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春梅 《山东教育》2004,(12):30-31
幼儿主体性是指幼儿在参与活动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性和属性。“主体性是人类的特征,是人类超越其他动物,成为万物之灵并不断获得发展的根本特征与原因。一个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获得均衡发展,但是主体性却是  相似文献   

2.
试论主体性教育巫树昌所谓主体性,是指“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所必然具有的自主精神、自信心和创造性。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649页提出“应把每一个人都有完全的和自由的发展作为根本原则”。教育主体规律是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它是以学的人为主体的教育规律。学...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行为者,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根本的特点。从哲学的视角看,主体性是人的本真精神,只有人才具有。因此,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键是能否具有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培养目标的抽象规定。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目标在理科教学中有着具体的、丰富的内涵和形态,主要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培养目标的抽象规定。学生的主体性培养目标在理科教学中有着具体的、丰富的内涵和形态,主要包括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在教育本质上,坚持"以人为本"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根本原则;在教育观念上树立"双主体观"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误区的根本前提;在教育过程中,务实创新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在教育本质上,坚持"以人为本"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根本原则;在教育观念上树立"双主体观"是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误区的根本前提;在教育过程中,务实创新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关于主体性德育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现代教育是与现代社会相对应的。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把培养人的主体性作为根本目标。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养,是一种主体性教育。这也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工具性教育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德育正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和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中成为了当代德育的重要课题。一从根本上说来,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哲学概念。人们大多倾向于这样一个原则,即必须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来界定主体与主体性。这个共同的出发点也引发出另一个看法:即人的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  相似文献   

9.
信息之窗     
主体性的基本内涵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主体是一个关系范畴,只有发生了主客体关系的地方,才有主体。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主体,是在他同自然、社会以及他自身发生的主客体关系中确立的。主体性的内涵应包括整体主体性和个体主体性两个层面,在个体主体性层面上对主体性内涵的把握更有意义和价值,更有利于增强个人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因此,笔者文中所论及的主体性,也是倾向于从个体主体性层面去把握主体性的内涵,所强调的是,学生是完整的、具有自身独特个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责权主体。学生的主体是指学生在教师的…  相似文献   

10.
前世界科技革命正在迅猛发展 ,我国经济建设也在日益取得新的成就。客观世界的变化对人提出了新的要求 ,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 ,教育理论也需要新的变革。主体性教育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已成为当今教育的新趋势。一、主体性及主体性教育1.主体性的含义及特征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在认识活动中 ,主体是指认识活动的承担者、体现者 ,即人 ;客体是指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即客观世界。主体性就是指作为认识活动的主体的人在各种认识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根本特征。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本质属性 ,有四个…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正走向主体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要倡导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强调并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根本目标。审美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主体性,主要是指培养和发展审美自觉、审美创造以及审美超越等审美主体性素质,这既是主体性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与任务,也是主体性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的主体性思想探析刘明贵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创造自己的历史,并力图在实践中不断地认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自我,进而展示其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人作为历史主体的根本特性,是指主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其根本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琳 《天津教育》2000,(4):10-11
“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主体性,是指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即主体在同客体相互作用时,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 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的现实活动。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由于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的…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是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独立、自觉、能动和创造的内在特性,它是学生主体得以确立的内在依据和根本标志。现行的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对学生主体价值与主体精神的忽视甚至排斥,不利于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发展。要创造适宜于学生主体性生成和发展的教学条件和环境,就要围绕教学实践重心从“唯书”“唯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动行为者,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最根本的特点。从哲学的视角看,主体性是人的本真精神,只有人才具有。因此,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关键是能否具有主体性。一、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意义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等都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只有教育者发挥主体性才能较好地解决各种矛盾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说服人的工作,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说教,需要教育者深入调查研究,不断吸收各种先进教育理念,紧密联系时代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还要求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一、高效课堂的质点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谁抓住了课堂,谁就抓住了教学工作的关键。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的追求,而高效课堂的质点在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保证学生主体的不失重,就能够把课堂变成"知识的超市",让学生"生命狂欢"。什么是主体性呢?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在处理  相似文献   

17.
<正> 关于文学主体性问题的讨论曾热噪一时,对推动我国当前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然而在一些论者的眼中,似乎文学主体性也是西方的专利,与中国无缘。一些论者断言,中国古代文学中根本无主体性可言,因为中国古代文学以“礼”为规范,人物的个性被消灭了,人的主体性被一笔勾销了。对此,有论者已提出批评,指出这是偏见和无知,是民族虚无主义的表现。这也是恰如其分的。 其实,所谓主体性,无非是指文学实践中人的主体地位、人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这些问题在中国古代文学、文论中是早有论述的,只不过没有用今天论者们所用的字眼而已。本文无意对此作深入的考察和分析,只以《文心雕龙》为例,看看人的主体性在我国古代文学中的高场。 (一) “文学是人学”。文学的主体是人,包括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作为对象主体的艺术形象以及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而文学主体性的核心是强调作为实践主体和精神主体的作家在文学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主导作用。 刘勰的《文心雕龙》作为一部专门研究“为文之用心”的论著,他非常重视并强调了人在文学实践中的主体性问题。 《原道》是作者统领全书,借以阐述文学起源、文学本质的重要部分,就其本质而言,也就是论述人在文  相似文献   

18.
史红 《吉林教育》2008,(5):95-95
研究德育过程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德育面临的新课题。所谓主体性,简单地说,就是人在所从事的物质活动或精神活动中所构筑、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德育应以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德育说到底是教给社  相似文献   

19.
生成主体性的建构主义教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是人作为社会生活主体的根本属性 ,人类文化的历史 ,就是主体性的唤醒、弘扬、进化的历史 ,所以 ,主体性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近现代哲学最有力最持久的浪潮 ,主体性教育也成为了近十几年来教育研究持续的热点。主体性教育以培养、弘扬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 ,以活动为生成机制 ,以实践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为根本特征。目前 ,主体性教育研究已从宏观走过中观走进了微观 ,从理论层面走向了实践层面 ,人们基本确立了主体性教育的价值理念 ,正热衷于探索主体性教育的模式 ,构建主体性教育的课程 ,开始建立健全主体教学论。那么 ,…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与教学设计●和学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建构具有主体性的人。近几年主体教育在我国的勃兴是对当前社会巨大转折的呼应。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和重心,因此,应根据人的主体的生成机制来设计和规范教学,促进学生主体的构建和完善。一、活动是人的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