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经听过一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故事: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培训的主题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中心地位”。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一个情境性题目: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到校长室去评理的时候,校长该批评教师还是批评学生?据说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相似文献   

2.
学生第二     
李希贵 《师道》2008,(5):21-22
曾经听过一个叫人笑不起来的笑话,说是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培训的主题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中心地位”。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一个情境性问题: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到校长室去评理的时候,校长该批评老师,还是该批评学生?据说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李希贵在《学生第二》上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是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一个情景性问题: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校长该批评老师,还是该批评学生?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老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这是一个毫不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一个叫人高兴不起来的故事,说是在师大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培训的主题是"如何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学生中心地位"。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的一个情境性题目是: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到校长室去评理的时候,校长该批评教师还是批评学生?据说这位校长以不容  相似文献   

5.
正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在一个校长培训班里,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班主任与学生发生冲突,到校长室去评理时,你是该批评教师还是批评学生?这位校长当即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教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第一节是数学课,师生问好后.我发现杨某的位置上又是空的。开学还不到一个月,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迟到了。课才刚刚开始,一位同事匆匆跑来说:“你们班一位学生迟到了,还顶撞值日教师,值日教师让你这个班主任到传达室去领人!”我不禁怒从心头起——就是这个杨某,上次迟到正好被校长撞见,校长还委婉地批评了我。这才几天,他居然又一次……  相似文献   

7.
李希贵在《学生第二》上曾经有这样一个笑话,说是在一个参与式校长培训班上,一位校长被要求回答一个情景性问题:当一位教师与一名学生发生争执,校长该批评老师,还是该批评学生?这位校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当然是批评老师,因为,学生是学校的主人,这是一个毫不动摇的中心。当今天普遍强调学生是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时候,教育管理中应当把教师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上?教师是具有自主权、主体地位、独立人格的人还是受人差遣、训导的附属品、雇工甚至工具?  相似文献   

8.
四块糖果     
长期以来 ,批评教育学生 ,我们做教师、当班主任的往往习惯于把学生“请”到办公室。学生肃立面前 ,教师坐在椅上 ,一条两款地指出其“罪行” ,并责令限期改正。此类审判式的批评 ,教师伤肝损气 ,大多劳而无功 ;学生伤心赌气 ,很少听而奏效。记得上大学时 ,一位教育学教授曾给我们讲了陶行知先生“四块糖果”的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 ,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要用砖头砸同学 ,将其制止 ,并责令男生到校长室。等陶先生回到办公室 ,见男生已在那里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 :“这是奖励给你的 ,因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  相似文献   

9.
对于好校长,每个人都有一种热切的、理想化的期待。我也不例外。我期待着每一位校长都能成为这样的好校长——“心”有余“,力”也足。关键词一:“心”有余。充满爱心。有爱心是一位好校长的伦理底线。好校长必定有着广博而深切的人文情怀,他们始终心系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日常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举止、每一种表情、每一处细节,无不释放出对教师、对学生、对教育发自内心的热爱。秉持“公心”。有“公心”的校长不一定是好校长,但没有“公心”的校长一定不是好校长。好校长必须廉洁奉公,不以权谋私或单凭个人好恶草率决策,对所有师生…  相似文献   

10.
在一所学校里,如果教师动辄跟学生发火,则校长一定会批评这位教师。但是,在批评这位教师的时候,可能校长也会发火:“你说你像不像话?我已经跟你们讲了多少遍,不要对学生发火,可你们还是这样,气死我了……”  相似文献   

11.
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A校长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唉,你真是好心办了错事啊!这道理你自己都懂。当然,我当校长的也有责任,平时对你要求不严”这位青年教师听后认真地接受了批评,主动认错,并保证引以为戒,事后还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B校长发现后态度强硬地说:“你是不是体罚了学生?你知不知道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你这样做真是严重玷污了教师形象!自己好好想想,真给我添麻烦……”青年教师听后顿觉满肚子委屈,却慑于校长“权威”不敢申诉,结果不但不接受批评,甚至对后进生更加厌弃。分析:同是…  相似文献   

12.
走进安远县九龙小学,那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令人耳目一新;而更荡涤心襟的,却是学校涌动着的一股和谐的内在活力:教师倾情工作,学生潜心求学,家长多方配合……“不批评”周,让学生信心倍增“这个星期老师没有批评我,同学们也不再笑我笨,我的一幅画还在学校得了奖。从今以后,我一定会认真学习,争做一个好学生。”这是九龙小学实行“不批评”周以来,五年级一位学生写的一篇周记。九龙小学“不批评”周活动要求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共同约定每月的第一周为“不批评”周。在这一周内,学生在不违反法规和学校纪律的前提下,即使有些…  相似文献   

