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玉器杂谈     
先秦时代,统治阶级每年都要频繁地祭祀天地、神祗、祖先,所用祭品不外乎《曹刿论战》中所说的“栖牲玉帛”之类,而玉器便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品种。《周礼·春官上·大宗伯》云:“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珪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器还可以用来区别爵位、等级。周朝自天子以下,爵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根据礼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诸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周礼·春官上·大宗伯》)以瑞玉的形制、尺寸和纹  相似文献   

2.
①大圭。长三尺,抒(zhu)②上,终葵首③。玉,廷。他切。[译文]大圭。长三尺,上端削薄,安上一个椎形的脑袋。玉,廷。[注释]①《记·玉藻》,“天子(插)。”注:“之言,挺热无所屈也。”是天子所持的玉笏。②抒:今《周》作“杼”,是削薄的意思。③终葵:椎。《说文》“椎”下:“谓之终葵。”把“椎”音拉长说出来,就成了“终、葵”;把“终、葵”急连拼合一起,就成了“椎”。这就是古人说的“言”、“急言”。徐《傅》:“其上作椎形。象无所屈也。”诸侯圭朝天子,天子玉以冒①之,似犁冠o。周迅)0日。“无子软调,四寸。”…  相似文献   

3.
姓氏觅源     
可能很多人都会问这个同样的问题 :“我的姓究竟最早是怎么来的 ?”据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众仲说 :“天子建德 ,因生以赐姓 ,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 ,因以为族 ,官有世功 ,则有官族 ,邑亦如之。”(《左传·隐公八年》)意思是说 :天子立有德之人为诸侯 ,依照他的出生地而赐姓 ,分封土地而赐给他氏。诸侯以字作为谥号 ,后人以此为氏 ;累世做官而有功绩 ,后人就以官名为氏 ;也有以封邑为氏的。如此说来 ,姓氏的起源当在周朝建立以后 ,出乎天子之手。其实不然 ,姓氏的起源较此说法要早得多。否则 ,周文王何以姓姬名昌 ?我国很早就有“同姓…  相似文献   

4.
上课了。 马老师熟练地板书了《群英会蒋干中计》(高中语文第四册)的课题,然后指着黑板问道: “大家预习了吧?” “预习了。” “谁还有什么问题?” “好,现在我来提个问题。”说着,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个“(王熏)”字。 “这个字念什么?” “……”面对这个笔力遒劲的,“(王熏)”字,同学们无一人回答。 “今天大家怎么客气起来了?——好,我请人来答。于是他叫起学习委员,学习委员不好意思地低下子头;他又叫一名“尖子”,这名尖子也未答出。课堂空气顿时变得紧张起来。这篇课文本来是一篇阅读课文,看来预习时,大家对这个新而生僻的字  相似文献   

5.
弄璋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璋,即圭璋,是古代朝聘、祭祀时所执的玉器。以“弄璋”称生男孩,祝他长大后为王侯执圭璧。  相似文献   

6.
阅读文言文,会碰到“重器”、“神器”、“大器”、“庙器”、“庙堂之器”之类名称。如:岂人主之子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抉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谏太宗十思疏》)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卖柑者言》)管仲者,天下之贤人也,大器也。(《管子·小匡》)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它们都用“器”字构成,又都是借代说法,其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先说神器、重器。神器、重器,都是指宝器,但不是一般的“珍贵的器物”,而是帝王的宝器,大抵以宗庙祭祀的钟、鼎、圭、璧等礼器为“神器”,以朝廷符墨为“重器”。先秦时代,不仅天子有宗庙,诸侯、大  相似文献   

7.
王力先生主编《古代汉语》(第一册)《齐桓公伐楚》(选自《左传·僖公四年》):“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  相似文献   

8.
《廉颇蔺和如列传》一课中,编者对“列传”作了这样的注释:“古代纪传体史书中的一种体裁,用以记述天子、王侯以外的人的事迹。”这样的注释,可能是受了张守节的影响。张守节引用裴松之的《史目》说: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于是编者照此推理:“列传”纪述的当然是天子、王侯之外的人物了。旧时为《史记》作注的现存只  相似文献   

9.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红楼梦》“好了歌”)以形象的语言说明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如过眼烟云。“笏满床”极力渲染了一家人做大官的人数之多、笏板是中国古代地位和身份的象征。所以,《项脊轩志》中归有光的祖母才会执象笏勉励孙儿发愤读书──“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希望归有光将来也能出入朝廷、执笏为官。 笏,相当于今天的记事簿。古代自天子至士大夫均执笏,不过笏的质料因执笏人的地位不同而有区别(等级社会中很多东西都带上了等级标志):天子执美玉之笏,诸侯执象牙之笏,大夫执鱼须文之笏。…  相似文献   

10.
皇帝的女儿被称作公主是众所周知的事。但是公主这称谓是后起的,最初称为“王姬”。《左传·庄公元年》:“夏,单伯送王姬。”杨伯峻注:“王姬者,周王之女之通称。天子嫁女于诸侯,必使同姓诸侯为之主,己不主婚,以天子与诸侯尊卑不称故也。周王将嫁女于齐,鲁侯主婚,故天子之卿单伯送女来鲁,以备出嫁。”又“秋,筑王姬之馆于外。”杨伯峻注:“于外者,孔《疏》引郑玄《箴膏肓》云:“宫庙,朝廷各有定处,无所馆天子之女,故宜筑于宫外。”杨伯峻先生是今人,孔颖达是唐朝人,郑玄是汉朝人,杨引孔说:孔引郑说,足见他们虽各异代,但都  相似文献   

