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欲巴黎     
王海龙  王强 《出版参考》2007,(12):52-53
巴黎是一个世人皆耳熟能详的城市,要总结它的特点,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个一二三。但如果只允许用一个字眼儿来描写巴黎.我想,大约多数人会选择“浪漫”。巴黎到底浪漫在哪里呢?虽然即使不留心.在那儿你也会感受到它.但仔细想来。巴黎留给世人这个鲜明印象.盖因为它的艳帜高张.它的不惧招摇。巴黎,是一席视觉的飨宴。  相似文献   

2.
“巴黎的浪漫,不在于大街上有多少亲密的恋人,而在于它曾经见证过多少浪漫的故事。”曾在中国国家旅游局驻法国办事处和法国旅游局驻中国办事处先后服务达10多年之久的段正湘先生这样诠释巴黎的浪漫。弥漫在巴黎上空的浪漫中,有一份是属于中国人的。准确地说,是属于1919年到1923年在巴黎及周边地区生活过的一群中国人,这群人用少年志气、青春热血,挥洒出一份别样的、不可复制的红色浪漫。他们当时的身份,是中国赴法勤工俭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出现,使法国对中国的影响,从某一个角度上来说,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一位17岁就闯荡巴黎的温州人,在生存压力和致富梦想下不断创业,又不断受挫,最终历练成了一位成功的商人。他的故事,是15万温商在巴黎的生存缩影。蔡良勇今年45岁,长着一个狮子鼻,面相忠厚,总是在店铺密集的街道上低着头走路。一般人很难想到,他是个在巴黎闯荡了28年的温州商人,还在国内拥有自己的工厂、众多的合资公司,并投资于房地产业。在巴黎的复杂经历,让他对命运这个东西一直感到不可捉摸。20多年前,那时巴黎的街道永远是雾蒙蒙的,看不到很远;人走路的时候是轻飘飘的,心慌得很。他回忆说。  相似文献   

4.
前些时候一则关于大学豪华校门排行的消息,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其实何止大学,哪个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不在大门上下功夫,因为我们中国人有"大门"崇拜。一位善于观察的法国朋友对我说,中国人最喜欢大门。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你在巴黎街上看看,但凡是一个高大建筑,有一  相似文献   

5.
在很多人想象的旅程里,总有一站是巴黎。在他们的精神地图里,这是从未踏足的家园;生活在别处之后,它又是去往"自由"的终点站如果一个蛋很好吃,确实没必要去认识下此蛋的母鸡,但是如果一个人生前写过很多让你会心一笑的作品,去他长眠之地见上一面,晚则晚矣.  相似文献   

6.
1995年笔者在法国走访了巴黎著名的中文书店——庆丰书店,该店老板是一位华侨,名叫潘立辉。他的书店是巴黎仅有的两家中文书店之一。这个书店除了专卖中文书刊外,每年还能出版近30种图书。然而该店的员工,包括老板本人在内也就5个人!雇员中没有一个专职编辑。  相似文献   

7.
林达  新月 《出版参考》2009,(1):52-53
在美国人看来,法国还远不是一个移民社会。巴黎已经有了一些由移民而产生的少数族裔。要论视觉上的“异族景观”,还无法和纽约相提并论。纽约人是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可是巴黎人从心底里,对一些“外来者”大概还是常常不大认帐。  相似文献   

8.
迷途在罗马     
我们作为南京市文物代表团赴意大利罗卡市进行文化交流,从上海坐飞机到巴黎,再从巴黎机场转机,第一站就是罗马。当天深夜进入罗马,第一印象为街道两旁均是砖石筑就的低层古建筑,艺术风格迥异,每一幢建筑都有一段古老的历史。这里既不见电线杆、高压线之类,更见不到中国无处不在的广告牌。地面均为青砖石,基本见不到水泥地面。唯一不雅观的,是街壁到处都有信手涂鸦。将近当地时间深夜一点钟,我们人住罗马新北饭店,这是位于火车站附近的一个三星级饭店。饭店旁边是一个广场,周围矗立着几座城堡。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国的新闻记者来说,2001年7月13日这一天,是一生中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次重大的挑战和机遇。这一天全世界数十亿双眼睛,特别是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在关注着莫斯科国际奥委会112次全会的举动。经过3年多的角逐,北京、大阪、巴黎、伊斯坦布尔、多伦多5个城市中将有一个在国际奥委会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年十二月列宁从瑞士迁居法国巴黎。列宁在巴黎生活很不愉快,特别是使用图书馆极不方便。当时,巴黎的国立图书馆工作很紊乱,目录不完整,有书无卡、有卡无书现象严重,列宁需要的许多参考书都找不着,这大大地影响了列宁的工作,浪费了列歹宁的许多宝贵时间。借  相似文献   

