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视科学新闻提升期刊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李哲  石应江 《编辑学报》2009,21(6):513-516
科学新闻源于期刊所发表的优秀论文.西方科学新闻传播有成熟的网络平台及从事科学新闻传播的媒体及记者.我国缺乏科学新闻传播理念,为此,作者建议从重视科学新闻和提升期刊影响的角度,树立科学新闻传播观念,组织发表有新闻价值的论文,培养科学新闻的撰稿人,构筑科学新闻搜集、发布平台,开设期刊(或主编)博客.  相似文献   

2.
胡艳娟 《新闻世界》2011,(9):106-107
时代的飞速发展让受众对新闻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为直接的是反映在对新闻播音水平的要求上。而随着信息量的增大以及直播时间的增长,一些广播电视新闻播音员因不能科学发声,嗓音疲劳嘶哑,长期带病用声,不仅影响身体健康,缩短播音寿命,而且影响了新闻播出质量,甚至影响了一个新闻栏目的形象。本文分析了科学用声的意义,探讨播音员应如何科学用声,更好地运用自己的声音为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演进的影响和作用的增强,对科学本身进展及其影响的报道逐渐成为新闻教学中的一个分支,尽管相对于财经、体育、娱乐等专题类新闻,科学新闻目前还显得较为稚嫩,但科学不断增加的影响力和从事科学新闻写作、传播的专业特性给了它生存的理由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摄影记者承担着用图像符号来传播信息的社会责任,面对更为严谨的科学新闻报道,摄影记者不仅要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从科学思维、科学素养、科学视角出发.确保科学新闻摄影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5.
新闻评论作为传播人们的思想认识的一种文体,科学精神对其至关重要.但是,新闻评论缺乏科学精神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一些新闻评论,不真实、不客观、信口开河、人云亦云,根源之一就是新闻评论缺乏应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顾艳  崔金贵  郭欣  李政萍  徐云峰 《编辑学报》2019,31(2):152-155, 158
科学普及是科技期刊重要的社会功能。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信息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传播渠道的日益畅达,为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术论文改写为科学新闻,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推广及转化、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扩大及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以一篇医学论文为例,探讨科学新闻素材及体裁的选择方法,并从新闻标题、新闻导语、新闻主体、新闻背景和新闻结语5个方面阐述如何将原论文改写为科学新闻,讨论了科学新闻的发布平台及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新闻评论作为传播人们的思想认识的一种文体,科学精神对其至关重要。但是,新闻评论缺乏科学精神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一些新闻评论,不真实、不客观、信口开河、人云亦云,根源之一就是新闻评论缺乏应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闻的报道不仅传递给受众新闻信息,还担负着科学精神传播的任务.由于新闻记者的科学素养、伪科学的误区和科技新闻报道手法的呆板化等因素,成为制约科学精神传播的瓶颈,这就需要我们在科技新闻报道中要查找原因,走出误区,使科技新闻报道为科学精神的传播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9.
贾宁 《声屏世界》2007,(3):18-19
人们对科学的日益关注,使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在2001年华盛顿新闻博物馆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而体育、娱乐两类新闻加在一起才3%①这种趋势也使科学新闻与社会新闻这本来是毫无关系的两大新闻类别发生联系,越来越多的有关科学的报道以社会新闻的形式表达出来。用社会新闻传递科学信息,以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势报道科学,寓教于乐,这本是件好事,可是随着社会新闻对科学报道数量的加大,报道中出现误差的情况也相当普遍,甚至一些伪科学的报道也经常见诸媒体。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报道,对大众传媒而言,不仅是指报道科学知识,还意味着以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报道一切新闻。“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关于“地震能否预测”的话题,让新闻人看到了自身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报道意识的缺乏。而蕉癌事件、啤酒甲醛事件、西瓜注水事件等,也一次次向媒体敲响警钟:如果担负传播使命的媒体缺乏科学报道的意识和方法,会给受众和当事方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原因使得新闻评论在人们印象中存在辛辣、犀利等"刻板印象",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现象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特别是在涉及众多科学知识的新闻事实面前,对新闻人、新闻评议人的科学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新闻评论的内容和形式的分析,浅析新闻评论应具有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2.
王萍 《新闻界》2005,(3):109-109,128
科学素质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以及理解包含科学及技术内容的公共政策议题的能力。就新闻发言人而言,伶俐的口才、从容的态度、自如的表达都是以新闻发言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迅捷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为支撑的。随着新闻发布会的制度化、规范化,新闻发布所涉及的领域也愈来愈广,其中有些领域的信息发布更牵涉到较精深的专业知识,需要新闻发言人用科学、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篇篇科技新闻佳作像雨后春笋般从各种媒体上发布出来,使人们了解到科技战线的辉煌成就,给人们以新的惊喜和鼓舞。与此同时,违背真实性的“科学新闻”也屡见不鲜。因此,研究科学新闻如何报道科学真实,依然十分重要。 如今,人类已进入新世纪的开元之年。随着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逐步实施,加入WTO后经济生活的复杂化,以及科技全球化大潮的澎湃,我国的科技事业必将有一个新的发展,新闻界的科技报道任务必将更加艰巨与繁重。要想完  相似文献   

