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报纸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它既要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要反映人民的呼声、愿望和利益。晚报的性质,决定了群众工作更是以增强报纸的服务性与提高联系群众的密切性为已任的。因此,反映群众呼声,为读者排忧解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理论专版今年开设了一个《群众抒群言》的新栏目,刊登的都是群众撰写的短小理论文章,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理论宣传是报纸的一项重要内容。有许多报纸的理论版,被大而长的理论文章占据着,多年来总是一个面孔。这些“大块头”,领导干部没有时间看,群众不愿意看,影响了报纸理论宣传的效果。《人民日报》理论版开设的《群众抒群言》栏目,是一个创新之举,为理论版增添了生气。一是为群众在理论版发表言论提供了一个新园地。报纸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理应广纳群言,反映人民心声。在这方面,《人民日报》理论版作出了有益的探…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社在全力抓好新闻业务的同时,必须设法开辟经费创收渠道,以保证和促进事业持续发展。在目前报纸产业发育不甚健全的情况下,报纸的发行和广告收入,就成为目前各报社的两大经济支柱。我们的报刊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不应完全以市场为导向。但是,报纸作为_种特殊商品,毕竟要在新闻信息市场上与读者见面,要遵循市场营销的规则。报刊经营和市场状况终究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读者的需要,反映了读者对于不同报刊的不同评价,反映了新闻媒体的运行状况,其中蕴含的信息很值得分析。报社经济实力的强大与否决定…  相似文献   

4.
三、新闻要改革,喉舌的性质要坚持。目前有一种倾向,一谈新闻改革,就把它同喉舌的性质对立起来,似乎坚持当喉舌,新闻就不能改革,要进行新闻改革,党的新闻事业就不能当党和人民的喉舌。弄清当喉舌同新闻改革的关系,是不可回避的重要理论问题。把党的新闻事业比喻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刘少奇同志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一文中讲得非常明确:“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报纸每天把党的政策告诉群众,同时把群众的呼声反映上来。“党依靠你们的工作,指导群众,向群众学  相似文献   

5.
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在着重阐述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时谈到,中国青年报是共青团中央的喉舌,它同其他报纸有许多差别,但这些差别并不影响、也不应当影响它作为党的喉舌的根本性质。那么,中国青年报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我觉得,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青年同为青年服务的关系。我们报纸的任务历来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青年,用体现着共产主义精神的英雄模范人物激励青年,同时,反映广大青年的愿望和要求,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概括地说,就是要教育青年,为青年服务。从这样的任务出发,我们曾把“跟中央紧些更紧些,离青年近些更近些”确定为自己的办报方针。我以为,这是符合报纸作为党的喉舌的根本性质的。因为,正如胡耀邦同志所说,党的新闻事业充分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就理所当然地包含着既要使上情下达,又要使下情上达的作用,包含着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的作用,包含着在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获得信息的需要的作用”。既然我们对报纸任务的规定没有错,那么又为何有时不能很好发挥党的喉舌的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商品大潮给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报纸,特别是党委机关报,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摇旗呐喊,忠实地履行着“当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的神圣职责,另一方面,面临非机关报特别是大量文化类报纸的挑战,面对被其它媒体占领新闻文化市场和日益现实的自身生存发展的重重难关,不得不审视自己,探讨自身的商品坐标和实现价值的途径。 于是,党委机关报的喉舌属性和商品属性发生碰撞。报纸商品化的倾向开始萌动,《’93传媒大战》认为,“在商品社会里,传播媒介也是一种商品。而媒介为大众服务的思想也得到了强化,这种观点,在以前会被  相似文献   

7.
党报作为党委机关的喉舌耳目,较之于都市生活类报纸,确有它的特殊性,但党报也是新闻纸和商品纸,必须面对市场的竞争和挑战,所以,改进和创新政务新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8.
侯爱平 《传媒观察》2004,(12):57-57
报纸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肩负着团结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宣传群众的重要职责。邓小平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报刊要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中心。”报纸舆论导向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9.
党报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要使党报发挥喉舌作用,作为党报的总编辑全力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宣传党的主张,是他的根本使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主体。党应该是站在时代的高处,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率领群众为自身利益自觉奋斗。全力把握时代脉搏,就是为着更好地把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报纸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使报纸充当“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  相似文献   

10.
一、内参有公开报道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内参工作是报纸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部队的新闻工作者,大家都十分明确自己的主要任务是采写新闻稿件,以反映部队各方面的工作成绩以及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貌。然而一些同志并不知道,报纸工作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将部队建设中的一些重要情况及时向党中央、中央军委及总部领导和机关的同志反映,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承担这项任务的就是内部参考这种刊物,简称’咱参”。如果把报纸“宣传群众”的作用比作喉舌,那么报纸“了解群众”的作用就如同耳目。由于新闻单位与人民群众、各行…  相似文献   

