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州女报》是辛亥革命时期影响较大的女子报刊,前后共有两个版本,报名相同。第一个版本:为纪念秋瑾牺牲而创办《神州女报》第一个版本创刊于1907年12月,当时上海妇女界为了纪念英勇牺牲的秋瑾女士,决定将《女子世界》和秋瑾办的《中国女报》合而为一创新刊即《神州女报》,其发刊辞中说:“创此神州女报,以竟女士之志。”主编为原《女子世界》的主编陈志群。《神州女报》创刊号上刊登了徐自华写的《神州女界新伟人秋瑾传》,称颂秋瑾这位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为“神州女界新伟人”,并重新发表了秋瑾的《警告姊妹们》、《中国女报发刊辞》、《演…  相似文献   

2.
《中国女报》是秋瑾创办的月刊。在报刊中秋瑾写了大量文章,浓缩了她对女界解放独特而超前的见解。她以前瞻性眼光构筑了女界理想境界,在赞同主流话语对压制女性的封建男权势力强烈抨击外,深刻地意识到女性自我惰性是女性解放的阻碍。从《中国女报》选录的诗中可窥视秋瑾爱国思想是直接将男女置于平等地位,而非以国民之母的特殊角色来诠释爱国。  相似文献   

3.
中国妇女之命运,是个很大的题目。尤其是20世纪,有写不尽的变化,写不尽的可歌可泣。唯有无数的可歌可泣,才换来今日六亿五千万女同胞命运的可喜与可书。 中国女记者,是“六亿五”中颇具特殊影响的一群。这特殊影响,源于职业的特殊性质,出于职业的必需素质,也是职业赋予的权利。 从秋瑾至云环 据有关方面统计,中国大陆数十万新闻工作者中20%为女性。而在编辑记者的专业队伍中,约有33%为女性。 在中国近百年史中,做新闻工作的第一位知名女性当数秋瑾。这位成长于浙江绍兴、反对封建清王朝的革命者,1906年为抗议日本取缔留学生而归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女报》,  相似文献   

4.
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月13日(丙午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香港《东方报》因被禁在国内发行,销路锐减,经济发生困难,被迫停办。1月14日(十二月初一日):《中国女报》月刊在上海创刊。秋瑾主办。陈伯平(笔名白萍)协助编辑。文言白话并用。以宣传妇女解放为宗旨。创刊号载有秋瑾写的《发刊词》《敬告姊妹们》等文。设有社说、演坛、评论、传说、小说、  相似文献   

5.
一李伯元(1867-1906)生命的最后十年,即从1896年从家乡常州迁居上海至1906年因病谢世,其主要活动是在沪上编办报刊及创作小说。作为晚清重要的报人,他先后主笔《指南报》,创办《游戏报》、《世界繁华报》,主编《绣像小说》。《游戏报》和《世界繁华报》为晚清沪上著名"小报"。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前夕,不少宣传革命思想的报纸如《中国日报》《苏报》《国民日报》《警钟日报》《广东报》《有所谓报》《少年报》《民呼报》《民立报》《民报》等相继涌现,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新闻战线上的一支健军。在这些报纸进行宣传鼓动的活动中,还出现了一批革命的爱国报人,郑道就是其中一员年轻的闯将。郑道(1880—1906),字贯一,广东中山县人,从事新闻事业后,即以贯公笔名行业。小时候在家乡乡塾读书,“颕悟好学,过目成诵”,熟读经史之书。但因家境贫苦,十六岁即随乡亲到日本谋生,为横滨太古洋行职工。后来由于梁启超的协助,得以免费入  相似文献   

7.
黄世仲     
黄世仲,又名棣荪,字小配,别号禺山世次郎。广东番禺人。1898年邱菽园在新加坡创办《天南日报》,他因常给该报投稿而文名渐显。1900年参加当地革命团体中和堂,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2年经尤列介绍去香港担任《中国日报》记者,与广州《岭海报》跟康有为等人攻击革命的言论展开论战。1904年以后,积极参加郑贯公在香港主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等报的编辑工作,同时为《时事画报》撰写文章。1906年,独立创办《香港少年报》,所写的章回体小说《洪秀全演义》,在该报和《有  相似文献   

8.
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七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出版的《女学报》旬刊,是我国最早的女报(注)。它比一九○二年苏报馆发行的《女学报》月刊早四年,比秋瑾烈士创办的《中国女报》早八年。《女学报》旬刊为白纸石印本,每期四页。第一页前半页的上半截属刊头部分,包括刊名、目录和主笔名单,下半截是“本馆告白”;后半页为图画。第二至四页刊登文章,分论说、新闻、征文、告白四栏,各期体例相同。《女学报》旬刊利用端楷缮写,四周饰以图案花边、刻印精美、文图并茂。江苏省无锡市图书  相似文献   

