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微博增强主流媒体影响力的路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7月中国首部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发布.报告指出,65%的舆情热点由新媒体曝光.微博已经超越网络论坛成为中国舆情的一大源头.微博不仅冲击了传统媒体的主流发布地位,更使其舆论监督功能不断弱化.同时,微舆情环境下,虚假信息和偏激言论的泛滥也滋生了不少社会负面舆论.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做了专门部署,提出“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正确引导微博舆论,疏通公众情绪,保障社会稳定成为媒体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微博“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基于关系网络的互动模式、“病毒式”的裂变传播机制,以及爆炸性增长的用户群,赋予了微博突破中国传统舆论格局的能力,并成功瓦解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微博意见领袖作为微博舆论生成的中心环节,其舆论引导力度既可以加剧舆论的聚合和裂变式传播,又可以使公众关注点发生迁移,部分微博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失范在社会上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传媒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传播形式的日益丰富,由此不断催生出与受众沟通、互动的新渠道。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而构建的现代化传播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和交流方式,同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愈加明显,尤其是微博、微信等新应用平台的广泛普及,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段充分表达自己对某件事情的认知、态度和情感。在受众意见表达开放化的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机制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主导着舆论发展的方向。融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信息传播特点,组织在进行信息传播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舆论引导偏差的不良现象。研究新传播环境下网络舆论的形成及舆情治理,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健全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对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增强网络公信力意义重大。本期“组织传播”栏目立足“微时代”,深刻剖析微博意见领袖在公共事件中的社会影响,阐述了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网络舆情治理和高校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同时对现代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展开探讨,力争对组织信息提供健康的传播环境。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博、微信的广泛应用、网络言论的自由表达,给组织传播学的发展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也让受众对传播学以及网络舆情、舆情研判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王琰 《新闻世界》2013,(12):86-87
相较于传统媒体,微博由于其在信息传播速度、广度和便捷性等方面的优势,加上其庞大的用户数量,对社会事件的介入和参与能力越来越强,成为社会舆情传播的新途径和集聚地,打破了原有舆论格局中传统媒体的中心地位,形成"新的舆论中心"。随着媒体微博向新闻舆论领域的纵深发展,它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舆论引导方面的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对当前媒体微博舆论引导方式的分析,可以为增强舆论引导有效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越来越大,并与传统媒体舆论互动融合,在社会舆论格局中日渐形成主导地位.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及时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研判,是正确开展网络舆论引导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伍廉瑜  张军 《新闻前哨》2014,(5):69-70,75
微博是传统媒体的一张新名片,是和受众互动的一个新平台.是在网络时代加速发展的助力器。与一般单位的官方微博相比.传统媒体的微博在信息发布速度、信息准确程度、舆论引导能力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追求。如何加强传统媒体微博的运营和管理,擦亮这张新名片,值得我们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新闻的快速发展,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形成和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微博的快速发展,以短平快、互动性强的优势异军突起,吸引了众多网友和意见领袖.由于网络已日益成为舆论生成的集散地,又是不容忽视的社会情绪“晴雨表”,如何认识、把握、利用网络舆情,已成为传统媒体面临的新课题.对于舆情的形成,网络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在“南京天价烟局长”等事件中,网络以最迅捷的姿态介入,并形成汹涌的“民意大潮”.网络已成为社情民意的重要表达渠道.  相似文献   

8.
自媒体时代,随着人们注意力从传统媒体转移到网上,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媒体逐步取代传统媒体取得舆论话语的领导权.丧失舆论主导权,就会逐步丧失行动主导权,政府要想在新的舆论场上发挥主导作用,就必须切实发挥好政务微博的舆论引导力.那么究竟如何增强政务微博的舆论引导力呢?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并分析了传统媒体舆论引导的前提——媒体公信力,进而提出传统媒体争取舆论主动权的四大策略,以及传统媒体如何利用微博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0.
在涉电舆情生成与传播过程中, 传统媒体与网络空间两大舆论场此消彼长, 微信、 微博 "两微" 平台中的外媒舆论场和精英舆论场异军突起, 个体利益诉求公众化呈现、 不当利益诉求群体化呈现、 不法利益诉求非理性呈现, 以及合法权益诉求与不当利益诉求、 个体利益表示与公共利益表达交叉呈现, 打开了一扇大门. 涉电舆论有效回应和引导, 还面临突发性的事件危机、 主张表达的议题危机、 日积月累的思潮危机交织呈现的挑战. 基于这一新常态舆论环境, 在涉电舆情处置实践中, 坚持民意通达、舆论回应、 依法治理、 舆情引导的统筹联动, 既是一份责任担当, 也是一种有效宣传策略和操作规程. 本文立足于国有昆山市供电公司涉电舆情处置的经验和教训, 针对企业品牌建树和舆论回应面临的突出难题, 探索在新媒体和新常态舆论环境下, 摒弃简单的应对理念和陈旧做法, 建构并完善舆情处置的 "使命担当、 舆情引导、 品牌建树"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严茜 《新闻前哨》2013,(8):99-101
微博作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传播平台,已经成长为一个重要的新型舆论场,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力正在迅速增强。相对于微博舆论影响力的强大,与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有所不同的微博舆论引导,则面临着不少困境。通过认识微博舆论的生成与互动机制,将会发现微博舆论引导面临的种种困境,而突破这些困境来进行有效的微博舆论引导,则是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王艺 《新闻界》2012,(1):6-9
微博舆论在重大突发事件中日益呈现出舆论场的特征,其舆论生成和传播流程很难用传统的媒体技术参数和研判系数来衡量.本文以“温州动车事故”的微博传播为分析样本,从“新媒介场”、“心理场”、“社会场”三个维度解构微博舆论场的内涵,总结微博舆情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传播属性、情感立场和舆情结构.  相似文献   

