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尼耳斯·玻尔关于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在1913—1925年占据原子和分子物理学主流地位。这一理论不仅在理论上有创新之处,在经验上也十分成功,这一点成为人们在早期接受该理论的主要原因。玻尔本人十分热衷于实验预测和实验检验,从未忘记一个好的物理学理论必须与实验结果一致。本文将概述玻尔原始理论的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相关实验,继而介绍他在1921—1923年提出的修正模型。玻尔雄心勃勃地希望在此模型中能够用元素的电子组态来解释周期系。在本文结尾部分,笔者将简述玻尔轨道原子模型向基于海森伯量子力学的新原子理论的过渡。  相似文献   

2.
中国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就开始介绍玻尔的科学贡献。1929年,周培源最早访问了玻尔的研究所。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玻尔应中国两所最高级的研究院和四所最重要的大学邀请,访问了上海、杭州、南京、北平,受到了最高规格的接待,会见了许多中国最重要的学术领导人、物理学家和学者。中国学者称玻尔是“现代科学思想的领袖”,“原子物理学的开拓者”,“世界今日最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938至1939年,张宗燧曾到玻尔的研究所工作,与玻尔一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二次世界大战后,玻尔与中国学者断绝了来往。大战结束后,张宗燧恢复了与玻尔的通讯联系,胡宁访问了玻尔的研究所,哲学家罗忠恕在瑞典会见了玻尔。  相似文献   

3.
史丽萍  唐书林 《科学学研究》2011,29(12):1797-1806
 通过大量的观察、统计和研究发现,知识创新的过程跟原子的跃迁过程有着很多相似之处,讨论了知识创新与玻尔原子模型的关系,并提出知识创新具有“波粒二象性”以及知识创新存在能级跃迁现象的假设。尝试利用玻尔原子模型来解释知识创新,将知识群所包含的信息量、创新投入、知识创新质量、社会效益、发展年限等相关因素作为知识原子的运动描述变量,计算出知识创新的相应能级及轨道半径,绘制出知识创新的光谱图,并以此来解释船舶动力装置领域知识创新的量变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 二十年前,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重申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又把握时代脉搏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动向,高瞻远瞩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  相似文献   

5.
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课题,同时也是各种不同形式研究的交叉,涉及量子力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密码学、数学、物理学的多个分支,如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光学等。清华大学物理系核物理教研室主任龙桂鲁从1998年开始进行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研究工作,在他看来,量子计算与量子信息的研究是一个潜在的高新技术研究,如果量子计算机一旦真正运用,那会带来一个新的时代。作为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领域的探路者,多年来,龙桂鲁在这一领域开拓创新,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研究成果。他领导团队提出首个量子安全直接通信方案,开辟和引导了该研究方向;提出首个多方高维密集编码模型,发展了分布式量子通信理论;提出了分步传输和块传输方法;建立了量子搜索相位匹配理论,在科学研究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将复杂适应系统与生态学中达尔文、拉马克的演化观点相结合,引入Kene理论探讨技术的适应性演化问题,提出技术在环境中适应性演化的自然选择、学习和改变机理,完善Holland复杂适应系统体系中的“刺激—反应”理论,建立“刺激—反应”的三层模型.根据Kene的仿真界定和模型中的“If…Then…”规则编写程序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适应性演化会导致技术知识空间中原有的Kene数量减少,Kene的结构发生变化;但空间中的知识强度会随适应性演化过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