11.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报纸既要宣传好党和政府的主张,又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我们从近年来的报道实践中体会到,做到这一点虽然难,但也不是不可以做到。因为,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政府的主张从根本上来讲,是代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市委机关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找到市委、市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共鸣点”。  相似文献   

12.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报纸既要宣传好党和政府的主张,又要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我们从近年来的报道实践中体会到,做到这一点虽然难,但也不是不可以做到。因为,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和政府的主张从根本上来讲,是代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的。市委机关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找到市委、市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共鸣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不断深入的新闻改革中,怎样搞好通联工作才能适应新时期新闻工作的需要?这是当前新闻战线应当认真研究、探索的新课题。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少有人把它作为专门新闻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通联工作从来就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众所周知,我们党自从有了报纸,就有了通讯员,有了通联工作。党报的通联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在报纸宣传工作中的具体表现。当前,新闻改革朝着如何当好党的喉舌、当好人民的喉舌的方向发展,在新的形势下,通联工作的重要作用就进一步显示出来。所谓喉舌作用,就包含着既要使上情下达、又要使下情上达的作用,包含着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作用;在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还包含着从各方面满足人民群众获得信  相似文献   

14.
报纸理论宣传,是报纸弘扬主旋律,发挥喉舌作用,引导和鼓舞群众的重要手段。军队报纸服务的主要对象是部队广大官兵,如何发挥好报纸理论宣传教育的功能,寻求军队报纸理论宣传的最佳路径,是我们部队新闻人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报纸具有“双重属性”,作为宣传工具,它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商品,它必须面向市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报纸责无旁贷地要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报纸怎样推向市场,服务市场?其支撑点有两个:一是报纸质量的提高,二是报社经营管理的搞活。汕头日报今年改出8大版。扩版是改革的客观要求,扩版也体现了改革,它不仅是数量的扩充,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基于推向市场、服务市场的思路,我们的改版工作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6.
报纸具有“双重属性”,作为宣传工具,它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商品,它必须面向市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报纸责无旁贷地要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报纸怎样推向市场,服务市场?其支撑点有两个:一是报纸质量的提高,二是报社经营管理的搞活。汕头日报今年改出8大版。扩版是改革的客观要求,扩版也体现了改革,它不仅是数量的扩充,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基于推向市场、服务市场的思路,我们的改版工作着重从以下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生的最大变化在于:脱离了行政补贴的报纸,要逐步介入市场经济,以获得报纸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动力,因此经济上的盈亏对一份报纸就显得相当重要。或者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显突出。但是报纸作为党的喉舌,其宣传品的功能并不能因此而减弱。因此,脱离了行政补贴的报纸一方面在某些时候必须排斥市场因素符合宣传要求,而另一方面它又要在没有了“救生圈”的市场“大海”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为现代的报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报纸作为特殊商品和宣传品的双重属性应如何统一,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人和发展,那些走进市场,完全靠读者认可生存发展的报纸,与社会和群众的脉搏贴得更紧。于是,报纸的舆论监督职能进一步强化,作用更加明显。1998年,朱镕基总理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对舆论监督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鞭策。批评报道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特色,运用好这个武器,可以使报纸在社会和经济的改革进程中发挥出极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为什么我们的新闻工作会具有这样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呢?这是因为,它作为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能够最迅速、最广泛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群众中去,并变为群众的实际行动;能够广泛地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意志、愿望;能够及时地传播国内国际的各种信息,直接影响群众的思想、行为和政治方向,引导、激励、动员、组织群众为认识和实现自己的利益而斗争。”这段话,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喉舌”作用,作了精辟而具体的阐述。我的理解,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喉舌”作用,可以概括为这样10个字:宣传、反映、传播、导向、鼓  相似文献   

20.
古国真 《新闻知识》2001,(Z1):11-12
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生的最大变化在于:脱离了行政补贴的报纸,要逐步介入市场经济,以获得报纸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动力,因此经济上的盈亏对一份报纸就显得相当重要.或者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显突出.但是报纸作为党的喉舌,其宣传品的功能并不能因此而减弱.因此,脱离了行政补贴的报纸一方面在某些时候必须排斥市场因素符合宣传要求,而另一方面它又要在没有了"救生圈"的市场"大海"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这就为现代的报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就是报纸作为特殊商品和宣传品的双重属性应如何统一,在二者的对立统一中如何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