11.
地下疾患     
广州内涝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憧憬巴黎可通车舟的地下排水系统。而专家认为,排水系统建立在城市可控性之上。巴黎百年前的设计是基于对城市百年后发展的一个合理预期,而对于中国大多城市而言,城市发展是难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2.
法国的书店、报亭遍布大街小巷,即使在一个只有几千人的小镇,你也不难发现书亭的身影,这大概和法国人爱读书有关.在巴黎,有人估计有华人20万~30万人,可是中文书店却是屈指可数,探求其中的缘由,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喻晓 《军事记者》2011,(11):65-66
如今.全世界的人。说到澳大利亚,说到悉尼.恐怕没有一个人不知道悉尼歌剧院的。悉尼歌剧院成了澳大利亚的标志.成了悉尼这个城市的象征、这个城市的灵魂。 地球上。一座建筑,能代表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事,并不鲜见。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北京的天安门城楼等等.都是。但使人一见之后.就如此印象深刻、永难忘记的却不多。悉尼歌剧院应是一个例外。  相似文献   

14.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辉煌。 3 0年代的上海 ,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迈步最快的城市 ,有中国最为先进的市政管理模式 ,最为发达的工商都市经济 ,最具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文化 ,因而博得东方的纽约、东方的巴黎之美誉 ,其独特的魅力绵延至今 ,让人缅怀、让人感慨。同样 ,华丽辉煌的背面是腐朽堕落 ,无限的希望紧随着深深的绝望 ,畸形的繁荣饱含了苦力们的血泪。有关这个城市的一切 ,已经成为一个道不尽的话题。但是 ,老上海在每个人的心目中 ,又是各各不同的 ,就象一具多角的棱镜 ,你能感受到的是它折光的一个侧面 ,你能看到的是它的一个剪影。因为…  相似文献   

15.
反现代派     
【主持人语】当埃菲尔的铁塔计划公布后,立即受到巴黎的一些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嘲笑和反对。他们感到这么一座钢铁怪兽屹立在巴黎的上空,会完全改变巴黎的景观以及巴黎作为一个文学艺术之城的浪漫色彩。多年后。当埃菲尔铁塔已经作为现代巴黎的地标而无论从巴黎哪个角度都躲不开它那高耸的黑影时,曾经的反对派莫泊桑干脆选在埃菲尔铁塔里面吃午餐,他说:"这是巴黎唯一看不到埃菲尔铁塔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是美国人丝微雅·毕齐(Sylvia Beach)女士于1919年创立的。许多文艺界知名人士很快成为这家英美文学书刊专卖店的座上客,许多趣闻轶事传为美谈。爱尔兰作家乔伊斯(James Joyce)的巨著《尤利西斯》,就是由莎士比亚书店首先印行的。1941年,德国纳粹已经进占巴黎,犹太裔的丝微雅仍固守书店,与巴黎友人共患难。在被德军拘留了6个月之后,54岁的她再也提不起劲将书店重新开张了。丝微雅于1962年在巴黎去世,享年75岁。书店如今的主人是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也是一位美国人。他年轻时到巴黎后的经历与丝微雅有许多相似之处。1964年莎翁诞辰400周年之际,惠特曼将他经营的“弥斯楚书店”改名为“莎士比亚书店”。这就是如今这家英文书店的由来。  相似文献   

17.
胡枫 《青年记者》2005,(5):87-88
一个人的选择是偶然,2亿人的选择是众望所归。中国移动,以其领先的网络,卓越的品质成为中国人的第一选择,如同钟表选瑞士,服饰选巴黎,汽车选宝马,家电选海尔。  相似文献   

18.
“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一提起朦胧诗,总觉得给人一种悲怆、伤感、晦涩的感受。有人认为那是一种无病呻吟的文字游戏。其实这是一种误会。翻开《台湾朦胧诗150首》一书,反复琢磨,那情浓意切的艺术画面怎么也找不到凿作的痕迹。朦胧并不刻意,寂寞更无失意,好一个意蕴独特的美学画廊。原来艺术也有自己的命运。由此我想起这样一件事,1874年,当巴黎街头一批得不到承认的青年艺术家,第一次将自己富于叛逆性的作品,在摄影家纳达尔的工作室展出  相似文献   

19.
欧洲触动     
继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之后,温 州人在巴黎的故事开始浮出水而。 相对于美国、加拿大这类移民国家来说, 欧洲传统的堡垒似乎难以“攻入”,外来“侵 入”的人生活要艰难许多。然而以温州人为首 的中国移民就是不折不扣地穿梭于欧洲大陆, 开始欧洲的漂泊。据巴黎政府官方的统计,现 居巴黎的温州人大约有6—10万人,实际上远 非如此。 为什么温州人会大规模地生活在巴黎? 据此次调查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 究员王春光博士介绍,根源要追溯到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问。 段祺瑞政府支援欧洲战场14万劳工,当  相似文献   

20.
驻站艺术家     
电影《天使艾美丽》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地铁里那个有休息日的乞者的一句“对不起我今天不工作”。说时脸上没有悲喜,语气平淡天经地义,让人不得不扪心自问一下,好好地乘地铁怎么不小心踏进了人家的起居室?踏就踏了,还随便扔钱给人家。下回一定弄清楚人家上班时间才行。巴黎的地铁错综复杂,据说翻开巴黎女人的包,必有一支口红和一册地铁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