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变换题目事理。应用题的事理,就是应用题所反映的有关事情的涵义和性质,即应用题中讲了怎样一件事。由于小学生的经历有限,对于有些事理不太熟悉,因而,事理的熟悉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解颗思路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完分数应用题中的工程问题后.可讲行如下变式练习。 原题: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5天完成.两队合做几天完成?变式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车1小时行完全程,乙车15小时行完全程,几小时后两车相遇?变式2:一段布,可做10件上衣或15条裤子,如果要配套做,可做多少…  相似文献   

2.
数学命题的理解过程,除了单纯地分析命题本身的条件、结论以及论证命题的真假之外,还应通过设计命题的变式对命题作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命题的变式设计方法,基于这一目的,以下说明问题时,仅举有关小学数学基础理论的例子。  相似文献   

3.
数学"变式教学"是一种改变教师对知识的处理比较单一,学生学知识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造成学生思维比较狭窄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一种方法,所谓"变式",就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要进行变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做好有效的"变式"设计。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开拓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少老师采用“一题多变”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有些却不然,甚至适得其反,把学生“变”昏了。这是为什么?并不是方法不对,而是使用不当。首先,“变”的目的要明确。“变”是为了开拓思路,活跃思维,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概念教学中,教  相似文献   

5.
所谓变式,是指问题情境的形式和叙述可以不断地变化,而基本原则和本质属性保持不变。实践证明,教学中正确使用变式,提供充分、全面的变式能帮助学生从事物的各种形式和事物所在的不同情境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对概念的理解更精确、更易于迁移,同时能形成  相似文献   

6.
所谓应用题的变式,就是指改变应用题的呈现形式:变一般式为特殊式,变标准式为相似式,变定形式为活动式。通过这种在“变中抓不变”的变式练习,促使学生更加直接地触及数学问题的实质,深刻地揭示出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沟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训练学生在多变繁杂的情形中准确审题和灵活解题的能力。应用题的变式练习设计通常有下面几种方法。一、变换题目事理应用题的事理,就是应用题所反映的有关事情的涵义和性质,即应用题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小学应用题大多是反映日常生活和生产方面的事情。有的是学生熟悉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小学高年级运用“变式”进行语文的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会他们阅读方法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变式”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举一反三式;直入重点式;主线突破式;跳跃讲读式;直奔中心式;逆向讲读式;置换比较式。这几种常用的结构形式,只要运用得法,常常能形成学生认识课文的最短路线,成为目前优化小学阅读课堂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日常教学中 ,我们时常感觉到学生对某一问题掌握得不够好 ,想互找一些相关的题目来加强一下 .但这些题目通常并不好找 ,花了很多时间 ,查了很多资料 ,所得并不尽如人意 .如果我们自己会设计多好啊 !本文拟就变式题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谈谈我们的一些体会 .1 设计变式题的目的根据唯物辩证法 ,人的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 ,再从一般到特殊 ,呈螺旋形上升 .我们设计变式题的根本目的 ,不外乎针对学生认识发展的各个阶段 ,提供恰当的材料 ,以引导和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 .2 变式题的类型及各类型的任务和设计办法2 1 姊妹型姊妹型变式题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9.
在设计练习时要经常设计一些变式性练习,使学生能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清其本质,深化所学知识。设计变式练习有如下几种方法: 1.变换叙述方法。如: 基本题:红花有20朵,黄花比红花少5朵;黄花有多少朵? 变式题:红花有20朵,红花比黄花多5朵,黄花有多少朵? 叙述方式的改变,可以有效地防止学生“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认真分析题意,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2.变换设计形式。如: 基本题:5/6的倒数是( )。 变式题:(1)( )的倒数是5/6。 (2)( )与5/6的乘积是1。 (3)5/6×( )=( )÷5/6 =1。 多种设计形式的运用,可以多角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师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教学生学了很多知识、方法,如何让学生熟练地解决各种题型.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学生总希望能用一种方法解决多种问题.于是笔者进行了尝试总结,体会到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能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并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教师都会思考一个问题:教学生学了很多知识、方法,如何让学生熟练地解决各种题型.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到,学生总希望能用一种方法解决多种问题.于是笔者进行了尝试总结,体会到进行一题多变的训练,能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并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思维的能力.一、变静为动——突出分类思想问题1如图1,已知等腰直角ABC的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教研付出”,以实现花最经济的教学代价获取最大化的教学效益.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则更应强调教师的教育付出和教研实效,以便在短短的45分钟内达成各项目标,包括数学知识的全面掌握、解题技能的强化提高、数学思想方法的灵活应用等.其中教师的核心工作是精选并研究教学例、习题,强调对所选作必要的演变和拓展,以“题链”的形式实施教学.本文拟以三道常见而又简单的习题为例,具体说嘎对问题的演变和联想,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徐定邦 《物理教师》2011,32(6):57-58
教育家G·波利亚曾形象地指出:“好问题同某种蘑菇有些相像,它们都成堆地生长,找到一个以后,你应当在周围找一找,很可能附近就有好几个.”高中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问题是掌握知识后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而一题多变的形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能力.一题多变就是在题目的基础之上添加一些条件和问题,题目难度增加,步步深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以一抵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在数学世界里,你会发现数学的美妙千变万化,称之为数学美.在浩瀚无垠的数学题海里,下面要说的这道题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它的美妙.一、原型题目如图1,AB⊥BD于点B,CD⊥BD于点D,P是BD上一点,且AP=PC,AP⊥PC,则△ABP≌△PDC.请说明理由.题目分析:本题出自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课后作业的  相似文献   

15.
所谓变式,就是变换问题的表现形式,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来呈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变式去认识事物,可以打破框框,克服习惯约束,使学生善于探索用多种方案、途径,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解决问题。这对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形成起着积极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运用变式。  相似文献   

16.
在含有n个变元(x1,x2,…,xn)的式子中,若将任意两个变元xi和xj(i,j=1,2,…,n,i≠j)交换位置后,所得结果仍与原式相同,就称该式是关于x1,x2,…,xn的完全对称式.如ab+c+ba+c+ca+b是关于a,b,c的完全对称式,而1a-b+1b-c+1c-a不是关于a,b,c的完全对称式(只能称为轮换对称式).若命题中含有完全对称式的结构,处理这种对称关系的一个十分有趣的方法是“公平”地对待各个对称的变元.本文从三个方面举例说明“公平”处理完全对称式中变元的方法,有时会给问…  相似文献   

17.
一、“变式教学”概述1.“变式教学”的概念界定“变式”在教学领域.最初是指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而后又形成了“变式教学”的概念,它是“在教学中使学生确切掌握概念的重要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变式"即变更对象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变更事物的角度与方法,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学生在变式中思维,可以更好地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变式是为深刻理解内容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服务的,变式教学可以用于各类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19.
在课堂教学中,将试题作适当的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有利于明晰知识内容之间的脉络,使学生领悟到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某个知识区域里的问题所在,从而构建知识的间“桥梁”,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将基本不等式a2+b2≥2ab中的a和b分别用n/ma和m/nb(这里m〉0,n〉0)替换,之后两边再加上a2+b2,整理后得到一个新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