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武当山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有着极其丰富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它们包括:武当山独特的道教建筑;武当山独特的道教信仰;武当山独特的道教文化等,因此,发展武当旅游业的前景极为可观。  相似文献   

2.
武当山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战略既是武当山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十堰市建设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必由之路.作为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和世界文化遗产地,武当山一方面具备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和完善.分析武当山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优势与不足,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是武当山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可行性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我是1986年底到“武当山古建维修领导小组”工作。职称是建筑助理工程师,专职负责技术和施工管理。再则武当山是我的家乡。所以对武当山古代建筑维修有所了解。一、简述前代建筑情况武当山,最早是见于史书《水经注》记载的名山之一,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其中,比较集中的是它的宏丽建筑。武当山的古代建筑是道教活动场所,随着道教的发展和传播而营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宗教史研究的角度,对道教名山汉唐时期的宗教活动进行了考察,揭示出西晋王隋唐五百多年间,佛教、道教同时在武当山开展宗教活动,共同开创这一宗教基地的历史事实.文章认为,武当山早期的宗教建筑,是西晋时羊祜所建的武当山寺,比唐代的五龙观早四百余年.南北朝时期,许多著名高僧入山,扩大了武当山的影响.隋、唐之际,禅宗主要人物都曾到武当山活动,太乙延昌寺的创建,是武当山佛教事业的高峰.文章最后推断,晚唐武宗法难,佛教受到沉重打击,因而退出武当山,此后,武当宗教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便由道教独立担当了.  相似文献   

5.
武当山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开发潜力巨大。长期以来,国家对武当山旅游发展十分重视,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武当山为支撑点,逐步建立鄂西北旅游圈"的战略构想,把武当山作为全省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培植。大力开发利用武当山旅游资源,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丹江口市、十堰市乃至整个鄂西北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梳集整理,结合巴人在武当山地区的活动,以及武当山武术的产生和发展,对巴人与武当山武术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当山武术的产生和发展与巴人密切相关,巴人在武当山武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涉及武当山水景观的内容十分丰富,用一个“奇”字可以概括出它的精髓:其山势意蕴奇绝,水石情趣奇幻,生态环境奇特。武当山水奇观的形成,有其地质的、气候的、政治的等诸多原因。深入挖掘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中有关武当山水景观的材料并加以利用,对进一步发展武当山旅游事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早在元代武当山第一部山志成书之前,有关武当山的文献记载就已经出现,有些内容还比较具体。这些早期的文献记载为元代武当山志的编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是武当山山志文化的滥觞之作,也是研究武当道教文化渊源流变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宗教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9.
武当山不仅是道教名山,也是富有革命传统之地.往往在中国革命转折关头,武当山成为重要的战略支承点.论证武当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地位,对深化中国革命史研究和加强本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武当山旅游品牌营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牌是企业的生命,武当山旅游是武当山旅游风景区各种旅游产品的总品牌,武当山旅游是湖北三大旅游五版之一,但武当山旅游远不是精品名牌,名牌不是自封的,它必须有高品质、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和高市场占有率,武当山旅游实施名牌营销。战略必须加强旅游促销,重视产品开发,发展旅游交通,实施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1.
根据自然地理定义,考证武当山的面积,应该是8600余平方公里;主峰应该是赛武当,海拔1730米,在十堰市茅箭区大川镇境内。  相似文献   

12.
古代武当山游记文学涉及武当道教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极具认识和利用价值。本文对其中关于武当山得名认识上的偏差予以了驳正,并对明成祖大力营建武当山的深层次原因作了深入探讨。与此同时,对诸多游记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武当道教渊源、真武传说、道士修炼及其日常生活等情况,也作了全面梳理和深刻分析。  相似文献   

13.
玄武起源     
玄武是武当山道教供奉的主神,史称北方之神,武当山亦称北山。武当山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为什么称北方之神、北山,玄武起源于何时代.为什么改太和山叫武当山等问题,众说纷纭,成为历史疑案。数年留意查找许多有关史料,终于查清其大概:6300年前,帝高阳颛顼在江汉流域统领古三苗氏族,“以龟蛇缠绕的玄武为图腾”,供奉玄武的圣山叫太和山,太和山地处古苗的北方,故称北山。尊“颛项为北方神”或“北方玄帝颛顼”等,死后葬于汉水上游鱼山。发展到尧舜禹时代“古三苗国三苗九黎文化空前繁荣”被消灭。禹为统治“善留恶去”的遗存苗民,改太和山叫武当山,夏王朝允许玄帝以“披发跣足“龟蛇缠绕”的原始雏形供奉,是遗存的古苗民变成汉民族,继承并发展了玄帝和玄武神文明,并使时代不缺环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4.
武当山是“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的得道圣地。武当山的各大道教宫观,奉祀的主神为玄天上帝,其从神系统庞大而复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服务于玄天上帝神系的。武当山玄天上帝等神祗的奉神状况专题非常重要,它是武当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5.
武当山玄天上帝神系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当山是“北极真武玄天上帝”的得道圣地。武当山的各大道教宫观,奉祀的主神为玄天上帝,其从神系统庞大而复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服务于玄天上帝神系的。武当山玄天上帝等神祗的奉神状况专题非常重要,它是武当文化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是中华民族主要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建筑文化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武当山建筑群由玄帝修真故事而成整体,各宫观造型独具个性,形成了武当古建筑独有的审美价值。建筑装饰纹样是随着建筑出现而产生的,以直观的视觉形象表达非物像本身意义的内容,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习惯之中,武当建筑木雕的风格与形式具有独特的道教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7.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玄岳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有“道教第一名山”之称。作为皇家道观圣地、武当武术发源地、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武当山有着丰富的文化古迹和灵秀自然风光,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其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它的辉煌闻名,对十堰的经济有了一定的铺垫。做好武当山传统符号的研究与传承,可以为十堰地区的经济蓬勃崛起做出更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8.
十堰市知名度很低 ,在国内外鲜为人知 ,已严重影响了其对外开放和与外部经济、技术、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但十堰市又是举世闻名的武当山中的唯一城市 ,它早在秦汉时代就叫“武当郡”,是全国三十六郡之一 ,应把“十堰市”改名为“武当市”,这是提高本市知名度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明代,成祖以后的历朝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把玄天上帝奉为“护国家神”.明代《大岳太和山志》对明皇室的玄天上帝信仰做了大量记述.明朝二百余年闻,武当山编修了四部志书,不仅翔实地描述了明代武当山的盛况,而且忠实地记录了明皇室奉祀玄天上帝的史实.因此,通过对明代《大岳太和山志》的解读,既有助于揭示明皇室与武当道教的密切关系,也有助于加深我们对明代道教发展状况和社会政治现实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