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是1980年秋天,我陪《光明日报》资深记者张义德到安宁寻访明朝贬谪到云南的杨升庵遗迹。杨升庵即杨慎,是明朝的状元,贬谪到云南时只有三十多岁。我和张先生到温泉曹溪寺,在那潭不断地冒着水泡的珍珠泉边久久流连。我真想把那些水泡捧起来。此后,“珍珠泉”三个字不断在我的脑  相似文献   

2.
杨慎的生卒年问题,明代研究杨慎的人就曾经提出过。后生于杨慎四十年的李贽,对杨慎的人品道德文章,非常钦敬,他读《杨升庵集》,写了大量札记。在《与方訒庵书》中说:“夏来读《杨升庵集》,有《读升庵集》五百叶。升庵先生固是才学卓越,人品俊伟……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则为李滴仙、苏坡仙、杨戌仙,为唐宋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续焚书·书汇》《与方訒庵书》的写作年代,据日本中国文学研究家和翻译家钤木虎雄(18  相似文献   

3.
蔡锷判棋     
<正> 蔡锷是我国近代史上的爱国将领。少年时,他聪明过人,一年夏天,父亲和母亲在庭院里下棋,见蔡锷放学回来,父亲便叫他过来,“锷儿,我们下棋,你能断定谁输谁赢吗?”  相似文献   

4.
我读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样一篇文章,令我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有一天,他写了一首诗,给母亲看后,母亲说:“精彩极了!”并不断地鼓励他。而当他兴高采烈地拿给父亲看后,父亲却说:“糟糕透了!”并说了许多伤他小小的自尊  相似文献   

5.
柳永的《雨霖铃》词是宋元时期流行的“宋金十大曲”之一。为历来人们所喜爱与欣赏的写离情别绪的典范之作。而词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是千古为人广为传诵的名句,甚至有人以此作为代表柳词的特色,宋泽元《忏花庵丛书》本《类编草堂诗余》卷五杨升庵批云:“此词只是‘酒醒何处’二句千古脍炙人口……。”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和哥三复、三接号称为“柳氏三绝”。他在仁宗时(1034年)应试中进士。因其写的《鹤冲天》词里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相似文献   

6.
我的小棋友     
我的所有童年伙伴中,堂弟最可爱了,我也最喜欢堂弟,因为他既活泼,又可爱。别看他才5岁,还是个下棋的小高手呢! 暑假里的一天,我和表哥正在下棋,堂弟觉得有意思,决定拜我为师。我说:“可以,但做徒弟的总要交学费吧。”堂弟说:“好吧,我每星期送给你10张邮票。”堂弟为什么用邮票代替学  相似文献   

7.
成长     
年少时的那场单恋,真的好苦。 他和我父亲在一个单位上班,是新分来的大学生,休暇时喜欢和父亲在一起下棋,那一年我十八岁,在市里一所专科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8.
皇甫绩自责     
皇甫绩是隋朝时的信州总管。他3岁时死了父亲,由外祖父扶养成人。小时候,他经常跟几个表哥下棋,外祖父担心他荒废学业而发出了禁令。一次,他们又下棋了,外祖父很生气,每人罚打30板子,挨个进行。轮到皇甫绩时,外祖父想  相似文献   

9.
一生的收获     
他11岁那时,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到他家在新汉普郡湖心岛上的小屋的码头上钓鱼。鲈鱼季节开放的前一天晚上,他和父亲早早开始垂钓,用小虫作饵钓太阳鱼和鲈鱼。他系上鱼饵,练习如何抛线。鱼钩击在水面,在夕阳中漾起一片金色的涟漪,夜晚月亮升出湖面时,涟漪就成了银色。当鱼杆向下弯的时候,他知道线的另一端一定钓到了一条大鱼。父亲看着他技巧纯熟地在码头边沿和鱼周旋,眼神中充满赞赏。最后他小心翼翼地将筋疲力尽的鱼提出水面。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大的一条,还是一条鲈鱼。男孩和他父亲看着这条漂亮的鱼,它的鱼鳃在月光下一张一翕。父亲点燃一根火柴,看了看表。十点了——离开禁还有两个小时。他看了看鱼,又看了看男孩。“你得把它放回去,孩子,”他说道。“爸爸!”男孩叫道。“还有其他的鱼嘛,”父亲说道。“但没有这条这么大,”男孩叫道。他环视了心灵鸡汤H e was11years old and went fishing every chancehe got from the dock at his fam ily’s cabin on an islandin the m iddle of a N ew H am pshire lake.O n the...  相似文献   

10.
《13岁看父亲饮酒》写的是一对父女之间的“对话”。父亲的说话方式是喝酒,女儿说话的方式是待在一边看父亲喝酒。这一奇特的对话方式,缘于13岁女儿的恋爱。小小的女儿恋爱了,不善言词的父亲把自己的担心、爱、甚至不满,都转移或者说附着到喝酒上了——他是在“借酒浇愁”啊。父亲与正在长大的女儿,他们似乎在逐渐疏离,但内心对彼此的牵挂又像烧酒一般灼热、绵长。13岁的女儿,第一次读懂了父亲,“我的父亲/他是一个被爱的悲伤层层包裹的好人”。  相似文献   

11.
莫扎特在他的宫廷音乐师的父亲熏陶下,3岁就显示了他非凡的音乐才能,5岁时就练习作曲了。有一次,莫扎特父亲走进小莫扎特的房间,只见这个金发蓬松、天真无邪的孩子正在五线谱上写着什么。“莫扎特,你写什么呀?”父亲随手拿起他写的东西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儿子在写钢琴协奏曲,且完全合乎规格,父亲故意同他开玩笑说:  相似文献   