14.
科学摄影的概念较早兴起于天文摄影领域,通过对日月角度、典型星座和系内行星在空中角度的计算,提前规划出天体与地标建筑、目标对象同框的拍摄手法。科学摄影手法在快速发展,且已经衍生出多种侧重方向不同的辅助计算软件。对新闻摄影从业者来说,科学摄影就如同“第二个CPU”,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特定场景拍摄所需的前期工作量,科学摄影的熟练使用不但为人们“看世界”提供了更新奇的角度,而且通过优化取景角度寻找最佳拍摄点位,符合画面真实性这一新闻摄影的首需要务,是新闻摄影工作中的良好助力。基于此,本文就科学摄影手法在新闻摄影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孙凤岐 《新闻窗》2005,(6):9-10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自己建党以来的新闻实践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经验总结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同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在漫长的新闻实践过程中,党的新闻思想不仅排除了“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干扰和影响,而且学习、借鉴了一些反映新闻传播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性的东西,逐渐形成科学理论,使之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羽 《报刊之友》2002,(1):44-45
新闻传播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任何从事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教学的人员,除了创造条件亲自参与新闻传播活动外,还必须时刻关注传媒业的发展态势,随时捕捉新闻传播领域的最新信息,用科学的理论眼光洞悉其优劣得失,促使新闻传播活动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健康发展,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知识传播的载体,而新闻评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评论作品能够启迪大众思想,增益大众知识,就要有穷究事理的精神,要有按照事物自身规律来认识与反映事物的态度.这是受众对评论作品寄予的希望,也是评论者应该具有的思想品格.这样一种思想品格,我们称之为"科学精神".何谓科学精神,近百年来,不少的科学家和知识分子都对科学精神作过各种各样的理解和阐释,这些探索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贾鹤鹏  王大鹏  闫隽 《现代传播》2015,37(2):25-27,33
科学媒体化是近年来在科学传播领域广受关注的议题。本文梳理了媒体与科学关系的发展,阐述了科学媒体化提出的过程,并分析了科学媒体化的表现形式、科学媒体化对科学研究的影响以及它对科学传播的挑战,同时对科学媒体化进行了反思,提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开展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应该利用科学媒体化现象促进科学传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力丹 《新闻界》2003,(4):9-10,18
现在传媒对科学的报道在整个报道中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例如美国华盛顿新闻博物馆2001年公布的美国公众评选出的“20世纪世界100条重大新闻”中,科学新闻占了37条,比例相当高。原因在于最近100年来,生活中的科学因素激增,人们对科学的关注近年也呈上升趋势。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相对较低,但近年也呈上升趋势:1996年全国第三次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时,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只占被调查者的0.3%,而这个数字在2001年的调查中已经上升到1.4%。虽然不令人满意,但上升速度是很快的。根据新华社2001年10月的报道,除了正规教育渠道外,我国科学信息的传播渠道中…  相似文献   

20.
王彩焕 《今传媒》2012,(9):44-45,54
新闻传播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结构有着深远的影响。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这一宏大思想,坚持新闻理想这一纯真信念,需要看清坚持新闻真实这一现实切口。新媒体环境下,新闻真实有了新的内涵。坚持新闻真实,在微观上就是对真实的本质认识和科学实践,在宏观上就是对良性新闻信息系统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