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志生 《现代语文》2005,(12):18-19
和现代汉语一样,古代汉语兼语短语也是由动宾短语套接主谓短语构成的,前一个动宾短语的宾语兼作后一个主谓短语的主语.含有兼语短语的句子即为兼语句.其常式(基本形式)为:……谓1 兼语 谓2……谓1,由"使"、"令"、"教"、"劝"、"俾"等表使令意义的动词充当,有人称之为"助动词".  相似文献   

2.
兼语句是人们经常争论的谓语类型。它有时和连动句套用,有时和双宾语套用,构成复杂的兼语句。在形式上,它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词谓语句很相似。我们从兼语句的特点、兼语句的类型、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动词谓语句的区别、兼语句和双宾语句的区别四个方面探讨“兼语句”。  相似文献   

3.
学会辨别古汉语兼语句与主谓宾语句,对正确掌握古汉语语法,以及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水平帮助很大。兼语句是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从结构上看,兼语句的谓语由动宾短语套接主谓短语构成。如:  相似文献   

4.
谈谈兼语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动词谓语句。根据句子中第一个动词的含义,可将兼语句分为七种类型,兼语句在结构上也有其特点,它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很相似,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兼语句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容易混淆,其区别方法最简单易行的是下面四种:一、看谓语动词的性质。兼语句中兼语前的动词通常带有使令性,如:让、叫、派、命今、要求、邀请等;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其谓语动词通常表心理  相似文献   

6.
三、关于连动句和兼语句 1、关于旧系统的“复杂谓语”。旧语法系统有所谓“复杂谓语”之说,所指对象主要是指“谓语的连续”和“谓语的延伸”。新系统取消这样的说法,称前者为“连动句”,称后者为“兼语句”。取消“复杂谓语”的理由何在? 第一,在汉语中,真正以单个词作谓语的情况很少见,以短语,特别是复杂短语作谓语的情况很普遍,复杂的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主谓短语等都可以作谓语。例如:  相似文献   

7.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构成的.连谓句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的特点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谓词性词语连用且共同陈述同一主语.有着密切联系的兼语句和连谓旬在一般情况下比较容易区分.但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兼语句与谓语的第一个动词是“有(或‘没有’)”的连谓句即“有无”类兼语句和连谓句就往往难以区分.例如:  相似文献   

8.
“使”字句属于兼语式,并且是典型的兼语式,这在承认兼语式存在的人们中几乎是公认的。本文试图论证“使”字句与兼语式有着质的区别,同时兼论“使”的词类归属问题。一 所谓兼语式,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合而成的结构,即动宾短语的宾语变是主谓短语的主语;宾主同体,共存共用。 从语法结构来看,兼语式有两种基本结构形式。 A. (N1)+V_1+N_2+_2+(N_3)句例:  相似文献   

9.
兼语句,在现代汉语中称之为兼语谓语句。其特点是:谓语由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套在一起构成。也就说,谓语有两个动词,前一动词是宾语又是后一动词的主语;前后两个动词不共一个主语。在汉语语言中,这类句型(式)是常见的。本文就汉语兼语句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找出英译方法和规律,供广大同仁参考。 一、表示使令意义的兼语句 这类兼语句,可以说是汉语兼语句的重点,其前一动词是表示使令意义的动词,如“使、叫、让、教、派、催、引诱、号召、鼓励、劝、促进、动员、禁止、阻挠、要求、命令、请求、坚持……”等…  相似文献   

10.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的句型归属和命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予类动词带双宾语加谓词句式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却很少受到关注的一种句式。有人把它叫“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有一个是兼语;有人把它叫“双兼语句”,认为句中的两个宾语都是兼语。我们认为这种句式在句型分类上应该属于兼语句,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兼语句,因此命名为“双宾兼语句”更合适。双宾兼语句只有一个兼语成分,这个兼语有时是直接宾语,有时是间接宾语,但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不能同时作兼语。因此把这种旬式笼统地叫做“兼语句”不能反映它与一般兼语句的区别,把它认定为“双兼语句”,又混淆了句法结构中显性语法关系和隐性语法关系的界限,二者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1.
难以区别的兼语句与连动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语句是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组的。连动句是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共同陈述主语的。兼语  相似文献   

