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关于矩阵加权广义逆的反序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1]的基础上,给出了矩阵加权广义逆的反序律成立的一些充分条件,推广了关于矩阵广义逆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2.
利用广义Schur补的极大(小)秩的表示式,获得了二矩阵乘积的加权广义逆的几个混合反序律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从而丰富与完善了加权广义逆反序律的刻划.  相似文献   

3.
本文我们给出了B{1,3}A{1,3}(AB){1,3}和B{1,4}A{1,4}(AB){1,4}的一个等价性条件,并由此得到了(AB)+=B+A+的一个新的充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矩阵乘积的加权广义逆在理论研究与数值计算等方面有许多重要应用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利用广义Schur补的极大(小)秩的表示式,获得了二矩阵乘积的{1,2,3M}-逆反序律成立的一个新刻划,从而丰富与完善了加权广义逆反序律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5.
利用格上t-模T,给出了完备B rouwer格上矩阵的T型{1}-广义逆的概念,研究了格矩阵的T型{1}-广义逆存在的等价条件,并给出它们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给出模糊(S,θ)-系定义后,将直积、上积和张量积这三个概念引入到模糊(S,θ)-系中.任何一个模糊(S,θ)-系集都有直积以及任何一个非空模糊(S,θ)-系集都有上积.最后还给出了模糊(S,θ)-系的张量积和S-系的张量积之间的一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3-吡啶甲酸为原料,经过Curtius重排反应制得3-吡啶异氰酸酯,再进一步与5-氨基.1,2,3,4-四氮唑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合成了1-(吡啶-3-基)-3-(1,2,3,4.四唑-5-基)脲。对产物进行了元素分析,以红外、核磁和紫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发展方程是人们认识和解释自然界许多现象时得到的数学模型,研究这些模型的解的性态十分重要,其显式解更是人们研究所必需的.F-展开法是求解非线性发展方程精确解的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利用F-展开法,并借助于Riccati方程的精确解,导出(2+1)-维EW方程4种不同形式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9.
以2-(2-氯乙基)-5-氯-6-苯基-3(2H)-哒嗪酮、卤代烃和硫脲为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了9种未见文献报道的2-(2-烃硫基乙基)-6-苯基-5-氯-3(2H)-哒嗪酮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文章研究了新显色剂1-(4-硝基苯基)-3-(2-吡啶)三氮烯NPPDT的合成及其与镉的显色反应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Tween-80的存在下,Ph=9.23的Na2B2O7-NaOH缓冲溶液中,该试剂能与镉发生显色反应,镉与NPPDT形成橙黄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位于464nm处.该方法测定微量镉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12.
13.
h(G,x)表示图G的伴随多项式,β(G)表示h(G,x)的最小负实根.证明了当t≥3时,r(1,1,t+1,t,1)和T(1,1,t+2,t,1)的补图的色唯一性。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类任意随机变数序列的强大数律。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ALp空间(1相似文献   

16.
以糠醛为原料通过光氧化反应生成4-羟基丁烯内酯,再与薄荷醇缩醛化制得手性合成砌块5(R)-(1R,2S,5R)-孟氧基-2(5H)-呋喃酮(1),然后使1与正十八胺进行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得到标题化合物4(R)-N-正-十八氨基-5(R)-(1R,2S,5R)-孟氧基-3,3-二氢呋喃-2-酮(2)。并通过元素分析,IR,~1HNMR,~(13)CNMR和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7.
主要报道了过渡金属镉的含硫原子配合物和原子簇合物Cd[S_2P(OPr~i)_2]_2、Cd[S_2P(OCH_2Ph)_2]_2和簇合物MoCd_3O_2S_2(Ph_3P){S_2P(OPr~i)_2}_5的合成,并结合其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证明(S~(2~i))~2上的任一个光滑非自由对合一定是有常维数的不动点集F,且dim(H~(F;Z_2))=4;(S~(2~i))~2上的光滑对合在等变协边的意义下是惟一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约定△ABC各元素:三边长a、b、c,半周长p,面积S,高ha、hb、hc,外接圆半径R,内切圆半径r,旁切圆半径ra、rb、rc.  相似文献   

20.
The Egger-Miller information hypothesis was tested in a nonoverlapping compound stimulus CER situation. During CER training, S2, the so-called redundant stimulus, acquired greater suppression qualities than S1. However, following CER training, subjects were exposed to test situations in which the independent suppression qualities of S1 and S2 were assessed. S1 was followed by a trace interval, S2 was presented alone, or the S1–S2 sequence was reversed. Results of all test conditions showed minimal suppression to S2, while suppression to S1 was maintained or facilitated. It was suggested that S2, although a redundant predictor of shock occurrence, provides information as to “when” shock is du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