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女大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专业女大学生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采用定量负荷实验,抽测和分析2000级体育与护理2个专业女生。结果表明:体育专业女生心功能指数明显优于护理专业女生,而血压变化两之间无显性差异。因此,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应多参加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保证健康。  相似文献   

2.
由心功能变化指标看健美操教学的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大学生在运动时心功能变化及恢复期变化的分析,运用生理指标对选项健美操学生的心率、动脉血压、血管弹性等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3.
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对女大学生心血管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专家访谈、数理统计、实验对比等方法对参加《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第2套)规定动作锻炼的女大学生心血管机能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显示,经过3个月的锻炼,实验组女大学生心血管机能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所提高。说明该操可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机能。  相似文献   

4.
对600例大学生运用活动式台阶进行心血管机能试验,结果表明:活动式台阶试验在健身的价值、适宜的负荷强度、增强大学生锻炼的积极性等方面,均优于哈佛式台阶试验;活动式台阶的评定指数也更能准确地反映出受试者的心血管机能水平。同时依据试验结果制定了男女大学生活动式台阶指数的等级评价标准,为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大学生心血管机能水平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连续负荷状态下心血管机能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心率和血压是反映心血管机能的重要生理指标,由于检测方便、实用,故被人们广泛应用。以不同定量负荷前、后心率和血压的动态变化来评价机体心血管机能水平,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试验方法。为了解在校大学生身体素质尤其是心血管机能状况,本文分别对体育专业及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定量负荷前、后的心率、血压的连续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客观评价在校大学生的  相似文献   

6.
中长跑锻炼对女子身体机能及兴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不同方法的中长跑锻炼对大学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中距离跑虽然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800m成绩,但她们的生理负荷较大、疲劳加深;长距离的匀速跑可提高女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并且生理反映较轻,心理压力较小。  相似文献   

7.
有氧健身操对医学院女大学生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女大学生10个月的系统有氧健身操锻炼和不系统健身操锻炼前后心血管机能变化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安静状态下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心率缓慢,125W运动时实验组的每博输出量和心输出量高于对照组,说明健身操运动对女大学生心脏泵血能力、心血管调节能力的提高均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抽样调查、实验和比较研究法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生的最大摄氧量。结论显示:健身健美操能显著改善大学生的心血管机能;足球、篮球、羽毛球和网球项目相比,改善效果更显著;对女生心血管机能的改善程度大于男生。  相似文献   

9.
储亚娟  张惠春 《浙江体育科学》2009,31(6):103-105,120
为了探讨健身秧歌对大学生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影响,研究选取了60名大学生进行16周的健身秧歌锻炼,对锻炼前后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各项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健身秧歌锻炼能改善大学生身体形态,其中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改善更为明显。健身秧歌锻炼还能提高大学生的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提高人体的柔韧性、平衡能力和神经系统灵活性。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能力是体育教学及运动训练水平提高的基础和保征。为便于教学及训练工作的实际应用,就几种简便易行的测定心血管机能的方法予以介绍,并对其特点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廖小林  黄昌武 《体育科技》2010,31(2):97-99,111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精神,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2008年上半年对湖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2007级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机能、素质3个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湖南省2007级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同时依据测试结果分析对湖南省体质健康工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健身形式对女性体成分和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代毅 《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106-108
探讨不同健身形式对女性体成分和骨代谢的影响。150名女性受试者随机分为1个对照组,9个健身组。9个健身组进行6个月的健身运动,测试运动后的体重、去脂体重、肌力、心功能、血AKP、ACP、E2。结果:1)有氧运动与肌肉力量锻炼相结合可使去脂体重和去脂体重/体重指数明显提高,有氧运动能提高心功能,提示,体成分可作为健身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2)经6个月的锻炼,9个运动组的E2浓度明显升高,有氧运动结合肌肉力量训练的AKP活性升高,ACP活性下降,表明,有氧运动对E2的浓度、有氧运动结合肌肉力量对AKP、ACP水平的影响较大。建议健身者在进行有氧运动锻炼时,应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以提高去脂体重和骨代谢水平,防治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3.
通过抽样调查、测试和分析新疆帕米尔高原1500名塔吉克族城乡男、女成年人身体机能的4项指标,揭示了新疆塔吉克族成年人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发展趋势,城乡及与全国指标差异及其原因等,为研究塔吉克族成年人机能变化规律和制定各项体质评定标准提供科学数据。结果显示,塔吉克族成年人身体机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入学新生身体发育的主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的测定、统计,制定了符合高校新生身体发育的相关评价指标,并依据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类别及标准,评价新生身体发育水平,为综合评价学生体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测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现状和训练指标进行探讨,旨在构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评价指标可从力量、速度、灵敏、耐力和柔韧等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进行构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构建的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一、二级指标的权重,采用累进计分法建立的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单项和综合评分标准可为我国优秀网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以17名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专家问卷法从45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30项复选指标,并对17名运动员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用 R 型聚类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确定能有效反映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男子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及女子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1项指标,并采用百分位法制定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男、女运动员体能各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花样滑冰单人滑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研究指标角度总结了近些年来国内外对短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研究成果及现状,对运动员的体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近些年来国内外对短跑运动员体能的研究从体能整体上讲较为分散零碎,缺乏整体系统性。主要表现:研究多从微观入手,过多关注体能具体分类指标本身,从系统的观点对短跑运动员体能水平的综合整体研究还比较薄弱。这方面有待于将来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并对今后短跑运动员体能研究的方向给予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丰永丽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12):101-102,108
为了充分的了解花样游泳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的状况,本文运用部分生化指标对其身体机能进行了监控。监控结果发现,赛前不同的阶段运动员的身体机能随着运动负荷的变化而变化;赛前1周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调整到较好的状态,为参加2007年全国冠军联赛作好了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005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比较,以期探讨澳门市民体质的特征,为政府及时了解市民体质现状,制订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5年澳门市民体质监测对象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69周岁的澳门市民,采用分层随机整群的原则抽取样本。严格遵守统一的测试细则对研究对象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进行测试,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澳门3~69岁人群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指标均随年龄的增长表现出增长、稳定和衰退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不同指标间表现出的阶段性变化不同,在生长发育阶段,基本上表现为先素质、再形态、后机能的发展次序;在生长发育达到成熟期后,则体质衰退下降的顺序依次为:先素质、再机能、后形态。无论是形态还是机能或素质指标,女性的生长发育均早于男性,这体现了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性别差异。结论:揭示了澳门市民的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各指标在不同年龄的阶段性,以及不同指标的阶段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以22名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用专家问卷法从45项初选体能结构指标中筛选出28项复选指标,并对22名运动员进行测试,其测试结果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最终确定能有效反映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男运动员体能水平的9项指标及女运动员体能水平的10项指标,并采用百分位法制定我国优秀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男、女运动员体能各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旨在为教练员科学规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提供依据,并为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