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考据学是明代学术史的重要内容,对于明末清初学术风气的转变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四库全书总目》中著录明代考据著作之体要为考察对象,可以洞见四库馆臣这一学术共同体对明代考据学的认识,包括馆臣对明清考据学关系的认识,即承认明代考据学对清代考据学"导夫先路"之功。相对于明代理学末流空疏的学风,馆臣对于明代考据学著作无疑更是偏爱,但由于无法与乾隆时期日趋缜密的学术风气相比,馆臣也对明代考据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相似文献   

2.
论四库馆臣的楚辞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库全书总目》共收《楚辞》书目25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肯定了《楚辞》的巨大成就和屈原的崇高地位,同时明确反对将《楚辞》提高到与儒经等同的地位,注重以比兴寄托之法解读《楚辞》,主张保持《楚辞》一书的原貌,反对随意割裂和删改。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诗类"共收《诗经》书目147部。在提要中,四库馆臣强调《诗经》的经学地位,反对删改《诗经》,主张在研究《诗经》时兼收并蓄,消除门户之见,同时强烈反对从文学角度解读《诗经》。  相似文献   

4.
四库馆臣《明文衡·提要》颇有谬误。《明文衡》是一百卷,四库馆臣或言九十八卷,或言一百卷,所言抵触,在于失审。《明文衡》文体四十类,四库馆臣谓三十八类,原因在于抽删了“檄”,漏掉了“议”。《明文衡》录文上至元末,下迄成化,由于四库馆臣转述不严谨,致使录文时间的上、下限大大缩小。《明文衡》选文兼容并包,有很大的宽泛性,而四库馆臣视相关文章为“芜杂”、“乖体例”,或失于公允,或出于警戒前朝遗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的赋作集中体现了四库馆臣的赋学观。四库馆臣在考证赋体起源时,认为赋体源头应追溯至诗歌。将屈原、宋玉之作归为赋类,推崇荀子、屈原、宋玉初创赋体。高度认同汉魏古赋在文学史上确立体例的历史地位,强调科考对赋体功用的影响。在收录赋作时,追求经世致用、教化于民,喜爱典雅、征实之作。在辑录分析、批评比较历代赋作时,坚持征实理念,形成了较前人更为进步的赋学观。  相似文献   

6.
姚鼐和戴震之间的汉宋学术之争是姚鼐离开四库馆的主要因素。戴震其时正以考据功夫受器重,姚鼐虽亦重视汉学,但不能容忍他对朱熹的攻击。姚、戴之争时,姚鼐力单势弱,于是毅然辞馆。姚鼐辞馆反映了清代学术嬗变的重要轨迹。  相似文献   

7.
郭国庆 《文教资料》2009,(20):10-13
清代辑佚的繁兴最根本的原因是辑佚和学术研究活动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互动.考据学的深入发展与典籍缺佚的矛盾,是辑佚发展的内在深层动力.本文从尊古崇汉的治学理念对辑佚的影响和促进、佚书佚文在学术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与辑佚的发展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儒家经典是中国古代治国安邦的神圣准则和重要依据,作为清朝统治阶级的满人,亦非常重视学习儒学经典及广用儒臣.上至皇室诸王,下至八旗生员,经学专才辈出,撰有多部经学论著.涉猎范围遍及《五经》《四书》等,而尤以对易学的广研精索及理学的体察践求为著.满人对经学的崇尚与翻译引致小学的昌大繁盛,其中对满文的辨析考释又让他们尤为热衷.学风上趋兼采,重实证,则颇现朴学思潮之波及.  相似文献   

9.
赵万里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文献学家,从事历史文献研究长达50多年.自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就注意对<永乐大典>的研究,积极主张从中开展辑佚工作.赵万里在辑佚学上成就卓著,辑有<校辑宋金元人词>、<元一统志>,主持<析津志>辑佚等.他的辑佚特点主要体现为重视宋词、方志的辑佚,体例完善,校勘考证严谨,对所辑佚文详加校勘、考辨等.赵万里的辑佚实践和研究工作推进了辑佚学的发展,并为保存利用古籍、传承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11.
苍雪读彻之诗为晚明诗僧中之翘楚,但其诗长期以抄本形式流传。民国王培孙先生辑校《苍雪大师南来堂诗集》为苍雪诗歌流传最佳版本。今翻检明清僧传与诗文集,另有零星苍雪之作存世,尤以其为当日僧人诗歌总集与僧传所作序文,可见这位高僧对儒门诸科的谙熟以及本人为僧俗融合所作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是近代国学大师,他在文献学理论创新上取得巨大成就,在辑佚学上主要讨论了辑佚产生原因、辑佚起源、辑佚的界定、辑佚的取材、鉴定辑佚书优劣标准、辑佚的价值等理论问题,开启了辑佚理论研究的先河,奠定了辑佚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三朝北盟会编》是一部关于宋金和战的重要史籍,在清代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这部书遭到大量的删削。四库馆臣删削此书采取包括"删"、"改"、"删改结合"、"添"和"删改与添结合"等多种方式,体现了既要清除"违碍悖逆"的字句,又要保持书籍的"完整"面貌,做到不露删削痕迹的基本原则。这种删削的背后,隐含着多个具体的原因,因而对历史事实和文献的使用与整理造成了危害。而四库馆臣平恕、陈崇本删削此书时对抗金名将岳飞的尊崇和回护,其中蕴含的文化心态尤其值得重视和玩味。通过对四库馆臣删削此书的典型性考察,可以丰富我们对《四库全书》的认识,深化四库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在清代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长期的治学过程中,他一方面继承了乾嘉学者"言必有证"、实事求是的学风,同时又"深病乾嘉诸儒能为考证之学,多不能为考证之文"之弊,因此既重视史料的分析和考证,更注重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之言。从《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到《清儒学记》、《文史通义平议》等,无不反映出先生扎实的考据功底和善于融会贯通、能自成一家之言的治学风范。  相似文献   

15.
清代回族学者史学成就的研究是少数民族史学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归纳了学界关于清代回族学者史学成就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清代回族学者宗教史成就研究,当代史、地方志编纂成就研究,科技文化史、中外交通史成就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籍散失惊人,从宋代起重视辑佚,然而以清代辑佚贡献最大,清乾隆时期,征求天下遗书和纂修《四库全书》为最主要的辑佚活动,对后代影响很大。其辑佚活动,主要包括四库馆从《永乐大典》中辑佚和对《四库全书》所收书籍进行大量考证及有关学术活动。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有:1.清代辑佚本《旧五代史》,2.《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纂。  相似文献   

17.
《四库全书总目》是中国古典目录之集大成者,但由于时代条件、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限制,难免存在一些疏漏和讹误之处.以余嘉锡先生《四库提要辨证》对《四库全书总目》中《唐子西集》提要多处讹误的辨证为例,梳理馆臣在编写提要时出现的知识性和观念性两类舛误,并对馆臣评价唐庚与苏轼关系失实的原因进行探究,帮助进一步了解《四库全书总目...  相似文献   

18.
清人所编歌谣总集较之前代产生的同类型著作,其整体数量更大,采录范围更广,内部类型更多,思想内涵也更丰富.它是中国古代歌谣总集缟刊史上的顶峰.  相似文献   

19.
《四库提要》从著者真伪、文本真伪、文本流传、文本价值、篇章次第等方面,对历代易学著作予以详备考辨,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在易学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