11.
"圭"族字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说文解字》、《汉语大字典》所收录的以“圭”为母文的70个族字为分析对象,依据母文表意将这些字分为7个意义组,分别是:具有“上圆下方、上尖下方”义;与“土地”相关义;“高、大”义;“深、洼、空”义;与“玉”相关义;“美、好”义;“不好、不正”义。并论析这些族字在词义引申推动下分化孳乳的规律,以及母文“圭”和以“圭”为母文的族字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为古今探求同族字的目的提供旁证。  相似文献   

12.
赋《史记·屈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楚辞何以又称赋,当与“赋”字之义相关。“赋”字从贝,故本义为赋税。赋税必天子、诸侯颁布于民,中经簿记而终敛藏之于府库,故“赋”自本义外又引伸出三义:布  相似文献   

13.
一、单义词多词一义。文言词语中几个单义词具有同一意义,也就是几个单义词的词义相同。这种现象较少,一般名词具有这个特点。“天子、君、皇上、上、陛下”意思都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①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隆中对》) ②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原君》)  相似文献   

14.
教材《勾践灭吴》一文有这样两句话:“遂使之行成于吴”;“遂灭吴”。人教版教参对两个“遂”字分别解释为:“副词,终于”;“连词,于是”。笔者认为这种解释值得商榷。“遂”是多义词:①作连词时为“于是、就”,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前一事引起的”。如《左传·僖公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宋史·种世  相似文献   

15.
翻开周人的诗歌总集《诗经》 ,“君子”一词频频出现 ,尤其在《风》、《雅》中出现较多 ,而《雅》中又以《小雅》为盛。粗略统计 ,《风》中有 2 0余篇 ,《小雅》中有 30余篇 ,《大雅》有近 10篇提到“君子”一词。对“君子”具体含义进行归纳 ,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 )对天子的尊称。如“假乐君子 ,显显令德”(《大雅·假乐》)、“君子万年 ,保其家庭”(《小雅·瞻彼洛矣》)、“既见君子 ,孔燕岂弟”(《小雅·蓼萧》)等。《假乐》为周宣王行冠礼的冠词 ,《瞻彼洛矣》、《蓼萧》均为诸侯朝会天子的祝颂诗。所以 ,诗中“君子”当为对天子的尊称…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学的权威”(朱自清《经典常谈·春秋三传》)的《左传》,决定其文学品位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塑造了众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左传》全书出现的人物,上至天子诸侯、王公卿相,下至行人商贾、皂隶仆役,共有三千多个。不少人物以其鲜明的个性,独特的面貌,活现在读者的面前。对于这些人物形象,前人已有不少的论评,只是多限于个  相似文献   

17.
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源于西周。当时,有一种礼仪:天子的女儿下嫁于诸侯,是不能由至尊的天子来主持婚礼的,必须由和天子同姓的“公”来主持婚礼,因而天子之女被称为“公主”。到了秦汉时期,全国实现统一,国内已不存在诸侯割据的局面,并实行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建立了郡县。天子的女儿出嫁,改由三公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主持婚礼。天子之女仍然被称为“公主” (后来这个称谓一直沿用到清朝 )。在汉朝,皇帝之女被称为“公主”,而皇帝的姊妹被称为“长公主”。诸侯之女出嫁,王女或宗室之女下嫁,也有被称为“公主”的…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中“三玉”——贾宝玉,林黛玉和妙玉,早已为读者所熟悉。但大观园里还有一“玉”——林红玉,却往往被人忽视。她是怡红院烧水扫地的丫头, “因‘玉’字犯了林黛玉宝玉,便都把这个字隐起来,都叫她小红。”然早期脂评本的叙述中皆称为“红玉”,可见,她也是“玉”。她与林黛玉名字只一字之差,在作者的构思中,她与黛玉一定有着不解之缘。熟谙作者创作意图的脂砚斋在评语中曾指出这一点。在《红楼梦》二十四回“小红本姓林”一句旁,脂批:“又是个林。”“小  相似文献   

19.
国字谈     
《新修康熙字典》除收有国字的古文字“口、囶、圀、(或土)、/n”之外,还收有国字的两个俗字“囯”与“囻”,1936年版的《辞海》也收有国字的两个俗字“囯”与“囻”。“(口氏)”与“囻”实系一字。一是《新修康熙字典》、《辞典》这两部辞书对这两个字所注明出处均为《龙龛手(钅监)》。(“囯”字出处亦相同均为《正字通》)二是“氏”即为“民”之姓氏。《辞海》第750页作了“姓之支系,所以别子孙之所出也”的说明,又在“氏族”条目下作了“天子赐姓命氏,诸侯命族,姓者所以系统百世使不别,氏者所以别子孙所出,族者氏之别名也”的解释。所谓赐  相似文献   

20.
朝聘礼制管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始皇焚书,典籍遭劫,这就使研究先秦时期的名物制度成了难事,研究朝聘礼制就是如此。本文试图以《左传》记载的周代二百四十二年这一横断面里出现的朝聘事件为依据,作些探索,以期见朝聘礼制之一斑。朝聘的称谓朝聘是先秦时期盛行的大礼之一,然未见前贤研究的专文,偶而言及,有些对朝聘称谓的解释,笔者以为有可商量之处。如:“天子派人聘问诸侯叫做‘聘’,诸侯派人聘问天子叫做‘朝’。”(周谷城《中国政治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