12.
兼语、兼词、兼类是古代汉语中的重要内容。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人,如果不懂得这部分知识,就不能正确地理解文意。因此,有必要对这三个不同的概念和内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进行一番辨析。 一、兼语与主谓词组的辨析 兼语是划分句子成分时的一个术语,属于语法范畴,是主谓宾补定状六种成分之外的特殊句子成分。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动词谓语,在这两个动词谓语之间有一个词语身兼二职,它既是前一个动词谓语的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谓语的主语,这个身兼二语的成分就叫做兼语。这样的句子结构形式就叫兼语式。例如: [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微子》) 在这句话中,主语“丈人”承前文省略了。“止”是挽留的意思,是主语“丈人”的动宾谓语。“宿”,住宿,也是动词作谓语,“子路”既是前一个动词谓语“止”的受事宾语,又是后一个动词谓语“宿”的施事者主语,这时我们称既当宾语又当主语的“子路”为兼语。 在现代汉语里,兼语只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子成分,简单地提—下;但在古代汉语里,兼语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可以从历代文言作品中找出大量的例句。例如:  相似文献   

13.
与英语中的“复合宾语”相对应的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兼语式”。在汉语语法著作中,“兼语式”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主要表现在:“兼语式”的理论背景是什么,如何认识和把握这一特殊句式的内涵等。在汉语中,这种句式古亦有之。在先秦时期的典籍中,就已存在。如“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左传·隐公元年》),“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但对于系统的汉语语法研究开始较晚,直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汉语语法学者才以对西洋语法介绍、比照中,提出这种句式并加以研究。早在四十年代,王力先生就提出了“递系式”的理论。他把递系式定义为:“凡句中包含两次连系,其初系的谓语的一部分或全部即用为次系的主语者,我们把他叫做递系式,取‘递相联系’之意”。在此之前,语法学界一  相似文献   

14.
兼语句应有三种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对兼语句是这样表述的:“谓语是由动词短语(动 宾)套接主谓短语构成的,动词短语的动词表示使令的意思,如‘使、叫、让、请、派、命令、禁止’等。动词的宾语充当主谓短语的主语。”这就是说,兼语句的第一个动词必须是表示使令意思的,它的宾语又同时充当第二个动词的主语。张寿康先生主编的《教学语法答问》除了承袭这一观点之外,又补充了一句:  相似文献   

15.
主谓谓语句又称双重主语句.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是由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为简单起见,我们把全句的主语和谓语分别称为大主语和大谓语.把作谓语的主谓短语的主语和谓语称为小主语和小谓语.其基本格式是主语‖谓语(主谓短语),或者说是大主语‖大谓语(小主语+小谓语).下面首先从语法、语义和话语功能这三个不同层面分析主谓谓语句的特点.然后探讨汉语主谓谓语句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可能产生的干扰及克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形式化表现手段具体到汉语来说,主要是短语结构的语法分析和句子成分的符号化标示。短语结构主要包括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正补短语、主谓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复指短语、方位短语、能愿短语、量词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比况短语。  相似文献   

17.
兼语短语处于句子核心位置的句子叫做兼语句。它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动词谓语句。它与双宾语句、连动式、主谓宾语句、紧缩句和复句很相似,但也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8.
在汉语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语法结构,它既具有连动句式的特点(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而成),又具有兼语句式的特点(其谓语部分由一个动宾短语套接一个主谓短语而成).这种句式实际上是连动句和兼语句的合用,笔者姑且把它称为“连动兼语句”.例如:  相似文献   

19.
试论兼语短语结构类型迟卫萍通常所说的兼语短语是由一个述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合在一起构成的,述宾短语的宾语兼做主谓短语的主语,形成一种连环形式,中间一项是宾主同体,称作兼语。到底有无设立兼语短语的必要,语法界一向争论不休,至今尚无定论。我个人认为,兼...  相似文献   

20.
所谓“兼语式”,就是由兼语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子。所谓兼语词组是由“宾语兼主语”这种成份构成的一种词组。(黄伯荣《现代汉语》)如“请他来”,“他”是兼语,是“请”的宾语,兼作“来”的主语。从整个句子角度来看,兼语句有两个谓词,后一个谓词可以同前一个谓词的宾语发生主谓关系。下面的句子,是现代语法学界公认的兼语式: (1)你叫他马上来。 (2)大家选他当代表。 (3)他有个妹妹在大学念书。 (4)我请你写一篇文章。 (5)这件事使我非常着急。 (6)班长命令我们开炮射击。这种句式是古亦有之的。在我国先秦时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