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树兰创办“古越藏书楼”的进步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古越藏书楼在中国的藏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并且有其显明的特色。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古越藏书楼的特色进行论述和评析。  相似文献   

3.
古越藏书楼的启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介绍古越藏书楼的过程中,穿插了对其藏书宗旨、管理制度、服务方式、人员配置乃至楼舍建筑模式的评论,并在评论的过程中,突出了古越藏书楼的古为今明。  相似文献   

4.
从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三个时期,叙述了学者们对古越藏书楼与徐树兰,在中国目录学史、图书分类编目、图书馆学、图书馆史与藏书史历史地位的研究。进而对这种知识积累视野下的研究作出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6.
陈林 《图书馆学刊》2009,31(1):81-83
《古越藏书楼书目》分类法是一种体现中外学术平等的新分类法,通过子目细化将中西学术门类混合起来,试图将中国传统知识纳入近代西方知识系统中去,因此有利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构建。《古越藏书楼书目》分类法的创新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知识系统由古典形态向近代形态演变的复杂历程。  相似文献   

7.
薛金升 《图书馆》2005,(1):73-73
据两年一度的“全国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从 1998年到 2003年,中国人的阅读率下降了8. 7个百分点, 2003年国民识字者中图书的总体阅读率为 51. 7%。谈到阅读率下降的原因,有的认为现在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多,没必要只选择读书;有的认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没有时间读书;有  相似文献   

8.
书的故事──摘自《中华读书报》1994年第2期原作:周有光什么是“书”?“书”是写印文字的纸页编订起来的本子。这个解释只适用于今天,不适用于古代,更不适用于未来。中国是“东亚”的文化源头。中国的“书”大约有三千五百年历史,可以宏观地分为三个时期:一、...  相似文献   

9.
10.
深圳又敲“读书锣鼓”———(摘自《中华读书报》1996年11月6日)朱建国定于11月8日在深圳隆重开幕的第七届全国书市,标志着深圳第四次敲响“读书锣鼓”。深圳第一次读书锣鼓似乎应以“刘学强热”为代表。1981年,移民作家尚未光临深圳,那时在深圳领先的...  相似文献   

11.
留住远去的书香──摘自《中华读书报》1994年8月10日原作:李伟杰,安奋伟忧虑一:“高潮”冲淡“书香”前不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广东、上海等9省市4654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近40%的人家无藏书。另据全国的一项抽查,80年代我国居民书报支...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读书活动该怎样搞———摘自《中华读书报》1996年10月9日)呼延华在举办社会性读书活动、丰富民众文化生活方面,80年代是永远值得人们怀念的。各种读书活动相继举办。可以说,80年代的读书活动如火如荼,几呈烽火燎原之势。与80年代读书活动的火爆场...  相似文献   

13.
14.
《图书馆》1994,(5)
周恩来与邓小平的江西情──摘自《中华读书报》1994年8月31日1969年深秋。大街小巷的墙壁上,贴满了打倒“刘邓”的大标语。在这种恶劣的政治形势下,周恩来却在暗中保护着邓小平。在中央,一心要打倒邓小平的,一个是林彪,一个是江青。林彪、江青都清楚,被...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中国基本古籍的大型书库──漫谈《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摘自《中华读书报》1995年9月20日韦余《续修四库全书》经部易类已于8月正式出版,这标志着中国基本古籍的大型书库这一浩大工程的首项工程已告竣工。《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喜见不少学者着力于藏书史实挖掘和文化传播,私家藏书通史、断代史、地区史、藏书楼史、藏书家传等藏书文化著述不断涌现。2007年6月,范凤书先生的一部《私家藏书风景》(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6月版)又为书林新添一景致。  相似文献   

17.
18.
红旗渠畔,情与流水长1996年的9月20日,我们从辉县向北穿过太行山到林州,一路旧地重游感慨万千。1972年初冬,我在红旗渠畔采访了半个月,从北面的总干渠走到最南的支渠毛渠。总干渠缠绕在太行山侧的逶迤气势,青年洞的雄奇险峻,曙光洞穿山的神秘,桃园渡槽凌空飞架的雄姿,群英汇流的大气磅礴,都令人荡气回肠。后来我从穆青口中得知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原来是周总理严厉批评了河南军管的负责人否定红旗渠的错误,质问他:“你说‘一条小小的红旗渠有什么了不起’,小小的红旗渠你修了几条?”周总理亲自制止了造反派在林县的倒行逆施。于是各家新闻单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肯定了《图书馆活动高潮与学术转型》的优点(选定领衔人物、著名图书馆、先进管理思想作为衡量图书馆活动高潮与活动中心的三个标准和要素;认为图书馆史的研究对象是“图书馆”,而图书馆学史的研究对象则是“图书馆学家及其著作”,对“要素说”做了客观的评价;对我国近代图书馆发生发展原因的分析也是比较中肯的)之后,指出其中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0.
本文试图从社会背景与学术理性的演进入手,来描述、评析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重建过程。找出阻碍基础理论重建的原因,明确其重建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