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这样的人共事心里踏实" 我认识穆青是在50年代中期.当时,苏联舰队访问上海,我和戴煌奉总社之命去上海采访报道.我还记得,当时担任上海分社社长的穆青正在生病,面色苍白而虚弱.他躺在锦江饭店一间客房的沙发上,同我们一道研究报道.苏联舰队驶入黄浦江口情景的特写,就是他出的主意.戴煌搭乘一只小艇,冒着风浪颠簸,迎到外海发出第一篇新闻.另一次,则是苏军红旗歌舞团来华访问演出,我奉命随团采访再次到上海,也是在他指导下完成报道的.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说过这样一句话:“采访是记者的生活.”这话很有道理,既道出了记者生活的特点,又反映出采访的本质特征. 我采写过一篇《上海老乡》的通讯.这篇通讯就是在兰州附近一个小站月台上候车时发现的线索,在火车上完成采访的.当时,我准备乘火车向西到酒泉去,在月台上遇到了也在候车的某部王政委。“听口音,是江浙一带人吧?”我问.“怎么说呢?算半个祁连半个上海吧!”他把半个说得挺重.“这怎讲?”我很好奇地问.“我喝了十多年黄浦江的水,又喝了十来年祁连山的水.所以,我既是上海人,又是祁连山人.”他一字一板说得很认真.“照你这么说,我也可以称是半个上海人了.”我接上说.“噢!!”他脸上显出很感兴趣的  相似文献   

3.
我不是上海人,但对上海的石库门文化有浓厚的兴趣,我创作的电视剧大多是写上海普通人的.如早期的<家事>、<她在人流中>、<奋飞>、<深深的大草甸>、<结婚一年间>等,所以我每次去北京等地参加创作研讨会,人们都认为我是"海派"代表呢.  相似文献   

4.
我和上海这座城市相伴了近七十年。我时时感觉得到上海这座城市脉搏的跳动,我感悟着上海,我也体察着上海,时时触摸着上海。我睁大了双眼,观察着上海的一切。有时候,我又在离开上海很远的地方或不很远的地方,隔开一段距离看上海。即便是出访在海外,我也时时记挂着上海。上海永远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5.
我对上海地区图书馆网络服务体系稍有了解.起初知道是因为当时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文献情报中心(现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生命科学图书馆)加入了上海地区图书馆的合作,我感慨于上海图书馆在合作中的高姿态和大手笔;然后在为图书馆干部培训班讲授"图书馆服务"这门课时,我通过上网查询进一步了解了上海地区图书馆网络系统的建设、服务和发展情况,体会到了它的特色;再就是我在上海的弟弟几次告诉我,他是怎样通过上海图书馆的网络享受到了图书馆的服务,从一个用户的角度对此深加赞许,并建议我也多多利用.  相似文献   

6.
前些天,《解放日报》《朝花》副刊的老同志打电话给我,说今年是《朝花》副刊创刊六十周年,我过去在这个副刊上发表的文章不少,要我写一篇文章作为纪念.实际上,我同上海《解放日报》的关系比《朝花》副刊还长得多,甚至可以追溯到这张报纸创办的时候. 当时,我是新华社驻三野总分社的记者.在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不久,三野就在山东曲阜多次开了动员大会,计划发起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并且同地方商量挑选干部成立接管大队,准备在上海解放后接管官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我记得,山东的《大众日报》分工在上海解放之时立即创办一张报纸.  相似文献   

7.
论资排辈,顾景炎先生在上海史研究中是我的前辈,当我进上海市文管会从事上海史研究时,顾先生已逝世十余年,但是我仍能经常读到他的手稿,听到同事对这位前辈的议论.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的街上很容易看见女人.我的意思是说,上海的女性乐于让人看见.为写这篇文章,我站在街头粗略地统计了一下,三人行,必有一女.她们兴高采烈地上街,最大的可能是去商店,尤其可能去服装店或皮鞋店.  相似文献   

9.
译制片的老"粉丝" 2005年,我的书《我的配音生涯》在上海书展签名销售的时候,上海女作家程乃珊排了两个钟头的队来买我的书.她如果直接来找我,我一定会把签了名的书送给她,可她像个普通读者一样排了队.这令我感到不胜荣幸,也很欣赏她的做派.她不愧是个"资深的影迷".  相似文献   

10.
从我个人感受说起. 我原是上海柴油机厂一名技术工人,解放前只读过三年书,为了谋生就去当学徒了.1952年因积极参加职工夜校学文化并取得一点成绩,被评为上海五金工会系统的学习模范,夜校老师要我写篇获奖后感想,发表在厂部食堂门口大黑板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