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南宋叶适的民族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是对叶适的民族思想进行初步探讨,共分三个部分:一、叶适民族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二、叶适民族思想的具体表现。三、对叶适民族思想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中华书局于1961年将叶适的《水心文集》与《水心别集》合编为《叶适集》出版。近年再版问世,1976年又将叶适《习学记言序目》分上下两册出版。这对叶适及宋代永嘉学派的研究很有贡献。《叶适集》附有《编后校记》,谈及著作版本与校勘情况,有些错误,今年正是叶适诞生835周年,本文拟就叶适著作版本略加考证,以就正于同好。叶适的著作,据《宋史·艺文志》、明万历《温州府志》等书,计有: 《叶适文集》二十八卷,(见《宋史·艺文志》)。  相似文献   

3.
刘漪 《现代语文》2009,(11):53-54
叶适的义利观是叶适全部思想的最核心部分,而这样的义利观的哲学基础就是他的道器观。叶适通过对道器关系的论述进而阐述了义利不可分,以义统利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叶适诗学思想的主导倾向,学界的认识莫衷一是,甚至相互矛盾。其原因是,学者对叶适的事功治道统绪于其诗学思想的影响认识不足。在事功"治统"的总框架内,叶适将其诗学思想上升到"诗统"的高度,并以之来统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价值标准。兼重诗歌的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叶适诗学思想的主导倾向。  相似文献   

5.
南宋时期事功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在义利关系上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叶适所提出的义利思想本身是儒学核心价值的传统表现形式,叶适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思想,通过从"义利之辩"到"公私之辩",推动了儒学本身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发明叶适道德自律和事功事业内外兼重的思想,以及叶适注重礼的外在教化作用,分析了叶适作为南宋永嘉学派集大成者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叶适的功利思想有其特殊的理论构建。而这样的构建基础仍然是儒学传统内的概念组合。正是因为这样,叶适的功利思想的哲学基础仍然有许多矛盾之处。而在看到这些矛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叶适在儒学传统之内的伟大创新。  相似文献   

8.
叶适自然观强调"道在物内",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五行八卦,并把五行八卦归结为气,万物化生是阴阳二气"相摩相荡"的结果。叶适主张"极"是物自身的一种状态,否定"太极"的存在,叶适注重天人有别,倡导人类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9.
叶适是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叶适思想体系中的法律思想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出对事功思想和哲学思想具有较大的依附性。在当前对此研究较少的情况下,以此作为切入点,可以衡定其思想价值,并厘清其法律思想的存疑,即把叶适法律思想当作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去解释它存在的理由和原因。客观、公正地评价叶适法律思想的实际地位,可以发现其法律思想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生平介绍叶适(1150—1223),中国南宋哲学家。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14岁时,叶适便与在同学家授学的永嘉著名学者陈傅良相交往,20岁左右专门拜访陈的老师、永嘉另一名著名学者薛季宣。薛、陈二人被认为是南宋事功学派的先导。叶适与薛、陈二人交往论  相似文献   

11.
作为南宋永嘉事功之学的代表人物,叶适是在批判传统儒学义利观及封建正统经济思想的基础上阐述其事功之学及经济思想的,而“富民论”则是叶适经济思想的中心,叶适为财利(富)正名,肯定富人的社会地位和作用以及“保富”的思想和主张,既有其思想渊源也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依然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叶适是南宋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亦是著名的文学家。今存《叶适集》中碑志文占了近三分之一,其碑志文具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叶适借志人之机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文化及文学观点,体现了学者之文的特点;其次,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刻画人物,人物形象真实传神;另外,注重碑志文的写作艺术,结构、句式灵活多变,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碑志文风格。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人们对叶适的研究,一般把他当作一个政治家和思想家来看待,因而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在他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经济思想上面.其实,叶适同时是南宋期间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他的一些文学思想,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现在看来,都有很多闪光的地方.从文德、文术和文变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叶适的文学思想,可以对这一历史人物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叶适是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事功学说的代表。学界多着力于叶适的经济、哲学思想,而对其教育方面关注得比较少。实际上,叶适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而且与其事功主旨密切相应,集中体现在教育的经世目的、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士人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叶适与道统     
本文通过将叶适思想放在道统观念的整体性质和发展全程的背景中加以个案分析来研究道统,以及叶适思想在道统确立过程中所具有的地位与价值。本文指出,虽然道统从韩愈及宋儒着力通过阐释传统来建设宋代新儒学,形成了特定的思想和方法.但作为朱熹在思想上的真正对手,叶适以同样的方法,即阐释传统的形式。确立起自己的道统观,标示出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治道”.使其功利哲学得以张本。文章最后通过对比分析叶适和朱熹的道统观,指出叶适和朱熹在建设宋代儒家文化运动中,正以其独立的见解凸现了整个儒家文化的精神,其对立的道统观对儒家文化实是离当俱损,合则成嬖;同时指出了道统观自身的价值所在,以及其确立的过程对我们今天通过阐释传统文化以创建新文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叶适的历史变革思想围绕着南宋“中兴”的时代主题而发。他着眼于“纪纲”的变革,希图建立起内柔外刚的体制。他将军政和财政视为变革的两大重点。叶适还提出了“因时施智”、“渐变”和“慎终如始”等变革原则。叶适的历史变革思想呈现出重通变、重经制、重功利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叶适是南宋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事功学说的代表。学界多着力于叶适的经济、哲学思想,而对其教育方面关注得比较少。实际上,叶适的教育思想非常丰富,而且与其事功主旨密切相应,集中体现在教育的经世目的、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士人价值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叶适论诗,主张“德艺兼成”,他将《诗经》作为“诗德”的典范,而以唐诗为“诗艺”的楷模。叶适所尊崇的《诗经》的“中和”风度和藉物寓意手法,可以作为诗歌的两个审美标准,而四灵以晚唐为法,这两方面的美学追求契合了叶适的诗学理想。但随着叶适晚年经世致用思想的成熟,他又倾向于将诗“德”作为比诗“艺”更高的诗学要求,故而对一味精求诗艺的四灵亦有所不满。  相似文献   

19.
叶适的历史变革思想围绕着南宋"中兴"的时代主题而发.他着眼于"纪纲"的变革,希图建立起内柔外刚的体制.他将军政和财政视为变革的两大重点.叶适还提出了"因时施智"、"渐变"和"慎终如始"等变革原则.叶适的历史变革思想呈现出重通变、重经制、重功利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政治治理与道德教化的“内外交相成之道”,叶适提出了不同于理学的道德教育理论。阐明这一道德教育理论与事功学派的政治治理理念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叶适事功思想有重要意义。通过与理学进行对比研究,在理论源流、方法论和发用三个层面梳理了叶适事功思想中政治治理与道德教化的关系,揭示了叶适事功思想所主张政治善治的理论本质及方法:以义为本,利、义交互;以王道为本,王道和功利交互。这一理论资源对实现我国的政治善治依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