12.
读了沈杰同志的《松风柳韵集》,顿觉一股雄浑之风、清新之韵迎面袭来。钟嵘《诗品》云:“返虚为浑,积健为雄”。雄浑就是诗歌的豪壮美,崇高美,峥嵘美。杨升庵云:“清者,流丽而不浊滞;新者,创见而不陈腐也”。其特点是色彩柔丽,境界清幽。一个诗歌作者,在艺术创造上,往往拥有多种笔墨,并非只备一格。这样的例子,在前人作品中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13.
我非常喜欢下棋,特别是斗兽棋。我几乎每天都要和爸爸“杀”上几盘。一天,爸爸神秘地对我说:“今天我教你在网上下斗兽棋。”“网上下棋?”我疑惑地问,能行吗?”“当然能!”爸爸一边说,一边打开网页,不一会儿,一个棋盘出现在屏幕上。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很快明白了游戏规则。我选了一个网名叫“奥尼尔”的人作为对手。他的头像是一只长得似虎非猫的怪物,尖尖的大耳朵和充满凶恶的大眼睛,一看就是一副狡猾样。开始下棋了,对方先走。他先出狮子,直逼我的“老巢”。我也不甘示弱,派大象守住阵地,狮子束手无策,只好灰溜溜地跑回他的地盘。接着,我…  相似文献   

14.
有关杨慎生平年代的订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明师院学报》1979年第4期上聂索同志写的《杨慎和他的“升庵诗话”》一文说:“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年间(1506)试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世宗在位的嘉靖五年(1527),以直言极谏,谪戍云南永昌”。这里,共提到杨慎的生平、卒年、进士及第和谪戍云南等四个年代。这四个年代中,除杨慎生年正确外,其余三个都不确。这有的是聂索同志一时疏忽弄错了;而有的倒是《明史》及《杨升庵先生年  相似文献   

15.
落子无悔     
一天,父亲在和自己10来岁的孩子下棋。好胜心很强的孩子一心想胜过爸爸。他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思考着每步棋的走法,手里的棋子被渗出的汗水沾湿了。好不容易想出攻势凌厉的一招,他得意地往前走一步,孰料就在落子的一刹那,他突然发现自己的判断出了错误,这一招不啻是主动送入虎口。他连忙要悔棋。这时,平时一贯慈祥温和的父亲却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他坚定地摇了摇伸出的手指,不准儿子悔棋,虽然这只不过是一场非正式的棋赛。当时孩子幼小的心里暗暗不满父亲的不通情理,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爸爸“小心眼儿”。但是,多年以后,他才悟出了当…  相似文献   

16.
林清玄刚刚8岁时,父亲问他长大以后做什么. 他不假思索地说,长大以后当作家,写文章给人家看,人家就会把钱寄给他.抚养着18个孩子的父亲于是不假思索地给了他狠狠的一巴掌.在他父亲的眼里,那简直是痴人说梦、轻狂呓语.父亲说:“如果有那么好的事情,我自己就先去干了,不会轮到你.” 有一年,林清玄读书得了第一名,老师奖励给他一本地图册,他边烧水边看地图册,憧憬着埃及的美好,父亲过来问他在干吗,林清玄说他在看埃及,父亲又是狠狠地打他一巴掌,踢他一脚,说可以用生命做担保,他一生根本去不了那么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每天晚上下班之后,我都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父亲的冷饮店里帮忙。有一天,我偶然发现橱窗外有一双眼睛,那是一个十一二岁小男孩的眼睛。他盯着店里其他买冰淇淋吃的孩子,一脸羡慕。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看了看那个小男孩,没有作声。我对父亲说:“可怜的孩子一定是想吃冰淇淋,却没有钱,我可以送一盒给他吃吗?”但父亲冷漠地摇了摇头。之后的一天,当其他孩子散去后,我突然看到父亲对那个站在窗外的孩子招手示意。男孩进来了。父亲对他说:“孩子,你可以为我到隔壁的报亭买一份报纸吗?”孩子点点头,很快,他就把报纸买回来了。这时,父亲微笑…  相似文献   

18.
落子无悔     
一位父亲正在和自己十来岁的孩子下棋。好胜心很强的孩子一心想胜过父亲。他睁大眼睛聚精会神地思考着每步棋的走法,手里的棋子都被渗出的汗水沾湿了。好不容易想出了攻势凌厉的一招妙棋,他得意地往前走了一步,孰料就在落子的一刹那,突然发现自己的判断出现了错误,这一招不啻于  相似文献   

19.
罗丹的童年     
1845年,罗丹刚满5岁,由于聪明过人,父亲提前把他送到了离家不远的耶稣教会学校上学,但是罗丹对宗教方面的书一点兴趣也没有,却非常喜欢画画。一次,在餐桌上罗丹发现父亲脚边上有一张纸,他便趴下去,用笔画出了父亲皮鞋的样子。坐在他边上的哥哥发现罗丹趴在地上不吃饭,就叫了起来:“罗丹,你不吃饭趴在地上干什么呢?”父亲一看趴在自己脚边的罗丹,也忍不住吼了起来:“站起来,你这个鬼东西,吃饭不好好吃,看我怎么收拾你。”当父亲发现罗丹趴在自己的脚边画画时,更是生气了:“你学习这么不好,原来是在干这个玩艺儿!”父亲非常生气地把罗丹打了一…  相似文献   

20.
和自己下棋     
学会下棋,是父亲熏陶的结果。起初我只是蹲在一边看,日子久了,竟也把路数看了个差不多。往往大人们厮杀正酣时,我也忍不住出主意喊着招数,周围观棋的众人惊诧不已:“小子,你也懂下棋?”我一撇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马走日、象飞田、炮打架个山’么。”人们便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