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5,(90):9-10
根据学习对象的不同,日语语法可以分为"学校语法"和"日语教育语法"。语法教学在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不同教材采用的语法体系,具体分析两种语法体系及教材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日交流可谓源远流长。汉唐时期,日本以中国为学习对象,汉字由中国传入日本。而到了近代,中日交流却出现逆转,日本的"汉语"大量地融入到中国的日常用语当中,日语的借词成为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现代汉语中日语借词的传入的几个阶段展开考察,力图对日语借词有一个更准确的认识,从而对日语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善于向外国人学习,善于将别人的东西改造成自己的东西,这正像鲁迅先生所讲的"拿来主义",那日本人的"拿来"意识在日语中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本文从日语文字的形成、现代日语的特点及日语中的外来语等三方面来谈日本人的"拿来"意识.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74):94-95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对日语专业的人才需求从"语言文学"向"商务文秘"转变。从社会人才需求、学生学习意愿、学校客观条件等方面分析,"日语+商务"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本文探讨这一培养方案的具体设置,并从师资队伍、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于中职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需要,在日语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实施日语的综合性学习,通过学习方式的转变;创设情景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强化日语口语教学几个环节,全面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任务型"教学法已成功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如计算机等一些信息技术类学科,而很少在语言教学中得到应用。那么在高职高专院校如何结合学生实际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日语及相关技能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日语教学现状、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及日语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探究"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地区开始从事对日经济和文化交流,日本企业数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日语毕业生已由传统的翻译、导游、教师向更为多元化的就业领域转变,因此日常日语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日语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直接影响初学者对日语兴趣的培养,还会影响日语学习者综合素质的培养。对高级日语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运用主题式语言教学,将具体的专业内容与语言教学目标相融合,同时传授学科知识和外语技能,进而培养适合社会所需要的、既懂专业又具备高水平日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日语敬语是日语基础学习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好日语敬语知识,熟练顺畅使用日语敬语对于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顺利展开人际交往沟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尝试对日语敬语教学展开分析,结合JF日语标准中的"can-do"模式探索有效教学方法,期望提高日语专业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地区的日语专业按照民族特性分为蒙古族班和汉族班,有的大学会分别采取蒙古语授课与汉语授课,有的大学一律采取汉语授课.无论哪儿种语言授课,在教学过程中,蒙古族学生和汉族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学习特点.本文以赤峰学院日语专业学生为对象,分为蒙古语为母语和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分别进行日语语音测试,来考察蒙古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对日语发音上存在的差异,主要从"发音的正确性"、"节奏的正确性"、"整体的印象"等三个方面做出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想说一口地道、流利的日语,对于日本的文化、习惯、以及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学生们学习日语时,都希望学成之后能够和日本人用日语进行正常的交流.日语教师在实际教授日语的发音、单词、语法等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地告诉语言实际使用的场面、状况、对象以及与说话者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日语.同时,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的导入还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外语教学与学习中,写作能力作为"听、说、读、写、译"五个能力项目中的一环,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无论是外语教学还是外语学习,都不能忽视对写作能力的培养.日语写作能力,也毫不例外地成为日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能力素质之一.而恰恰日语能力的培养又是日语专业学生的弱项,因此笔者在结合自身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对其制约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对日语写作的提高有所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是日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目标.旨在加强高职高专日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建议.通过引导学生树立专业学习兴趣,形成浓厚专业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改革教学方式等方面培养"上口能力强"的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日语专业听力教学现状及教学方法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梅 《考试周刊》2008,(25):85-86
在高校职业教育中,因为受学习年限限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名合格的日语人才,是我们日语一线教师必须时刻考虑的问题.学语言强调"听、说、读、写、译",其中,"听"是第一位的,是衡量个人日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在目前的日语听力教学中,虽然基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局限于教师放磁带、学生听,最后一起核对答案,教师解释语法,或者偶尔放放日剧的模式.如此教的大都是"聋子式和哑巴式日语".本文对两所大学学生参加2007年日语二级考试的听力成绩进行分析,结合国内一些较为实用的语言教学法,根据多年听力教学经验,认为将学校教学中一般都开设的"听力课"和"会话课"合成一门--听说课,其教学效果一定会大于单一的一门课.注重师生互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置场景,运用功能意念法,加强学生的听力练习,让学生在愉快的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实现自身听力水平的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4.
日语学习过程中,日语听力和日语会话是不可回避的两个重要问题。日语听力和日语会话既能相辅相成,又相互促进提高。在实际学习过程中,通过怎样的具体方法才能把日语听力和日语会话掌握好,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的日语教育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应该有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更高的价值,就是说把日语教育的视点也放在培养人的整体素质上。即在学习日语语言的同时,学习日本文化、理解日本文化,在这教育过程中对日语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论日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迁移是日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汉语和日语在使用汉字等方面有不少"共性",同时在语法上又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汉语对日语学习产生正迁移和负迁移.本文通过对语言迁移现象的分析,探讨其对日语学习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日语听力理解是日语学习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在校学生在学习日语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听力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日语学习学生的听力技能的提高,如何提高日语听力教学质量,本文从目前影响听力教与学的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因素分析,得出了提高日语听力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在此和广大日语教育工作者一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熹  张桂杰 《成才之路》2022,(9):121-123
初中日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提升初中日语教学的生命力,这是摆在初中日语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日语素养.文章分析初中日语教学现状,论述体验式教学的内涵,探究体验式教学在初中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刘昶  竹玛 《成才之路》2022,(15):138-140
教考分离在"高级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教学与考试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教师教学创新的主动性,优化日语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能力.教考分离还能避免学生在考试复习阶段根据教师指定的重点突击学习,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将主要精力用于日常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章从高校"高级日...  相似文献   

20.
与生俱来的母语学习使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本国文化有强烈的依赖和惯性,因而在日语学习和日语写作中出现了文化负迁移的现象.文章从"常见错误"、"迁移现象"、"教学对策"三个方面探讨日语写作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期望建立日语教学者与日语学习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教学体系,使日语写作的每一次体验都成为一次有意义的快乐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