13.
一校之长,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关系着一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关系着许多教师的发展和幸福,关系着无数学生的前途和希望……“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作为一名教师,我呼唤一个个智慧型的校长出现在校园这片净土里。智慧型的校长首先是一位学者型的校长,因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新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才会源源不断输入学校,从而指引一校的办学。学生和教师是最崇拜校长的,在他们看来,校长是无所不知,无所不通的。一名知识渊博、学有所成、业有专攻的校长,更能吸引学生、教师和家长的眼球。因为教师会觉得校长是一位博学多…  相似文献   

14.
梁伟 《江西教育》2006,(4):32-32
案例一:一位青年教师一气之下体罚了一位后进生。A校长发现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唉,你真是好心办了错事啊!这道理你自己都懂。当然,我当校长的也有责任,平时对你要求不严”这位青年教师听后认真地接受了批评,主动认错,并保证引以为戒,事后还进行了家访,向学生和家长表达了歉意。B校长发现后态度强硬地说:“你是不是体罚了学生?你知不知道体罚学生是犯法的,你这样做真是严重玷污了教师形象!自己好好想想,真给我添麻烦……”青年教师听后顿觉满肚子委屈,却慑于校长“权威”不敢申诉,结果不但不接受批评,甚至对后进生更加厌弃。  相似文献   

15.
笑话四则     
尴尬的校长在德国,学校变得越来越大。所以许多校长认为,假如记住曾在他们学校读过书的孩子的名字是一种光荣。一次聚会上,一位校长认出了他一位从前的学生:“喔,您是勒威尔·米勒,1964年您读六年级,对吗?”“正是,校长先生。”这个年轻人说。“您看,我从不忘掉我的学生。”校长自豪地说,“那么,您现在在哪里工作呢?”年轻人的脸红了:“我现在是您学校的一名教师,校长先生。”  相似文献   

16.
事情发生在教室门前。班主任批评学生,学生不服气,双方争吵起来。另一位教师闻声赶到,他不问青红皂白就对学生厉声训斥:“你对老师是什么态度!”学生也火了,反问:“你是什么态度!”由于有学生围观,两位教师下不了台,也就更火了,连推带拉地把学生拽到校长室。反思这件事情,是不能完全怪学生的。事情之所以闹到这个地步,恐怕与介入批评的教师“负薪救火”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如何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育督学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颇令人玩味,记录如下。一个小学校长在汇报课改工作时,为证明其管理严明特举了一例。某天,该校长听课发现一年级一学生把石桥称为“一孔石桥”,而任课老师并未给予任何纠正。这个校长非常生气,他决心在全校教师会上点名批评这位老师,让全校老师接受这个深刻的教训,并不要再犯类似的“低级”错误。教师大会上,他振振有辞又痛心疾首地质问:“大家说,有‘一孔石桥’的说法吗?连‘一座石桥’这么简单的东西都搞不清楚!学生错了还不纠正。这是难道是一个堂堂大学本科生上的课吗?”督学说:“当时我很惊讶。‘一孔…  相似文献   

18.
幽默     
校长的演讲一校长在学生的毕业典礼上讲话。台下坐着上千人。校长打开讲稿,神色庄严地说:“同学们。”忽然一阵风把讲稿全吹落散布在地上。校长说:“我的话完了。”校长的尴尬在德国,学校变得越来越大。所以,许多校长坚持认为记住曾在他们学校读过书的孩子的名字是一种光荣。在一次聚会上,一位校长认出了他一位从前的学生:“喔,您是勒威尔·米勒,1990年您读六年级,对吗?”“正是,校长。”这个年轻人说。“您看,我从不忘掉我的学生。”校长自豪地说,“那么,您现在在哪里工作呢?”年轻人的脸红了,“我现在是您学校的一名教师,校长先生。”巧合…  相似文献   

19.
《广东教育》2006,(9):10-11
“作为教师,我爱我的学生:作为校长,我爱我工作的学校和每一位教师;作为母亲,我爱我的孩子;作为妻子,我爱我的丈夫……”陈校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相似文献   

20.
田伟 《考试周刊》2010,(22):233-233
有人把校长比作三尺讲台的领头雁.有人把校长比作教师心灵的晴雨表,有人则把校长比作学校管理的一张王牌。言外之意都是在强调,校长就是学校的天.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认为一位好的初中校长应该是一个集“教育专家”、“心理学家”、“管理行家”三重角色于一身的“多面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