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贯通古今的建构方式学界多有讨论,其著书之“体”实际上是更为基本和具体的研究角度。首先,钱著用两《汉书·儒林传》之“体”,“分经叙次、叙其流别”“明以原委”,加以“长编”“比类”;其次,“铺叙履历”“互见”应看作源自《史记》,而记录轶闻的倾向来自《晋书》;最后,钱著还杂取了《诗品》等诗文评类著作、《明史·文苑传》叙复社、互著法等写作方式。从“体”的角度来看,钱著承认了白话文作为一种“体”的存在,可为一代之文学,因此也就帮助建构了“现代性”,并且表达了新旧文学并无对立的观念。  相似文献   

2.
<正>钱基博(1887-1957),字子泉,别号潜庐,与弟基厚孪生,钱钟书先生的父亲。民国时期著名的古文学家、文史专家和教育家。他毕生讲授国学与研究国学,先后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北京清华大学、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南京大学)、武汉华中大学(今华中师范大学)等校担任教授。其学术著作主要有《韩愈志》、《韩愈文读》、《明代文学》、《国学必读》、《经学  相似文献   

3.
<正>大学校训,作为大学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之缩影,体现了大学人文传统、办学特色和价值追求,是大学演进历程的活化石,是教育家办学思想的结晶,是大学生价值导向的航标,犹如大海中的一座灯塔、苍穹中的一颗明星。透过校训,可以探寻这所大学的精神内核,挖掘深藏其中的精神瑰宝。大学校训,彰显大学的办学理念,蕴涵大学的文化之魂,可谓大学精神之镜诠。韩延明教授和徐愫芬老师所著《大学校训论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历时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