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吴新芳 《精武》2008,(8):49-52
武当玄真拳上五捶实用制敌术属于内家拳功法,讲究凤空诱敌、引进落空、顺势借力、后发制敌,实用于近身短打格斗。武当玄真拳上五捶实用制敌术是从武当玄真拳法中精选出来的掼面捶、挑崩捶、抢劈捶、甩鞭捶、掼耳捶五种上盘攻击性捶法。与敌格斗中,先设上盘空位将敌上盘攻击性捶法,  相似文献   

2.
潘双喜 《精武》2004,(9):30-30
三晃膀为武当洪拳中颇具代表性的套路,其动作朴实无华、刚猛暴烈,大有"晃膀撞倒山,跺脚震九州"的气势。其劲力以硬脆快猛、刚柔相济为法则,技法强调顾打合一、攻防兼备。其代表动作有托枪式、顺风捶、跃膀捶、连三捶,其中每种打法均可单练,更可举一反三,用于实战。动作演练时,要求舌抵上腭,气沉丹田,晃膀发力,劲至梢节。本文主要介绍顺风捶的单练方法及格斗之法。  相似文献   

3.
张凯 《精武》2002,(3):30-32
实战基本功训练,是三皇炮捶拳技击实战训练的重要方法,包括操身练艺、功法实战和实战技术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武当玄真拳法制敌技法是道家护观之上乘功法,其制敌招势精妙实用。对敌时,近则贴身短打,远则拳脚齐击,守势紧密,攻势连环。其手法多用封、采、搂、擒等控制敌攻防手,多以拧、拉、拎、按等迫使敌身体失重,;其法多用冲肚、击面、贯耳,挑崩捶等;其脚法多用尖肋、通肚、窝心、挂面、跺子脚等;其步法多以开弓、骑马、玄虚、勾跷,仆腿等套抵抗敌邻近腿。武当玄真拳法因势施招的运用,是防身自卫、克敌制胜的法宝。1.封手骑马按压肩彼此对峙;当被进身以左格斗式逼近我,欲发攻势;我则开步立稳,两手俯掌提至胸前,平心静气,观其变…  相似文献   

5.
鹞膀捶为沛县武当洪拳三晃膀套路中的重要动作,它迅猛灵变,攻防相宜,技术应用以等打与赶打为法则,技击时犹如鹞鹰抖膀展翅。武当洪拳名家说:“打法有等打与赶打之分。所谓赶打者,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所谓等打者,犯了招架,便是十下。”鹞膀捶的功法练习势猛劲强,长期练习可使骨坚筋强、精充气足,达体魄强健之效,用于格斗实战也有自卫防身之功。  相似文献   

6.
吴冲锋 《精武》2009,(8):20-25
武当玄真拳十脚实用制敌术是武当玄真拳的基本脚法,动作朴实无华,易学易练,实用性强,便于近身搏击。武当玄真拳在实战制敌中往往是先手后脚,手脚并用,手封门户控制敌手,脚隐于手下攻敌不备,起脚于敌失势之时,落脚于敌要害之处,从而克敌制胜。现从武当玄真拳的脚法中精选出尖肋脚、通肚脚、窝心脚、偷阴脚、摆莲脚、后撩脚、里合脚、勾踹脚、窝肚脚、破裆脚等十种基本脚法运用于实战攻防之中,并以手法设空诱敌,控制敌手,为出脚踢击敌要害空位创造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7.
安子 《武当》2001,(2):31-32
相传周朝老子创聃道玄学,传武将函谷关令尹喜。尹喜隐太和山习武修道,创武当武学,后人称老子为玄,尹喜为武,此二真相合谓“玄武”,称北方之神。到唐朝,安庆府人李道子尝居武当山,创先天拳;公元710年,歙州人许宣平创三世七,亦名长拳;但都不叫太极拳,也均无确切考证。  相似文献   

8.
贴山垲争手缠丝崩猛虎硬爬山日羽 掌撮 掌拦捶虎扑八极秘艺 六大开拳@刘云樵  相似文献   

9.
张凯 《精武》2004,(12):5-7
响当当的三皇炮捶拳与京都会友镖局 三皇炮捶拳历史久远。从现有文字记载和文物来看,最早传授三皇炮捶的人,是河北冀县的乔三秀。乔三秀传子乔鹤龄,乔鹤龄传宋迈伦、于连登、张文彩、王双奎。清道光年间,宋迈伦曾挟技独闯京城,到清廷的神机  相似文献   

10.
武当玄真制敌拳法□文/高松王连辉贾文红〖接上期〗4、叠肘冲面抓颈手若对方抢攻,左脚突进逼近我身,同时冲左拳攻击我中盘空位,右拳屈肘护住中上盘时;我则速撤左脚,以右玄虚式避敌攻势锋芒,使敌拳落空于胸腹前;同时右手由右下仰掌上托抓住敌左腕外侧,左手同时向...  相似文献   