13.
刘毅 《青年记者》2016,(32):6-7
以大众传播和公共信息生产为己任的媒体业,诞生之初是一个具有清晰边界的行业,由传统媒体垄断.但在今天,媒体正经历着"去边界化"的嬗变,其行业界限正逐渐模糊.本文审视媒体行业嬗变对舆论场域的影响,解读技术发展给舆情引导带来的契机,探讨如何引导社会舆论的互动融合,在舆情研判、监测、舆论对冲、关系共同体的建立及融合导向等方面进行分析,为融媒时代舆情响应机制的建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梁芷铭  黄坤相  周玫 《传媒》2015,(14):70-72
信息化时代,公众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渠道更为丰富,政府面临的信息传播环境也发生了极大变化.通过微博平台,政府开展舆情采集、信息发布、官民互动,公众的民主意识得到提升.与此同时,娱乐化倾向、官本位意识、管理滞后等问题也在消解政务微博在舆论 导向方面的作用.提高官员的媒介素养和服务意识,提供积极健康的内容,合理引导网络舆情,建立和完善政务微博的舆情监控与引导机制,是解决目前政务微博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5.
张蕊  金佳 《新闻世界》2013,(8):128-130
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媒介生态环境也被改变,为了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抢夺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传统媒体也纷纷在微博上开辟了一方自己的新天地。人民日报微博便是在2012年7月22日所开设的。在开设官方微博之后,如何运营和传播,获得网民的关注和认可,实现与网民的有效互动,是传统媒体要探索的关键所在。本文以人民日报微博为例,对传统媒体微博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做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过去,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只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底,就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但是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媒体的播音员主持人面临着新的情况。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主持形式多样化、内容来源多样化、互动增加、依托传统媒体的优势注重深度,是播音员主持人可以利用的机遇。而综合知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专业知识能力和塑造风格能力,则是播音员主持人在新形势下需要具备的能力,也就是他们将面临的挑战。对此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我国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介生态环境也在改变,为了应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重拾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传统媒体纷纷在微博上开辟新天地。河南日报微博在2013年2月28日开设。在开设官方微博之后,如何运营和传播,获得网民的关注和认可,实现与网民的有效互动,是传统媒体要探索的关键所在。本文主要分析了《河南日报》官方微博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8.
张莉 《青年记者》2017,(14):12-13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论坛、博客、交友网站、微博、微信和自媒体平台渐次出现,网民数量大增.截至2016年底,仅新浪微博的活跃用户就达到了3亿个.与此同时,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备受质疑.近年来的重大舆情中,绝大多数的不实信息都源于网络传播.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受制于信息传播方式,无法与网络抢速度,在舆情引导中处于被动地位.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提高“把关人”在舆情引导中的主导作用,是实现信息质量和速度齐头并进的重要保障,也是政府有关部门和传统媒体应当担负起的传播责任.  相似文献   

19.
孟达  刘颖洁 《新闻世界》2013,(4):157-158
在自媒体时代,如何引导校园微博舆论,构建良好的高校舆论生态,已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的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微博舆论生成的机制,提出高校舆论引导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宋晨宇 《今传媒》2011,(12):86-87
微博因平民化、交互性和碎片化等传播特征,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为了做好微博的舆论引导工作,社会管理部门需要时刻掌握微博的舆情动向,及时公布网民关注的信息,以意见领袖设置议程,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