9.
晚清女杰秋瑾的人生道路与她的阅读生活密切相关。秋瑾在少女时期主要阅读传统经典和女教书籍,在结婚后主要阅读维新派的新思想、新文化书刊,在东渡及回国后接触反满革命思想和文化,这些都是秋瑾阅读生活的重要时期。长期的阅读生活使秋瑾从淑女、人妻转变成为以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革命者,充分体现出阅读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韩昱  童璐 《新闻世界》2011,(4):110-111
近代妇女报刊对于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尤以《女报》为前沿,1902年5月8日,陈撷芬在上海创办了《女报》,这是由女子创办的最早的宣传反清革命的妇女刊物。后期改名《女学报》。本文通过对《女学报》在公众、公共舆论以及公共媒介三个方面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女学报》对于近代妇女解放运动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河南新闻史上,《豫报》是创办较早的报刊之一。不过,《豫报》并不办在河南,而是河南旅居日本的留学生在东京创办的,由日本运到国内发行。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危险更加严重。国内各省一些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民生革命思想的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纷纷负笈东渡,到日本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当时,同盟会对河南籍留日学生十分重视。孙中山亲自接见了河南籍留日学生,并向他们进行了革命思想教育。在革命派的影响和帮助下,河南籍留日学生筹集资金,于一九○六年十二月办起了带有河南地方性的政治刊物《豫报》。《豫报》第一号上刊出的《豫报公启并简章》中说:“本报以改良风俗、开通民智,提倡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大通学堂的开办,光复会骨干、勇于力行的徐锡麟开始策划进一步的革命行动-武装起义.1906年,徐锡麟集资捐了候补道,年底去安徽任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在安徽官场中伺机而动,暗中准备起义工作.秋瑾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工作.两人共组光复军,徐锡麟任首领,秋瑾为协领,联络革命力量,密议在浙皖两地同时举义,徐锡麟负责皖事,秋瑾负责浙事.徐锡麟临行前向同志留言:"法国革命八十年始成,其间不知流过多少热血.我国在初创的革命阶段,亦当不惜流血,以灌溉革命的花实.  相似文献   

13.
章宏法  胡波 《新闻实践》2006,(12):27-28
今年3月,由《新女报》社发起承办,以“创新·超越”为主题的“中国女性报媒联谊会第一次会议”在重庆举行,这是国内首次以“女性报媒”为参会主体举办的全国性会议。《中国妇女报》、《新女报》、《今日女报》、《现代女报》、《都市女报》、《时尚女报》、《当代女报》共7家女性报媒  相似文献   

14.
《大江报》的前身为《大江白话报》,1911年1月3日创刊于汉口,是湖北革命团体创办的第二个机关报。湖北革命团体的第一个机关报是创刊于1909年10月8日的《商务报》。《大江报》与《商务报》可谓一脉相承,代表的同为革命团体,《大江报》报人也几乎是《商务报》的原班人马,承袭了《商务报》的报刊主旨及风格,  相似文献   

15.
秋瑾(1879—1907),字卿,号竞雄,浙江绍兴人。1904年,秋瑾东渡后,在留日爱旧青年之中组织“演说练习会”,并创办《白话》杂志,着力宣传民主革命和妇女解放思想。《演说的好处》、《警告我同胞》、《敬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都是讲演后再刊载于《白话》杂志的。因此,均保留了演说时反复论辩,气势纵横;饱和血泪,热情洋溢;明白晓畅,深入浅出的口语特点,堪称中国近代白话文的典范之作和时政刊物的优秀社评。  相似文献   

16.
正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妇女运动蓬勃开展,女性社团、女性报刊是妇女运动开展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辛亥革命前,女性团体达40余个,女性报刊达30余份。如女性社团有中国女学会、共爱会、女青年会等;女性报刊则有《女学报》《女报》《女子世界》等。北京地区最早的妇女报刊《北京女报》和妇女社团"中国妇人会"  相似文献   

17.
于右任(1878-1964)原名伯循,别署骚心、髯翁、大风、太平老人等,陕西三原人。清光绪29年(1903)举人。肄业于上海复旦学院,后赴日本留学。1906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07年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任社长,嗣又相继创办《民呼日报》、《民立报》等,宣传革命,持论  相似文献   

18.
王征 《黑龙江档案》2012,(2):148-148
秋瑾,字璿卿,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是我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也是辛亥革命时期最杰出的女革命家。1907年2月,秋瑾接办了由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兴创办的大通师范学堂。  相似文献   

19.
《采.写.编》2008,(2):F0004-F0004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蓝。《井冈山报》系中共吉安市委机关报,全国统一刊号,面向全国发行,是一张具有井冈山革命老区特色的对开八版日报。 《井冈山报》1949年7月20日创刊。近年来,《井冈山报》秉承“坚持导向、对接市场、面向读者、服务社会”的办报宗旨,  相似文献   

20.
李求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青年运动领袖和工人运动先驱.他革命的一生始终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密不可分,从编辑《中国青年》到主编《日日新闻》《安源月刊》《少年先锋》《飞沙》《上海报》,以及《红旗日报》副刊《实话》等报刊,在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行的同时,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觉悟,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