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诺贝尔奖是没有数学奖这一奖项的.当然,没有这一奖项并不表示数学家永远与诺贝尔奖无缘.莱昂尼德·赫维奇就是数学家,但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获得的是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2.
何山石 《初中生》2009,(3):58-59
诺贝尔奖是没有数学奖这一奖项的。当然,没有这一奖项并不表示数学家永远与诺贝尔奖无缘。莱昂尼德·赫维奇就是数学家,但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他获得的是200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心理学家安倍蔓尔发现,在过去几十年间,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中,有三分之一是与他人合作完成相关科研的。团队合作意识是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企业的“团队素质拓展内训”早已在社会上广泛运用,其关注的是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或态度。种种迹象表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生若要立足社会并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学者们最终能获得巨大成就,离不开那些他们曾经获得的"反面奖",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搞笑诺贝尔奖——一个极具讽刺性的模仿诺贝尔奖的奖项,目的在于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深思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但获得该奖项的各项研究并非纯粹为了搞笑,事实上,其中许多获奖者在获得这一"滑稽的奖项"后深受鼓舞,创造出了有益于社会的重要科技成果,成为诺贝尔奖和搞笑诺贝尔奖的双奖获得者。飞翔的青蛙2000年,安德烈·盖姆因"用磁铁克服了重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社会,有两项大奖最能牵动国际社会的中枢神经,一个是体育奥林匹克奖,一个是诺贝尔科学奖.被视作世界科技文明进步"参照系"的诺贝尔奖.在世纪末倍受关注.经过半个月的等待,1999年度诺贝尔奖的六类奖项终于各归其主.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没有数学奖,但是如果数学足够好的话,可以拿两次诺贝尔奖:帮别人拿一次,自己再拿一次.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数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就是这样. 2020年,彭罗斯凭借数学在广义相对论和黑洞研究中的应用,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在几十年前,彭罗斯的另一项数学发现曾帮助别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小朋友,你一定听爸爸妈妈或阿姨老师们讲过诺贝尔奖吧?这个诺贝尔奖呀,已成为当今科学上和文学上的一种荣誉象征了呢。它激励着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们为科学和人类的和平事业努力奋斗。也许你会对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相似文献   

8.
一、莫言获奖是否给我们带来了惊喜?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一经报道,举国上下一片欢腾,这对于拥有强烈诺贝尔情结的国人而言,无疑了却了一桩夙愿。因为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中国本土始终未能孕育、培养出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也一直困扰着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均有着卓越成就的这个国家,这  相似文献   

9.
合作作为一种能力,既有其与生俱来之特征,也有其经后天训练而获得之特性.作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素质之一,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焦飞 《物理教师》2007,28(10):43-44,46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因为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获得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中国人首次获诺贝尔奖.2007年是李、杨获奖50周年纪念.50年来,他们的壮举激励和影响了中国几代青少年和科学工作者,他们的成才之路、赤子之心在今天仍有重要的研究和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任何人也离不开他人的合作。尤其现代社会,如果你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想方设法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那么,怎么才能得到他人的合作呢?答案就是主动帮助他人,只有你真诚地去对待别人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心甘情愿地和你合作,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挺身而出。请记住那句话,帮人也就是帮自己啊!  相似文献   

12.
我与乒乓球     
打乒乓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它可以增强你的体质,可以锻炼你的反应能力。如果是双打,还可以培养你的合作精神,这可是现代社会很强调的一种品质。——徐寅生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我们一直对我国从未获得过一项诺贝尔奖而心存慨然、愤然,当你听了陈钢这一番话,再环视我们正在从事的教育事业,真的,平心而论,你还慨然、愤然得起来吗?我们是否真该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呢?  相似文献   

14.
孙道荣 《小读者》2012,(12):9-9
很多人都有这样尴尬的经历。一张几十人的合影,你总能够找到几个闭眼的人。前不久,美国哈佛大学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颁奖了,其中,女数学家妮克·斯文森和物理学家皮尔斯·巴内斯博士获得了搞笑诺贝尔奖数学奖。他们的研  相似文献   

15.
林革 《初中生》2002,(7):34-35
诺贝尔奖是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用自己的遗产设立的奖励基金.它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每年颁发一次,用来奖励在和平、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理或医学这几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人(后增设经济学奖).对于科学家来说,诺贝尔奖是一种莫大的荣誉.许多科学家奋斗一生,就梦想着能获得诺贝尔奖.不过令人困惑的是,在诺贝尔奖中却没有被誉为“科学女皇的骑士”的数学学科,这真让人不解,数学可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啊,诺贝尔这样一个聪明的人怎么会不清楚这一点呢?  相似文献   

16.
你不可能每天都做大事情,但你可能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有大意义。他在12岁时,已经迈开了自己慈善事业的第一步;他拿过全世界儿童的最高奖项"世界儿童奖",获得过三次诺贝尔奖提名;他走访过50多个国家,还被联合国评为"未来20个全球领袖"之一。  相似文献   

17.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点燃了无数人的文学梦想,本刊将陆续在《今天》栏目腾出版面,供各个文学社团挥洒激情、妙笔生花。在这片园地里,把希望种下,你的梦想就会开花。  相似文献   

18.
最近网络上有一项调查:"你觉得未来20年内中国人会获得诺贝尔奖吗?"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对此持肯定观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正在走向"创新型国家"。当前我们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反思的问题。然而,我们多数教师恰恰是缺少这种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徐星 《上海教育》2014,(35):33-33
1972年至今,布朗克斯科学高中共有8位校友获得诺贝尔奖,7位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位获诺贝尔化学奖,几乎是每五年出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这所仅有3000多名在校生的高中出产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与澳大利亚全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一样。全美国甚至全世界再没有第二所高中有如此耀眼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1998年,美籍华裔科学家崔琦以“分数量子霍尔顿效应”的研究获得诺贝尔奖.记者询问他的获奖感想时,他说,在实验室“做实验不仅好玩还可以赚钱”。 当你的思想走进物质的微观或宏观世界的时候,你就像进入了一个网络游戏,你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