11.
《武当》2011,(2):6
为庆祝《铁松遗真》、《武当太乙混元球》、《武当玄都玉女图》、《武当如意太极》四项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乾元文化活动策划有限公司特联合铁松养生网(www.tiesong.com)隆重推出《铁松遗真》内功武学大型系列教学活动,系统完整讲解及传授武当太乙铁松派内功及武学,教学方式采用函授、面授相结合,长期短期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在全国各地开设面授班及闭关培训。农历新年,首次推出课程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武当》2011,(10):6
为庆祝《铁松遗真》、《武当太乙混元球》、《武当玄都玉女图》、《武当如意太极》四项成功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州乾元文化活动策划有限公司特联合铁松养生网(www.tiesong.com)隆重推出《铁松遗真》内功武学大型系列教学活动,系统完整讲解及传授武当太乙铁松派内功及武学,教学方式采用视频函授、面授相结合,长期短期相结合的方式,不定期在全国各地开设面授班及闭关培训。现应广大学员要求,特推出部分视频教学,全部视频由刘铁成先生亲自示范。课程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中国古代捶丸和早期高尔夫的考察,从名称、起源、文献记载、场地、器材与服装、竞赛组织与方式、规则、礼仪以及发展演变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从两种运动形式的相似性来看,捶丸和早期高尔夫这两类产生于不同地域的户外运动,应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由历史发展进程而言,捶丸极盛之时的元代正值大规模东西文化交流时期,随着文化交流捶丸西传是不可避免的,因而现在风靡全球的高尔夫运动,其早期的发展、演化过程,与中国古代捶丸的影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凯 《精武》2006,(1):24-25
炮捶又名三皇炮捶。“炮捶”二字是形容其拳威力如炮,故名。炮捶发力发声,以气催力,用力刚猛,击法上挨轻躲重,有含、收、蓄、滚、挑、按等法。三皇炮捶套路短,架式小,动作刚健有力、沉稳,技击性较强。器械有大枪、剑、刀、棍、护手钩、梅花铲、凤翅镗、金钢圈、牛心拐等。下面,笔者介绍三皇炮捶的刀对枪实战技法,供习者参考。第一节 1.刺头拦截:甲右乙左。甲方两手握枪,左脚向前上半步虚点于右脚前,成为左虚步,同时两手持枪直刺乙方头部,力点在枪尖。甲方左手在前,右手在后,目视刺头枪。乙方右手持刀自下向上、由里向外拦截甲方刺头枪,力点在刀头,同时右腿屈膝提起,目视拦截刀,左掌  相似文献   

15.
云烟散人 《武当》2004,(9):40-40
武当太乙散手为武当太乙铁松派武技功夫,在手法上讲究封闭擒拿,在腿法上讲究踢弹扫挂,于实战中尽显威力。试举数例与同道共研。  相似文献   

16.
张凯 《精武》2006,(3):16-17
三皇炮捶最基本的步型步法,虽然名称有的与其他拳种相同,然而对技术动作却有自己独特之处。三皇炮捶的步型主要有:弓步、马步、仆步、虚步、并步、丁步和本门特有的圈裆步(又称四六步)等。其要领要求分述于后:  相似文献   

17.
李慎强 《武当》2004,(2):5-6
清虚自然太极拳乃武当紫霄玄真神剑门历代秘传证道神术,其源流详见《武当玄真神剑源流叙》一文。该拳以玄门心易大象数理为指导,以太极混圆、阴阳动静、五行生克、八卦周流等理论为基础,内意神行,外行内导,劲气合神;招势圆转,纵交横合,无迹无痕,无始元终;内修心意,外练筋骨。  相似文献   

18.
《丸经》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部较为完整地讲述捶丸运动的体育专业书籍,通过元、明两朝和明末清初的《丸径》刻本,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捶丸运动的盛衰演变,以及当时的社会精神风貌和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19.
昌沧 《中华武术》2004,(7):37-37
顷接顾留馨先生的公子元庄先生从上海来函,嘱我为顾先生名著《炮捶》重版写几句话。我义不容辞,欣然命笔。  相似文献   

20.
张凯 《精武》2006,(3):18-19
起源三皇炮捶传自清朝初年,起源于河南嵩山少林寺, 师承于僧人普照,后来传至俗家。由于炮捶拳内容简练, 好学易懂,朴实无华,侧重技击实用,因此自清朝咸丰年间神拳宋老迈带艺进京投神机营后,即在北京流传开来,传承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余年历史。此后,宋迈伦的弟子、于宋两派的嫡传高足“小辫于”于鉴又把三皇炮捶拳传入山西,于鉴的门生带艺出关,后来即在辽宁、吉林等地流传至今。据拳谱记载,目前各地流传的炮捶拳艺均为第二代传人乔三秀所传。乔三秀之子乔鹤龄中年时常游历四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