等离子体的温度以及元素的浓度。该软件可简单、快捷地进行定量分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Cu2+对伸展摇蚊及黄色羽摇蚊的急性毒性.以死亡率、口器畸形率为观测指标,计算水体中Cu2+对摇蚊的半致死浓度(lethal concentration 50,LC50).结果表明,Cu2+对三龄伸展摇蚊幼虫的24 h、48 h、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9.26 mg·L-1、3.81 mg·L-1、1.40 mg·L-1;对三龄黄色羽摇蚊的24 h、48 h、96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9.11 mg·L-1、8.71 mg·L-1、2.72 mg·L-1.当Cu2+浓度为10 mg·L-1;20 mg·L-1、40 mg·L-1、80 mg·L-1、160 mg·L-1时,伸展摇蚊口器畸形率分别为5.00%、8.33%、15.00%、25.00%、33.33%、41.67%;黄色羽摇蚊口器畸形率分别为5.00%、6.77%、12.28%、18.75%、22.64%、25.00%.摇蚊幼虫死亡率及口器畸形率与Cu2+暴露浓度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激光拉曼光谱并辅以电子探针技术 ,对云南禄丰出土的一面有柄铜镜进行研究 ,发现其主要成分是铅、铜、锡合金 ,其表面的腐蚀产物主要是CuCO3·Cu (OH) 2 。实验证明 ,铅青铜铜镜的防腐能力较别的青铜镜差 ,铅的腐蚀产物更易流失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在大气中用 Nd:YAG 激光烧蚀固体 Si 表面的等离子体。用光学多道分析仪测量了等离子体的时间分辨发射光谱,用 N(Ⅱ)的两条谱线的相对强度计算了激光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根据 N(Ⅱ)3995谱线的 Stark 展宽计算了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  相似文献   

20.
闫增伟 《考试周刊》2014,(59):125-126
实际测量出来的LIBS光谱谱线与标准情况下的LIBS光谱谱线之间存在差值,所以作者提出针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误差的外界因素研究,期望达到提高元素测量精确度的目的。为了能够找寻到实际有效的实验成果,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烧蚀效应与光谱波长为对象进行测试研究,同时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高温Mg等离子体,在1.00~3.00us的范围内收集延时下出现的斯塔克展宽数据。研究所得数据,从中找出烧蚀效应与斯塔克延迟时展宽等物理因素对采集光谱可能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与研究方法完全与其他的激光诱导基础光谱实验等一致,适用于其他试验系统误差性分析,无疑有助于提高LIBS技术的物质元素测量精准度,对于研究LIBS技术的最佳采样延时时间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